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同纵横】北京以外地地名命名的街道

 LuXin4164 2014-01-08
【旧事回放】
    某年在某地参加一个全国性会议,与会者来自四面八方。会下闲聊起各地的地名,其中谈到许多城市都有大量的以其他省市名称命名的地名。最后把矛头集中于我:“我们上海有北京路,你们北京为什么没有上海路?”“我们南京也有北京路。”“北京是首都嘛,自然是不用外地省市的名称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上海、南京、天津、以全国省市为街巷命名的情形与北京不同。如天津的“河北路”、上海的“南京路”等大多数此类地名是辛亥革命国民政府时期改的新名。之所以成批的改名,是因为那些地方曾经是外国的租借地,外国人给那里的街道命名了一批洋名,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就采用各省市的名称来为这些街道改名,所以曾经有过租借地的城市,就会有成批量的以其他省市名称命名的街道。
   而北京以外省市名称命名的街道是从明清时期继承下来的。其中一些地名和数百年前的史实相联系。虽然数量不多,但故事性很强。

【北京以外地地名命名的街道】
  北京一部分街巷以外省县地名命名,如:苏州胡同(东城区)、苏州街(海淀区)、镇江胡同(崇文区)、陕西巷(宣武区)、山西街(宣武区)、四川营(宣武区)等。其中:“四川营”就是历史上秦良玉率蜀军驻扎北京的地方,“安澜营”是明代南方少数民族俘虏获得赦免以后在北京的安置地。  
 
【四川营与明代女将秦良玉】
  秦良玉乃四川忠州人,自幼习武,精于骑射。且胆智过人,丈夫四川石柱宣抚使马千乘被诬陷,死于狱中,秦良玉“代领其职”。明万历四十七年女真兴兵侵掠辽东,明军惨败,“京师大震”。朝廷急调劲旅,秦良玉奉诏督师北上,与女贞兵大战。京师解危。崇祯三年,清兵入关骚扰,北京再次告急。崇祯急诏天下兵马,秦良玉“奉诏勤王”,日夜兼程北上,与清兵激战,收复滦州、遵化等地,再次解除了北京之危。崇祯皇帝念其抗击外虏有功,赐她“三品服色”。
  她在保卫北京之役后,曾驻军于北京城内。秦良玉屯兵之地,乃有“四川营”之名。四川营现为北京一条胡同,胡同内有四川会馆,内原有一木龛,悬秦良玉戎装画像,牌位书“明太保秦良玉之位”。龛前还有楹联曰:“出胜国垂三百年,在劫火销沉,犹剩数亩荒营,大庇北来桑梓客;起英魂于九幽地,看辽云惨淡。应添两行热泪,同声重哭海天涯。”门外有横匾书曰:“蜀女界伟人秦良玉驻兵遗址”十二字。民初 四川会馆曾设女子学校,现今已为民宅,匾额、楹联均毁之不存,唯秦良玉戎装画像幸由北京文物部门保存。(见《北京史苑》第一辑,北京出版社1983版)
     秦良玉在四川营驻扎期间,曾令部下与女眷纺棉织布,故而附近的一些胡同就被后人呼之为“棉花胡同”。清代曾有人写《四川营吊秦良玉驻兵遗址》一诗咏道:“金印夙传三世将,绣旗争认四川营。至今秋雨秋风夜,隐约钲声杂纺声。”
    四川营胡同,南起骡马市大街,北抵棉花上七条胡同,老房屋大多已拆迁建楼,棉花上七条1号就是当年秦良玉驻守北京时的官邸。

陕西巷与赛金花
【胡同纵横】北京以外地地名命名的街道               【陕西巷22号,当年是赛金花挂牌的地方,如今叫做“广聚园宾馆”】

陕西巷,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大栅栏街道,为南北向胡同,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铁树斜街。
陕西巷有着悠久历史,据记载,明初,大量商户云集前门外地区,招商居货,此巷聚集了许多陕西籍的木材商囤积木料,故名“陕西巷”。到了近代随着北京城南文化的兴旺,而成为当时北京南城最繁华的地点之一。
陕西巷在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已有记载。胡同呈南北向,纵贯于大栅栏南部地区,北口接铁树斜街(旧称李铁拐斜街),南口通珠市口西大街,旧时亦属“八大胡同”之一。
旧时八大胡同以妓院聚集为特色。陕西巷的清吟小班里出过两个知名妓女,即赛金花和小凤仙。解放后妓院被封闭,但在陕西巷附近依然能够看到两边多为二层青砖小楼式建筑(此建筑在当时多为戏园、茶社或妓院),现多改为民居杂院或旅馆。

【苏州街与乾隆下江南
苏州南起紫竹院西侧的万寿寺,北至海淀镇西侧,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到江南巡视,其母也随之前往。大开眼界,回宫后仍念及江南的秀丽景色。十年后,乾隆皇帝以为圣母祝贺七十大寿为由,仿照江南的街景,从万寿寺开始一直往北到海淀镇,大兴土木,建成了一条长达数里的苏式“商业街”,俗称“苏州街”。街长三里,肆宇栉比,错落有致。各种商店都仿照苏州样式,并从姑苏城里选派商人在此经营,使人真好像置身于繁华的苏州街头。老太后每当想起江南的景色,就到此游赏,很是欢欣。嘉庆五年(1800年),嘉庆皇帝嫌其街靡费扰民,乃罢除之。以后许多乡民在苏州街自由设市,由禁地逐渐变成公共市场。直至咸丰二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了畅春园和海淀镇后废弃,以后便逐步地只有其名而无其形了。

【苏州胡同与姚广孝建北京城
姚广孝规划建设北京城时,自然想到了苏州家乡的工匠,他知道 吴县的建筑工匠天下闻名,于是蒯福(蒯祥的父亲)便被姚广孝举荐到京城造宫殿,后来蒯祥也到了北京参与明皇宫的建造。姚广孝家乡烧制的大砖(金砖)也源源不断地通过 京杭大运河 运往京城。那时候,在北京城里有大批苏州的工匠、苏州的船民,连带着一些苏州的买卖人。就在北京城的东南角驻扎了下来,形成了一条以苏州人聚集的街道。于是在如今的北京火车站的西侧就有了一个叫“苏州胡同”的地名。
在北京街巷名称中,以苏州命名的就有七处之多,除颐和园内及紫竹院旁的苏州街外,在城内尚有五处。今南池子大街有大苏州胡同和小苏州胡同。崇文门内大街有苏州胡同和苏州巷下坡。在北京皇城的东北角也有一条小苏州胡同,因与南池子小苏州胡同重名,今已改名为阳春胡同。

北京郊区的外省地名都与移民有关。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因为当时的北京城屡经战乱几近荒芜,遂命令大批外地人口迁入北京。大规模的迁民有三次,“永乐二年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甲戌,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民实北京”、“丁巳,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见《北京史苑》1985)。今北京大兴区、顺义区有大量的山西地名,如:长子营、屯留营、蒲州营、大同营、忻州营等,就是当年移民的集中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