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大真教授:木芙蓉叶夏枯草治疗腮腺炎

 业余养生馆 2014-01-07
除了凉血止血之外,在解毒消肿方面,木芙蓉花也算是花草中的佼佼者,而且花、叶都可以入药。只不过花多作凉血止血的药内服,而叶子一般用作外敷。例如,木芙蓉叶在生活中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可以治疗腮腺炎。

     对腮腺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少数发病的。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最常见的腮腺炎是病毒性的,为流行性腮腺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5~10岁的儿童中,主要通过飞沫及和病人有过接触后传染。所以很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传播,如幼儿园和学校。相信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都有过小时候患流行性腮腺炎的经历。

     腮腺炎的主要症状就是单侧或两侧的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几乎鼓成半球形,表面会发热疼痛,张口或吃东西时局部疼痛会更明显。发病开始的三五天之内还会伴有发热、乏力和不愿吃东西的情况。在发病的1~3天内,腮腺肿胀最明显,之后会慢慢消退,一般2周左右肿胀就可以退尽了。如果孩子患了腮腺炎,吃喝难咽,疼痛难忍,家长自是会十分揪心。然而更让人担心的就不只是腮腺炎本身了,而是它还会带来一些并发症。比如在儿童患病中容易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而在成人患病中,就有可能引起睾丸炎、胰腺炎、肾炎等。

     腮腺炎发病都较急,如果一旦患上腮腺炎,该从哪面入手治疗呢?在中医治疗方法上,不论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腮腺炎,还是受传染而发的流行性腮腺炎,治疗的关键都得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这时,木芙蓉叶就该大显身手了。木芙蓉叶味辛,性凉,解毒消肿的功效自古就被医家认可。如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在他的《玉楸药解》中就介绍到:“木芙蓉,清利消散,善败肿毒,一切疮疡,大有捷效,涂饮俱善。”

     治疗肿痛最通俗的方法就是外敷。取适量的木芙蓉叶和夏枯草,研成细末,再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敷在肿胀的腮腺处,每日2~4次。如果是鲜品的话,将二者一起捣烂,再用鸡蛋清调匀外敷。其中的夏枯草可清热、散结、去火,常被用来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等各种肿痛症状,所以与木芙蓉叶一起配伍,二者可以发挥更大的功效。用鸡蛋清,是为了将研末的干品收拢在一起,对于鲜品,还可以避免捣烂后汁液流洒。不过相对于干品,鲜品的效果会更好。

     此外,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散结消肿的良药,就是我们既熟悉又常见的仙人掌。仙人掌汁有散瘀解毒、消肿止痛、清热透表的功效,也是治疗腮腺炎的常用药,因此也可以用它来和木芙蓉叶配伍。将仙人掌去刺后洗净,再去皮,与木芙蓉叶一同捣烂,均匀摊在纱布上,然后敷于腮腺炎患处,同样每日2~4次。

     很多人都知道,对于腮腺炎,一般每个人一生只患一次,一旦患病体内就会产生永久性抗体,可获得终生免疫。虽然我们小时候得“痄腮”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不用再为自己担心,但如果是我们的下一代或是亲友中的孩子患病,不妨记得这木芙蓉叶,试着用此妙方。

     文章来源:39健康网  吴大真教授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