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温中运脾汤(蒋仰三) ‘ (组成) 制附子3克 肉桂1克干姜2克炒白术6克炒苍术5克茯苓6克鸡内金5克 焦山楂10克 神曲10克炒枳实6克青陈皮各5克甘草3克 (功效] 温中运脾。 (主治] 寒湿困中、脾失健运之厌食症。 、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2次服,其中鸡内金应研末冲服方不破坏其有效消化酶素。 . [方解) 小儿厌食证,一般病程较长,多以不思饮食为主要证状,究其原因,不外乎先天脾胃虚弱,加之后天调理失当,如恣啖生冷之物等等,而致寒湿阻困,脾虚食滞,导致运化失司。《名医方论》云:“阳气始动於温,温气得而谷精运”。方中附子、肉桂去脏腑之寒湿,补火暖土;配干姜以增强暖中除寒之功;苍术、白术皆可升可降,一为阳,一为阴中之阳;一为补中除湿,一为益气和中,且能强脾土,伍茯苓共奏燥湿健脾之功而温运脾胃;枳实能消胃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青、陈皮破滞气,削坚积,且消食宽胃,.相伍而行气导滞;鸡内金、焦山楂、神曲皆为消食开胃之品。诸药相伍,中宫得温,脾士始运,磨谷消滞,升降调 和,恙疾皆除矣。 [加减] 本方加减后还可疗寒湿中阻之滞泻、呕吐、积滞等脾胃运化失司之证。兼泄泻者加砂仁3克、苡仁米30克;兼呕吐者加姜半夏6克、苏叶梗各6克、旋复花(包)6克、蔻仁3克;兼积滞者加槟榔5克、莱菔子6克、谷麦芽各10克。 [按语]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内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病久则可转为积滞或疳证。如果小儿的发育营养比较好,只是偶有食欲低下的情况,则不视为厌食症;正在患病的小儿而出现的食欲不振,亦不属此范围。厌食证在城市的小儿较为多见。由于部分家长,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增加过多的营养物质,特别是一些滋补食品,或偏食、挑食影响了小儿脾胃的腐熟运化能力,损伤脾胃而引起本证。但小儿脾常不足,若恣啖生食冷饮,常导致寒湿困中,脾土失运而厌食,久之则有碍健康,这在独生子女中每每易见,故蒋氏拟“温中健脾汤”可谓独具匠心。 [典型案例] ·蒋某,女,4岁,1985年初诊。 患儿经常不欲食,伴有腹痛、溏泻,睡喜腑卧,有时呕吐、舌苔薄白、脉沉弦。证属脾失健运,胃有寒湿,治宜健脾和胃,祛湿散寒。方用温中运脾汤略加减。上方服六剂后食欲好转,腹已不痛,诸症都有所减轻。又以上方加减,并服肥儿丸一丸日二次,进7剂证愈。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4、儿科医案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