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黑荣脑汤(谢海洲) [组成] 黑桑椹子30克黑大豆30克黑芝麻30克黄芪15克 党参10克熟地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0克全蝎10克地龙10克水蛭6克地鳖虫6克柴胡6克羌活6克陈皮6克谷芽30克麦芽30克 [功效] 补肾健脾,益精荣脑,化瘀通络。 (主治] 脑萎缩,老年性痴呆等。 [用法] 以清水适量浸透药物约30分钟,置火上煮沸后,文火煎40分钟。每日1剂,共2煎,滤渣取汁约200"-'250毫升,分 2次饭后2小时温服。 [方解] 脑主元神,为“精明之府”、“髓之海”,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精神意识的主宰。《灵枢·本神篇》云:“两精相搏谓之神”,言阴精与阳气的转化输注是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保证。精气旺则脑纯灵,精气衰则脑杂钝。根据“虚者补之” “损者益之”的原则,方用桑椹子、黑大豆、黑芝麻、熟地、菟丝子、枸杞益肾补脑,填精补髓;黄芪、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升阳。最妙之处用辛香气浓、味薄升散之祛风药柴胡、羌活,味少量轻,寓意深刻。一则升阳达巅行经入脑。脑为诸阳之会居于巅高,惟风药辛宣,方可疏通经脉,使清阳之气贯注于脑,以壮髓海。二 则醒脾助肾,以促化源。《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所致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脾气升发,有助于五脏之气旺盛,气血津精化生有源,充分保证了脑府功能活动所需的精微物质。三则阳升气旺,可化痰瘀。气帅血行,气能行津,脑气充盛则气化畅利,既可防止津血凝滞成为痰瘀之害,又能消散少量痰瘀之浊,此法有祛杂至纯,以补为通之意。是谢老治疗慢性脑病的重用临床经验之一。全蝎、地龙、水蛭、地鳖虫又名四虫饮。是谢老的经验方,依“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之法则,有化瘀浊、散结聚、通窍隧、畅络脉以修复病变脑组织,开窍醒脑的作用,实为治疗本病的关键。陈皮、麦芽、谷芽可健脾理气,顾护胃气,促进药食运化,而勿使之壅塞。 [加减] 对神志散乱,睡眠不安,梦呓苦笑者,酌加琥珀、远志、莲子心、淡竹叶等以清心醒脑;语言障碍、迟缓不利者,加石菖蒲、广郁金以通窍解语;神情淡漠、行为呆滞、记忆障碍者,加苏合香末入丸,可芳香开窍,提神醒脑;痰瘀浊邪动风、肢体颤抖、行动困难者,每参以天麻、生牡蛎、白蒺藜等熄风之品;有中风病史,颜面晦暗,肌肤甲错,乱梦纷纭,舌暗瘀紫者,可加茺蔚子、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等以增强化瘀通脉之功。补肾还可合用五子衍宗丸或右归丸、或左归丸以平衡阴阳,益精填髓,健肾荣脑。祛风药还可选用防风、藁本、白芷、升麻、苍耳子、辛夷花等一二味以助气升阳,共奏健运脾肾、生发清阳之气,从而使脑得充分荣养和修复。 [按语] 本方可用于治疗脑萎缩,早老性痴呆,多梗塞性痴呆等慢性脑病。为方便长期服用,可改为蜜丸,每次9克,一日 3次。 [典型病例] 赵某某,女,52岁。1991年10月25日初诊。 自1989年底感到双下肢软弱无力,步履不稳,渐至记忆衰退, 口齿含糊,言不达意,表情呆滞。于1990年2月10日在某医院做颅脑CT检查,报告:双侧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提示脑叶萎缩,目光呆滞,沉默缄言,记忆衰退,思维模糊,定向力差,眩晕欲仆,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唇燥口臭,食欲不振,-呃声时作。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实。证属三焦湿热,气机郁滞,精气亏虚,痰瘀交结,神府失用。治先予清利三焦、调畅气机,后再予补虚化浊、通窍醒脑。以枳实导滞丸每服9克,每日2次,白开水送服。 2周后便秘溲赤、日臭呃气、黄腻舌苔均消,食欲增加,故可改服汤剂。药用:生黄芪18克,菟丝子18克,熟地18克,谷芽 18克,麦芽18克,天麻9克,菖蒲9克,苍耳子9克,枸杞子9 克,全蝎9克,地龙9克,怀牛膝9克,黑大豆30克,黑芝麻30 克,桑椹子30克,柴胡6克,水蛭6克,地鳖虫6克,鹿角胶 (烊化)6克,龟板胶(烊化)6克,青皮6克,陈皮6克,水煎,每日一剂。服药40剂后,眩晕大减,近期记忆力明显恢复,下肢力量增加,可以自行短距离行走,惟神痴目呆缓解不显。故上方加苏合香末0.6克。制成蜜丸(9克/丸),每次1丸,每日3次,白开水送服。 半年后复诊,诸症均明显好转,生活基本自理,嘱继续服药治疗,以求全功。 附谢海洲简介:生于1921年,河北秦皇岛市人,世医家庭出身,自学成才,早年从师多位名医。多年来从事内科痹证、中风后遗症、颅脑损伤后遗症等病研究,卓有成效。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研究生部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通讯地址: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邮编:100053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内科医案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