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修之母教育法!!

 向民书屋 2014-01-09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母亲:欧阳修之母

 来源:搜狐母婴社区

  人物简介

  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4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是跟着一直守寡的母亲长大的。

  欧阳修的父亲当过地方官,为人正直、好客。他在世的时候,家中门庭若市,经济也宽裕。他去世后,家境逐步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历史故事

  以荻画地

  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你父亲的遗言,望你好好勉励自己。"欧阳修听到这里,抽泣着对母亲表示:"我一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于公,她的丈夫是如此的善良人道人性十足;于私,她的丈夫又是那么的孝顺备至。他俩是在她婆婆去世四年多后才结婚的,虽然她没有亲眼见到她的丈夫侍奉父母,但她丈夫的那颗纯孝之心还是令她刻铭心。每年祭祀时,她的丈夫总会在她婆婆灵位前痛流涕着说:“与其身后祭品丰盛,不如生前微薄抚养。”偶尔备办些酒食,她的丈夫也是泣涕不已,说:“以前经常没得吃,不够吃,如今生活稍微有所改善,可是这些又无法给父母享用。”起初,欧阳修母亲认为她丈夫也许是新近免除守孝,所以孝心不敢减。后来,她丈夫还是一如既往,终身都没有改变过。

  欧阳修母亲一生也是勤俭持家,欧阳修身居要职后,她还是俭约持家,一点都不想超过生活困难时的用度。她说她的儿子不是无原则的附和别人的人,难免不被罢黜,得时刻准备着将来患难的日子。后来,欧阳修被贬,欧阳修怕她不适应,而她却反而宽慰欧阳修说:“我们家本来就贫困,穷日子我早就过习惯了,只要儿子你能适应,我就适应。”

  后来,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庆历三年,他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欧阳修的母亲说:"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