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少有的宫廷高贵“平民”妇女

 五马山麓 2014-01-08

史上少有的宫廷高贵“平民”妇女

 

史上少有的宫廷高贵“平民”妇女

不知什么原因,要想在清代的历史上找到于史基本相符的妇女传奇故事,似乎是很难的一件事。人们只知孝庄、慈禧,其她都谈不上妇孺皆知。然而,清初的宫廷确出现过一位高贵的“平民”妇女,从头至尾都是宫女身份。她一生未嫁,帮助孝庄文皇后培养了一代君王康熙大帝。这个人就是蒙古族的宫女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原名索玛勒,自幼在蒙古克尔沁贝勒宰桑家当使女。后作为本布泰(即后来的庄妃、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被带到宫中。她生性聪颖。初入宫时,她和主人孝庄都不懂满语不识满文,后来她陪伴孝庄学习满文满语,很快就出色地掌握了满语,并且能写一手漂亮的满文。苏麻喇姑还十分喜欢服装设计,史载,清崇德元年,她曾参与设制作清朝开国冠服。据《啸亭杂录·苏麻喇姑》记载,康熙皇帝年幼时,孝庄文皇后便选定苏麻喇姑做他的启蒙老师,玄烨(康熙皇帝名字)“赖其训迫,后教国书”。顺治十二年十一月,清宫流行天花,皇帝和诸皇子凡没出过天花的人全都到紫禁城外避症,玄烨也到宫城外一处宅邸避症。这期间,苏麻喇姑每天骑着马往来于慈宁宫和玄烨避症所之间,按照孝庄文皇后的要求对玄烨施教,手把手地教玄烨书写满文。苏麻喇姑当时已经40岁,在生活上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玄烨,在学业上对玄烨耐心诱导,精心教诲,使幼年的玄烨懂得了很多人情事理,掌握了很多蒙学知识,尤其是康熙皇帝那一手好字,就是当时苏麻喇姑给打的基础。

苏麻喇姑虽然是一个侍女,但孝庄文皇后把她看成姐妹一样,称她为格格,顺治皇帝与她论平辈,康熙皇帝称她为额涅(母亲),皇子公主们称她为妈妈(即奶奶)。可见她在皇宫中的地位远不是一般侍女所能比的。


孝庄文皇后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逝世,生前将自己的曾孙康熙皇帝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已近7旬的苏麻喇姑抚养。胤祹当时只有3岁。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孝庄和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没有辜负孝庄文皇后的厚望,时时对其言传身教。胤祹在康熙诸皇子中,无论是人格,还是学识,以致处理事情的能力等方面都很突出。康熙晚年,诸皇子围绕继位这个问题展开明争暗斗,唯独胤祹很少介入,基本上保持中立,所以在雍正帝即位后,他不仅没有遭到打击、排挤,相反还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朝,胤祹晋封为和硕履亲王,授为议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胤祹以79岁高龄寿终正寝。在康熙帝的35个皇子中,他是最高寿的。胤祹能荣列藩封,参与政务,并高寿而终,这与苏麻喇姑的精心培养不无直接关系。

晚年的苏麻喇姑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可能是受孝庄、顺治笃信佛教的影响。不过苏麻喇姑信奉佛教与别人明显不同,她在生活上亦有两个与常人不同的特点:一是终年不浴,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二是终生不吃药,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药物。何以如此?人们曾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不过,她的身体确实一直很好,活到了90多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当然算是难得的高寿。

康熙四十四年(1705)九月七日,苏麻喇姑逝世,正赶上康熙皇帝到塞外巡视。她的灵柩停入殡宫后,皇十二子胤祹提出要求说:“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按照惯例,为像苏麻喇姑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胤祉未敢擅自答应胤祹的要求,所以在奏报苏麻喇姑病逝的奏折里,也写进了胤祹的要求,请示皇父。康熙帝在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胤祹住在殡宫,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祹做伴。

为报答苏麻喇姑对自己“手教国书,赖其训迪”和抚养皇子的恩情,康熙皇帝决定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并决定将苏麻喇姑的灵柩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孝庄太后梓宫的暂安奉殿内。这对于奴仆出身的苏麻喇姑,可以说是旷典殊荣。

提起苏麻喇姑,必然会想到小说和电视剧《康熙大帝》对她的描写。然而了解了上述历史,你就会知道文艺作品和历史真实会有什么样的差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