分享

孝不如顺(谈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笨鳥先飛龍 2014-01-07

孝不如顺(谈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日子紧似一天,考试的日子快要来临了。照理是不能再做其他事了,就算是写点东西,也不能安下心了。回头看这一年,到目前为止,其实是什么也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但是有一点却超过了我的意料。那就是感知幸福的能力。

幸福也需要感知。

当我看着老妈快乐的不停的说着陈年往事,仿佛以前的磨难到了现在都成了蜜糖。

孝子两个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已经有了些许讽刺的意味。

“你这个不孝子”,听上去好象大逆不道的味道。孝是一种伦理,是一种束搏人思想的纲常。

孝是子女对长辈的绝对服从。在长辈面前,子女只有听的份,而没有发言的权利。这种思想的危害就是使家庭中形成了等级森严的伦理关系。长辈无论对错,子女都需无条件服从。如果有反抗的行为,就会被人视为不孝。而这个罪,对子女来说,是无论如何也背负不起的。

孝是家长制最直接的反映。在家里,家长通常说一不二。作为家庭成员的子女只有听从的份,而没有反对的份。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通常板着脸,一副不可撼动的模样。

这种孝,给子女带来了无言的压力,更主要的破坏了原本可以和谐的家庭环境。长辈们倚老卖老,视子女为私有财产。在子女未成年之时,将子女掌控在手中。子女唯父母之命是从。

子女婚后,遵循的依然是孝大于情,在古代因父母干预而导致恩爱夫妻劳燕分飞的例子举不胜举。一曲钗头凤,道不尽离恨苦,陆游唐琬的爱情悲剧是谁一手导致的呢。如今沈园依在,物是早已人非。

到了现代,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略有些松绑,但原有的伦理道德,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子女孝敬父母,本是天经地义。但“孝不如顺”,一味纯粹的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就容易抹杀了人性中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平等与沟通,亲情与友爱。

子女通常与父母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子女的话语权在家庭中基本被抹杀,行为处事须遵从父母的意志。这在一个家庭中,通常形成了控制与反控制。子女对父母既畏又敬。由此而形成的家庭矛盾,复杂而多变,

真可谓清官难断家务事。

家长制其实是官本制的表现。在家庭中,个人凌架于众人之上。反映到单位,就是领导凌架于组织之上。使组织成为个人工具,使家庭沦为个人私有,形成了彼此的依附关系。这种伦理道德的形成,不但客观上缺少形成制衡家长权力的力量生成,而且使家庭成员奴隶化。在长期的压迫中,丧失个人的独立思维能力。也造成了不少人思想的僵化。在家里,唯家长是从。到单位,唯领导是从。

 “孝不如顺”。孝既抽象,且僵化。顺不但具体,而且更加可行。

我想顺是父母与子女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互相对视。彼此尊重,时常沟通。父母呵护子女,子女顺从父母。父母不视子女为私有财产,而是独立完整的一个人。父母是子女的良师益友,子女是父母的贴心人。这样一来,家庭中,其乐也融融,其情也洽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