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聽雨軒sjh 2014-01-07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读到贾岛《送无可上人》名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不解。

独行潭底影者,言其孤独。数息树边身者,何以这位出家人要老往树边靠呢?

查《佛学大辞典》:【树下坐】梵语vr!ks!a-mu^la,巴利语 rukkha-mu|la-sena^sana。即指住于树下。为头陀行者所应持守十二种头陀之一,四依住之一。五分律卷四(大二二·二六上):‘若人从我求出家者,教行十二头陀,(中略)粪扫衣、三衣、随敷坐、树下坐、露坐。’[四分律卷四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一](参阅‘十二头陀行’346

看来树下休息是头陀行,倒也不奇怪了。

但有件事与此僧律似乎有违。

《后汉书·襄楷傳》有言:“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唐章怀太子贤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經三宿便即移去,示無愛戀之心也”。

《施注杜诗》:“《別黄州詩》桑下豈無三宿戀,註:後漢裴楷言“浮屠不三宿桑”,三十五巻欝孤臺詩註亦云。按,裴楷字叔則,乃晉人非後漢也。後漢另有襄楷,字公矩,當桓帝時再疏言災異事。“浮屠不三宿桑下”乃疏中引用《四十二章經》語。”

《四十二章经》怎么说呢?

《四十二章经》: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四十二章经》是不是伪经暂且不论,何以这里的“树”会变成“桑树”?又,《后汉书》所言是否真的是引自此经?现在并没有汉代就有《四十二章经》的确证,最早的《四十二章经》是晋吴之谦译本。所以《后汉书》的唐注未必正确。

 

那么,浮屠既然在戒律中可以于树下住,况且佛陀自己就是在树下成道的,何以就特别指出不能在桑下住三宿(三或为多之意)?这是印度规矩还是中国说法?《大藏经》中提到“桑下”的共三处,其中只有一处与本文有关,元代《樵隐悟逸禅师语录》:

 

藏主請題宿桑卷首

[0308b21] 仙宗源藏主。闢其禪房。以宿桑自扁。請余證其義。因謂之曰。方今名風利雨。戰磨昏酣。愛網情河。貪溺沈浚。譬如迷人冥行曠野。不地而宿。求其脫世機梏。未易得也。吾佛。有浮屠氏不三宿之戒。世或譏之。謂。無人倫之義。而取斷滅自種也。殊不知。真行無跡。真空無依。真照無所。真夢無寤。乾坤籧廬。三界逆旅。昆虫草木。皆吾眷屬。何地不可歸宿哉。倘或念念不停。新新不住。則舉足下足。何許非也。

除此以外,戒律中不曾提过此事。(或者我搜索的方法不对)

我认为这是中国的说法,并且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使然。

从《诗经》开始到《陌上桑》,桑田里谈情说爱的事情实在平常。桑田是女人群集的地方,采桑是女子的劳动,“桑”与男女情爱有分不开的联系。中国的这种国情,导致一个事实:别说是和尚,就算普通男人在桑树下待多了,也要出事。

至于《四十二章经》说“树下一宿不可再也”,印度、西藏在树下成道的那些圣者又当何说?存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