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读书

 感通天下 2014-01-08

 不读经典,难成大智慧。人们习惯用批判研究的姿态看古书,从表象上仿佛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实质上却是浅尝辄止。因为一本书若有真知灼见,你存批判之成心,就会不加深思而拒之;你若是研究姿态,则书之所述是一个客体,你不能得其神髓,是以自己不深入的理解去读。因此,现在的学者几乎都读不了古代的经典。唯有以神契入,与作者一条心,方足得之。这就是摒弃自己的“我慢”,以无为而获感通。读古书往往心有所悟,口不能言,这种不读之读反而是高明的读书方法。例如《庄子》有一篇,写了“朝三暮四”的寓言,说“劳神明为一”者也如是。许多有为的士子都有过体验,他们知道人只有“精一”才有力量,于是强迫自己去“精一”,然而越是如此,怠惰等“二心”随之愈烈,陷入自我责讼,振作又复懈怠的恶性循环中。殊不知,这样去“劳神明为一”本身就是“二”,自然就会朝三暮四。古书中类似这样的真谛比比皆是,要自己心领神会,实在不是那种“批判研究”的傲慢之心能轻易悟解的。因此,“训诂者,学问之最下”。文革时“孔老二”被打倒,“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是一条罪证。红卫兵文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这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意思。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用道义的准则来指导自己。这个“极”字,不是极端手段的意思,而是太极、北极这个极字含义的延伸,是最高准则、原则的意思。一番群犬吠日,纯白就变成了纯黑。


时下很多人喜欢看翻译的古文,似乎明白快捷,然而古文有其特殊的语感在,可以影响我们的神智,久之自然具备领悟贯通能力。这种神识的不可思议而得,就是宝贵的智慧。一般来说,古文基本功有半年就够了,可以达道;当今学子十年寒窗,不过成一技之能而已,不能赞成以懒易的学风去看失真的翻译本。一本《老子》,毛主席曾对斯诺讲为“真理”之书,如今被注家们自出心裁胡解一阵,殊失本意。《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一切智慧之大系,本来就是简易之道,然而很多后来者却在其中牵强附会,人们若被引导,不啻进了迷宫。所以读古典,最好以经解经,一下子不明白不要紧,时机到了,可以灵通;不然被人导入歧途,那就全在虚妄之中了。很多东西,表象是学习和继承,实质却念歪了经;后来者纷纷衍乱圣贤的真意,使得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混乱,明显的例子有宋明理学之于孔孟等。如今著书立说的比比皆是,也大都是凭一点小知见,衍乱真理,灭却人文。邵雍有句名言:“学不际天人,不如无学。”一般学人恃其小知见以观世界,在表象中转圈子,便生出许多异端邪说,其智慧反不如朴素之民。老子云:“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若不能从事物的本原上着眼,往往知识越多,惑乱越甚。若是日益而能不惑,不失其本,则能博学。这种博学而不失真的人少得可怜。因此,我几乎不读一切现代书。


世界上的事物实质与表象往往是对立的,人为的成分越浓,对立越明显。例如有不少的博士、专家,洋洋然。“博士”在“魔鬼辞典”上释为知道许多没有用处的名词的人,专家则是在借名词糊弄人,在一些小小的领域造出一堆名词、道理等框框,以此套住人们的思想,这就是井底之蛙。学科越分越细,人才越走越偏,智慧越来越弱。岂知有“大制不割”的道理?那些动辄言人封建迷信者,实质自己却是另外一种迷信分子。一种观念流传几千年也未灭亡,其根本实质一无所知,却迷信起科学来了。难道牛顿、爱因斯坦没有科学头脑?等此类推,整个社会认知都开始了自欺欺人。例如,现在不少家长拔苗助长,小孩还没有几岁就百般灌输知识,结果“神童”遍地,长大了却百无一用。殊不知孩子在很小时,当葆养其元气,使其精神涵养充足,才可立一生的根基。大家知道,东北的大米要比四川的香、养人,因为四川勤耕的土地一年四季没有休养生息的时候,而东北却可在冰坼中养足地气。“蒙以养正,圣功也”,大器总是晚成,在孩提时,关键是涵养精神,立一生之元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