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6
2014-01-07 | 阅:  转:  |  分享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流派最终溯源于屈原”



张旅10汉语言文学1班10205023



摘要:在古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诗歌风格的诗人有曹植、李白、苏轼、龚自珍等诗人,他们在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诗歌的形式上都受到了诗人屈原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思想的影响。在此论文同时中也论述屈原是这个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诗歌创作第一人。同时论述了曹植等人的作品中的艺术风格都有受到屈原的诗歌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影响,且更是继承了这种艺术风格并将之发扬与继承。

关键词:讲究文采注重华美屈原

前言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流派诗人有:魏晋南北的出曹植、左思、郭珍、鲍照等浪漫主义诗人。唐代的李白,除他之外,唐代还有王之涣、王昌龄、岑参、李贺等优秀的诗人。宋代词坛上的苏拭和辛弃疾等,清代的龚自珍。如果说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那么以上所说的这些诗人就是继屈原之后最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了。尤其是李白,他继屈原之后,又掀起了一个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苏拭和辛弃疾,是浪漫主义词家的杰出代表。而龚自珍,他是古代最后一个有一定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而屈原可以说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第一人。

一、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诗人简析

曹植、李白、苏轼、龚自珍等人的诗歌大都存在着有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艺术美感。对于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追求,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欣赏。

(一)曹植。曹植的创作风格,钟嵘《诗品》这样评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这个评价相当准确。曹植作品虽然也具有阴柔美,婉约美,雄奇美等,但最主要的还是两点,即慷慨的思想内容和华丽的词藻。

1.慷慨的思想。我们来从曹植具体的作品来看他的“慷慨”风格。如前期作品《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重。……羽书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揖躯赵国难,视死忽若归。诗人设计了一空旷的战场,让一名联翩驰骋的“游侠儿”尽情地舒展自己的性格,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勇猛机智,忠贞爱国,视死如归的少年形象。显示出慷慨激昂的游侠之气。《离友》写送别友人时,诗人“心有眷然,为之殒涕”,“离隔兮会无期,伊郁绝兮情不怡”更写得悲凉。因后期诗人遭遇悲惨,这时的作品更是悲情而发,以无比的愤懑抒发地哀切情怀。

2.“词采华茂”是曹植另一重要特色,指文学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和优美性。受到屈赋的影响。如他的《杼橘赋》就描述屈原《橘颂》,《九咏》仿效《九歌》、《离骚》,《释愁文》《九愁赋》仿效《渔父》。他们诗还大量使用香草美人等比喻手法,也取法于屈原。他多次直接提及屈原,在《陈审举表》中,他在自陈款忠之后,即引述说:“屈平日:国有而不知乘,焉皇皇而更索”,这里明显地以屈原自譬。前人指出过,屈原之作:“气往轹古,辞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文雕心龙·辨骚》),这里强调的一个“气”,一个“辞”与曹植的两大风格特色,正是属于同一范畴的东西,以故有人言“曹子建,王仲宣之诗出于骚”(刘熙载《艺概》卷二)。

(二)李白。李白诗歌的想象非常丰富瑰丽、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还有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所居的群玉山、瑶台。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天边绚丽云彩的飘逸和鲜花吐艳的娇美,赞美杨贵妃的天姿出色。“青泥何盘盘,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瑞瀑流争喧豗,石水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诗人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三)苏轼。苏轼诗词中美学价值最高的是那些写景抒怀的作品。苏轼喜欢登山临水,“身行万里半天下”,“行遍天下意未阑”,可以说其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苏轼写山水往往注入自己深厚的情致,如《游金山寺》先由万里征程、半生宦游导人写景,然后写江景之奇丽,并以“望乡国”照应开端,结尾处借江神见怪、自誓归田收束全篇。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曾评论此诗说:“通篇全就望乡归山落想,可作庄子《秋水篇》读。”有些诗则由写景抒怀升华到对社会生活及现象的深刻思辨,使之带有浓厚的哲思意味。《题西林壁》一诗说明拘囿于事物之中就难以看清其庐山真面目,想要认识复杂的事物就必须能从中跳出来,不能因循守旧,局限于条条框框。这样诗词就由纯粹客观的描摹写景变成有主体感情的造景,所以他的山水诗往往物我交融,情与景密不可分。苏轼的这类诗作不在于具有多么鲜明的意象,而在于在日常情景中生发出弦外之音,说出人人心中皆有而笔下却无的道理。苏轼在其词的创作中则更多的是表现自我。他的词或表现“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豪气风发的精神风貌,或流露仕途挫折和复杂的人生感慨;或表现其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或反映人生如梦的怅惘的思绪等等。这些词作展现了作者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苏轼是个特别的人,在别人认为他最应该哭的时候,乐观的苏轼却坦然微笑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华美篇章。

(四)龚自珍。他的作品(1)一般借助丰富奇异的想象,构成生动有力的形象,把自己的美好意愿投诸于这类形象中。例如,“西池酒罢龙惨语,东海潮来月怒明”;“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畿辅千山互雄长,太行一臂怒趋东”;“九重阿阁外,一脉太行飞”。这里的“月怒”、“花影怒”、“太行怒”、“太行飞”等等,都是由于着想奇异,使习见的景物变得虎虎有生气,动人耳目,唤起不寻常的想象。他描写落花,“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则使引起感伤的衰败的景物变为无比壮丽的景象。更飞出寻常想象之外。这些手法是龚诗的浪漫主义精神的直接表现。(2)瑰丽的词语与跳跃的句式,龚自珍的诗词语句,是跳跃而瑰丽的,“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灯忽吐苍虹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些词语本身并不独特,但作者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反而形成了特殊的魅力。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诗歌风格的诗人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屈原是我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第一人。如下分析: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他对各种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样,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形成无穷的影响。而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化的区别,楚辞较之《诗经》,已有显著的进步。因之,它对后来文学的影响,更在《诗经》之上。

二、各朝诗人对屈原的诗歌风格的联系

1.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三曹”之一的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其文学成就历来备受关注,在诗歌的的创作上他继承了屈原的写作的特点:运用修辞手法。如:

(1)比兴手法的运用。这里所言比兴,应是将象征、喻托等都包含在内的广义概念。比兴应是二者修辞中最为常见的手法。这里又包括两点。亦是“香草”“美人”意象。屈原“美人”一说为自喻,一说喻君王。不管是托喻什么,毕竟是用了比兴的手法。而香草作为美人的配饰,一方面象征着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而曹植不管是刻意还是无意,在自己的诗作中同样用“美人”自喻却不被重用的悲愤、抑郁。值得一提的是,二者在写“美人”的时候,此意象并非“天然去雕饰”的“素颜女”,而是要么香草环身,要么首饰满布的美人。其次,二者在描写“美人”意象时,多描写弃妇。如屈原《离骚》中更多的是自拟弃妇的口吻,其中写道:“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谣诼谓余以善淫。”表达自己与楚王的君臣关系为夫妻关系。曹植《浮萍篇》中“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借弃妇语,侧面陈诉兄弟相残。曹植的《种葛篇》同样以弃妇题材表达了相同的主题,这些反复在其诗歌中出现的弃妇与美人形象,于屈原,确是一种很好的承袭。二是仙人的喻托。不管是屈原在《离骚》中的游仙求女,还是《九歌》中的人身描写,还是曹植的大量游仙诗的大量出现,游仙的主题亦是二人不可忽视的相似点。屈原写游仙的动机,一方面是楚地巫术祭祀的习俗晕染,另一原因也或许是对于屈原对于现实的不满,而寄托于仙世中去寻找自己的“美政”。关于这点,《九歌》中的《湘女》《湘夫人》等诗作均充分体现,此处限于篇幅有限而不再引用。而曹植的《洛神赋》《远游篇》《升天行》中的游仙,也更多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屡屡碰壁,深感时光消逝,功业无成,幻想在神仙世界中得到解脱。

(2)想象、夸张。《离骚》中夸张诡谲离奇的“求女”的想象,对于仙境的想象,同样在曹植游仙诗中也反复出现。这点本由游仙的派生,因此不做赘言。

(3)用典。《离骚》中列举了众多仙人的例子,如“宓妃”“彭咸”“帝阍”等神话典故。曹植由于年代之远,就更加注意用典。如《七哀》中“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用古诗典,《浮萍篇》用古诗《上山采蘼芜》中弃妇典等。

以上三个修辞手法,我们不要难看出曹植是继屈原之后杰出的应用修辞的诗人,他们都注重修辞手法的应用,在写作诗歌的创作上曹植更是对屈原诗歌的修辞手法发挥得淋淋尽致。

2.继屈原之后最有名的浪漫主义流派诗人:李白。他的写作风格是:豪迈飘逸的。有人认为李白之所以有真么高的文学成就最终还是源于当时盛唐的影响。但我觉得不尽,我觉得李白他会有这么高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生于盛唐时期,也是因为唐朝是我国诗歌的发展高潮。甚至还是源于李白诗歌深受屈《骚》的影响,既表现在词语、诗句、篇章诸层面,又表现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层面.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裳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下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别君去兮何时还?”这是因为李白诗祖《风》、《骚》,特别是后者。李白与屈原有着相近的政治理想,相似的人生遭遇,更有着相同的耿介不阿的个性和诗人的气质,所以屈原与李白都写出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不朽诗作。

3.清代的清代的龚自珍,是古代最后一个有一定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一般借助丰富奇异的想象,构成生动有力的形象,把自己的美好意愿投诸于这类形象中。“西池酒罢龙惨语,东海潮来月怒明”;“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畿辅千山互雄长,太行一臂怒趋东”;“九重阿阁外,一脉太行飞”。这里的“月怒”、“花影怒”、“太行怒”、“太行飞”等等,都是由于着想奇异,使习见的景物变得虎虎有生气,动人耳目,唤起不寻常的想象。他描写落花,“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则使引起感伤的衰败的景物变为无比壮丽的景象。更飞出寻常想象之外。这些手法是龚诗的浪漫主义精神的直接表现。这也是继承了了楚辞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与辞藻的华美。

总结

通过以上的事例证明,我们所得论述的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流派最终可以溯源于屈原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因为曹植、李白、苏轼、龚自珍等人,他们无论是写作手法上还是创作风格上他们都继承了屈原的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美感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第一人。总之,从以上的论点、论据我们可以得出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流派最终可以溯源于屈原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罗天宾2011-07-18

[7]、百度会员yzl123679035《李白与屈原浪漫主义文学比较2011-11-22





1









献花(0)
+1
(本文系爱莫如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