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CNIS)质量管理分院副总工程师/高级主任研究员陈元桥发言现场实录

 昵称15295673 2014-01-09

陈元桥:各位嘉宾,各位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叫陈元桥,我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要是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今天我就这个社会责任报告国际化谈几点思考,和大家一起共同讨论,这几点思考主要是在我制定参与ISO 26000过程中间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不尽成熟,今天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

第一个思考问题就是社会责任国际化和本土化,既然是社会责任报告国际化,我想社会责任报告国际化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我想首先第一个就是社会责任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关于社会责任国际化的问题,大家非常关注的ISO 26000就是一个典型的,是一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在这一个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中间,将社会责任的相关定义,还有社会责任的七项原则,社会责任的七项核心主体,包括36个议题,还有社会责任的基础实践,还有社会责任怎么融入到组织中间,已经做了一个详细的指南性的规定。这个规定是全球统一的一致的共识,所以我们在谈论社会责任国际化的问题时,那肯定离不了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只有在这一个统一的语境下,我们的社会责任才可以进行交流,社会责任报告本身就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工具,所以这一个前提条件,我想应该是社会责任的国际化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责任的本土化的问题,社会责任本土化那就是意味着社会责任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还有文化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所以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本土化的问题,我们要制定社会责任的国家标准,来适合中国的国情。同理,我们的企业在对外开展工作的时候,那也有一个本土化的问题,要适应当地的法律法规、文化的多样性等等一些实际状况,一些本土化的问题。目前我想就这个机会介绍一下国家正在制定的社会责任国家标准。

目前正在制定的国家标准有三项,第一个是社会责任指南,第二项叫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第三个是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参照ISO 26000来制定,但是社会责任指南国家标准还得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国情,结合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我们国家的文化的发展状况,还有我们的传统文化发展背景来制定。这总体来说,社会责任指南国家标准基本上是与ISO 26000是同一语境。目前正在制定过程中间,预计按照计划的时间是到明年年底,当然,为了满足企业的需要,我们会尽快地能够早一点提前,我们早一点提前,所以说这是一份标准。另两份标准是我们中国特色的,为什么说特色呢?这两份标准在国际上没有国际标准,但是这两份标准非常重要,是我们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因为我们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在编写社会责任报告,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为了满足企业编社会责任报告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制定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国家标准,以指导企业更好地去编写社会责任报告。第三份标准,社会责任报告绩效评价指南,作为一个企业我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但如何评价我的绩效?还有哪些工作有待于改进?所以我们制定了这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项国家标准,这两项标准同样按照明年年底来完成。

第二项思考,什么样的才是一份优秀的社会责任报告?前面的嘉宾已经也谈了,如何做好社会责任报告,也介绍了一些社会责任报告国外的情况,我想我个人认为,什么才是一份优秀的社会责任报告?我想唯一的评价标准应该是能否有效实现报告的目的。那就是说我们要根据目的去写报告。在目前的状况下,我们现在有部分的案例,一些部分的人员,可能感到迷惘,报告怎么写?或者是说报告是为了什么报告?也不知道,那就是说在目的不明的时候,只会无所适从。也只是停留在为了写报告而写报告。第二个方面就是评报告,评报告也是要围绕着报告的目的来进行评价。如果离开了报告的目的,我们评价似乎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我的一点思考。

思考之三,就是社会责任报告的目的是什么?刚才已经说了,要写报告和评价报告都要围绕着社会责任报告的目的,那社会责任报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也做了一点思考,这也是我个人的意见,那就是说报告的目的就是组织通过全面展示其社会责任理念、战略,或者目标,系统披露其社会责任活动及其绩效信息,以便和社会大众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沟通。目的就决定了写作思路,有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报告。写报告的目的我就也明确了我的读者是谁,我的沟通对象是谁。目前我们现在很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具有个别的更多的是展示肌肉,更不是展示温柔,展示肌肉就是我力量强大,经济发展状况怎么厉害,温柔就是意味着责任心、善良,一种责任感。下面是评报告,评报告能由于目的明确了,那我评价报告主要是从两个方面,首先第一个能否正常沟通?是否正常地阅读?还有沟通的效果如何?

思考之四,什么是社会责任报告的国际化,难道是一个组织的一个报告面向全球都可以适用?同时与全球的社会利益相关方都进行沟通,如果是这样,我觉得虽然是可以,但是沟通效果可能极差,无的放矢,理由是沟通的对象太泛滥,缺乏针对性。而且语言、文化也是很大的难题,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实例就是一些跨国公司在各个活动工作区,你比方说中华区、亚太区、北美区等等分别编写社会责任报告,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就不同的问题进行沟通,所以如果是这么看的话仅仅是一份报告面向全球很难以成立。

最后一个思考,我就猜想我们的社会责任报告国际化是什么呢?我猜想第一个可能编写报告的方法国际化,国际统一,这种可能性我想有,如果说我们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国家标准如果成功了,而且应用很好,我们完全可以推荐作为提案、作为国际标准,未尝不可。第二个,社会责任语境的国际化ISO 26000已经实现了,所以请大家思索什么是社会责任报告的国际化,我没有答案。

谢谢!

责任编辑:曹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