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18益阴凉血汤(李丹初)

 学中医书馆 2014-01-09

益阴凉血汤(李丹初)

 [组成] 制首乌15克生地20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 12克生地榆20克茅根15克小蓟15克丹皮12克栀子12克知母10克黄柏12克泽泻12克车前草12克。 [功效] 滋阴凉血,通利清热。 [主治] 慢性肾炎血尿症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方解] 方用制首乌为君,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女贞子、旱莲草甘酸能敛,甘凉凉血,配以生地增强滋阴益肾之力,又以知母、黄柏坚阴,丹皮、栀子泻火,相火清,则血宁。小便以通为利,方用车前草、泽泻淡渗利尿,佐地檎、小蓟同用,为治标而没。茅根集清热生津利尿、凉血止血为一体,全方既能滋补肾阴,青泻相火,又可淡渗利尿,导热外出,配伍周到。 (按语] 肾炎的血尿,病人尿无所苦,多伴轻度浮肿、腰膝竣软等症。治疗此病切忌见血止血,否则愈止愈瘀,血愈外流,造成恶性循环。更忌用温燥伤阴、苦寒耗液之品。本方益阴固其本, 通利顺其性,临床效果甚验。 [典型病例] 张某某,男,26岁。 患无痛性血尿年余,曾作膀胱镜检,肾盂造影检查,排除其它病变,诊断为IgA肾炎,证见肉眼血尿,腰痛,轻度浮肿,阴茎易勃起,每周遗精一次,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尿常规检查:蛋白(+)红血球25—50/HP,白血球(一),血压16/10KPa,肾图提示肾功能损害不明显。中医辨证定位为在肾,定性阴虚火旺,脉络受损。治宜滋养肾阴、清泻相火、导热外出。药用益阴凉血汤,共服22剂,诸恙悉平。尿检:蛋白(--),红血球(一),白血球(一)。宗原方去知母、黄柏,加熟地、山药、枸杞善后巩固。 附 李丹初简介:字循熙,出生于1908年,湖北汉川市人。任湖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以擅治肾病闻名,远近称道,如狼疮性肾炎,肾盂肾炎,紫癜性肾炎,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等,均起沉疴。 通信地址:湖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邮编:43007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