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安东老王 2014-01-07

 

南阳邓州福胜寺塔

又名梵塔 

年代:建于宋天圣十年(1032);

形制、特点:现为八角七级仿楼阁式砖塔,高38·23米。;现状:当代维修,2006国保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福胜寺塔,又名梵塔,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城内大十字街西南方。

当地民谚云:“邓州有座塔,离天一丈八。”这座塔因一九八八 年从其地宫中发现一批由金棺银椁组成的佛祖葬具等稀世珍宝而闻名遐迩。

过去很长时间内当地群众一直称其为隋塔。1951年修葺时,曾刻石作记,嵌于塔壁,也称为“重修隋塔简记”,认为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当时之所以认为是隋塔,是将原由邓县运往开封的隋仁寿二年邓州兴国寺舍利塔铭,误认为福胜寺塔铭的缘故。后虽根据此塔建筑特点确定为宋塔,但缺乏确切纪年。这次地宫内发现的《地宫记》记明此塔始建于宋天圣十年(1032)二月二十五日。

塔建于宋天圣十年(1032)。原八角十三级,元代毁于兵火,明天顺年间(1457-1464)改修为七级仿楼阁式砖塔,第七层内壁上书北宋天圣十年(1032)题记。塔高三八点二三米(一说三十六点七米,前说为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资料
)。每层高与宽由下至上递减。每层塔檐均砌倚柱和斗拱,壁面嵌佛像雕砖一千一百余块,有坐佛、菩萨、天王、力士、罗汉图像。南北壁皆有半圆形拱券门,门周围雕刻蔓草花卉图案,圆形塔心室,有梯可上。第二、三层凭梯斜上,四层以上无梯。第四至七层心室连为一体。

塔下有地宫,传为海眼,“因为塔以镇之”。一九八八年大修时在地宫发掘出石函、金棺、银椁、铜镜、铁塔、玻璃制品、碑铭等宋代遗物和舍利子、佛牙、质骨(相传为唐僧顶骨)等稀世珍宝,其中佛牙,比北京灵光寺建佛牙塔时间还早三十九年,是继陕西临潼庆山寺、扶风法门寺等重大发现后又一重大发现。

一九六三年六月被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零零六年五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胜寺塔的建筑艺术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福胜寺塔为七级仿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塔门向南,高38.23米。塔身全部用青砖垒砌,内外壁面用白灰浆勾缝,内部用红粘土粘合。塔身自上而下逐层有明显收分,第一层塔身最高,以上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廓刚柔适度,造型优美,有明显的宋塔特色。每层塔檐都用青砖砌成,斗拱为五铺作,檐口用砖雕椽、枋等。各壁转角砌倚柱。塔身每层的内外壁面嵌砌各种雕砖,共2000多件;内容有坐佛、菩萨、天王、力士、罗汉、伎乐、宝装莲花和各种花纹砖饰,共计25种。南北壁中间设半圆形拱券门,门的周围刻各种蔓草花纹等优美图案。由南面第二层塔门可进入塔心室,室内设梯道,沿顺时针方向盘旋拾阶而上。第二、三层均需先绕塔外檐平座,然后进入向上层登临的梯道而至塔室。四层以上的内室为筒状,不再设梯道。内壁以叠涩檐隔层,一至五层平面为八角形,五至七层为方形。第七层南壁设券门(图一)。由于年久失修,塔身损毁严重,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曾拨款对一层进行了加固维修。福胜寺塔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周围低洼潮湿,未能解决酥碱对塔基的浸蚀,而且顶部坍塌更甚。198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再次拨款,省文物局责成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此塔进行全面修茸。
 

关于福胜寺塔文物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传说塔底中间有一深井,名为“海眼”,里面有一对金鸭子遨游其中,常嘎嘎作响。1 9 8 8 年在修复塔基时,发现这是一座地宫,并从中发掘出金棺银椁等稀世珍宝。金棺银椁放置在玉质石函内。银椁为长方形,安放在须弥座椁床上。椁之前方竖两根檐柱,其上承托仿木结构的房顶,上有脊兽、瓦垄、瓦当、滴水、封檐板等,雕刻精细,精美绝伦。银椁盖为七棱形,其上为线形纹[1]饰,前方透雕双龙戏牡丹。金棺放在银椁内的前方,长1 9 厘米,高1 2 厘米,重6 2 0 克。金棺左侧为释迦涅?故事图,右侧为出行图。金棺内,前面放“顶骨”一尊,后边放“佛牙”一枚。玻璃宝瓶放在银椁的后方,米黄色的瓶中盛着无色透明液体和米粒大小的佛祖舍利。“舍利”瓶内,还有镏金双龙银壶一件,彩色玻璃葫芦一件,均为罕见之宝。据有关专家说,福胜寺塔下地宫内的佛牙,比北京西门光灵寺塔供奉的佛牙还早3 9 年。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银椁,银椁为长方形,安放在须弥座椁床上

          福胜寺塔地宫的发现,是我国佛教文物的又一重要发现。出土的金棺、银椁、鎏金双龙银壶、紫红色玻璃葫芦等文物,表明宋代手工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古代科技史、艺术史、宗教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次地宫内出土的两件铁塔,其形状与浙江宁波阿育王寺木雕舍利小塔和安徽省博物馆藏的金涂塔,以及福建泉州开元寺殿前的阿育王塔的形式相同,为上述三座塔的时代断定提供了重要的佐证。(资料出处:福胜寺塔)


 

 福胜寺塔欣赏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宋·国保) - 安东老王 - 安东老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