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苍耳银梅汤(刘弼臣) [组成] 苍耳子10克 辛荑10克金银花10克 乌梅 10克玄参10克板蓝根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5克五味子10克葱根3个绿茶1撮 [功效] 疏风宣窍,敛肺定喘。 (主治]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分服。 [方解] 哮喘病因缘于内外因素,使肺脾胃三脏功能失调,究其病机转归,主要在于素有宿根,痰饮久伏,外邪引触诱发。尤其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若失治误治,久则正虚邪恋,肺气耗散,纳气无权波及脾肾,虚痰上泛反复为患。本方用于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以苍耳子、辛荑散风解表,宣肺通窍;牛蒡子、桔梗宣肺利咽,解表宣窍;金银花、板蓝根清热解毒,疏风清肺;乌梅、玄参、五味子润肺敛肺,助宣肺的药物解痉平喘。配伍葱根通阳化气,兼能解表,绿茶祛湿利尿,与葱根相伍,能助痰饮清除。 [按语] 如肺热喘甚者,可用钩藤、地龙清热镇痉平喘,常可效如桴鼓。哮喘缓解后,则应重视调理脾胃,健运中州,补元气,益精血,以杜痰源。 [典型病例] 曾某,男,9岁。1989年10月29 B初诊。 主诉:素患哮喘6年。频繁发作,痰多胸憋,哮鸣气促,呼气延长,易罹感冒。中西医调治未效,请刘老诊治。诊见咳逆倚息,痰涎上涌,哮鸣音清晰可闻,声如拽锯;头重、面色黄白、纳差,鼻腔糜烂时流浊涕,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属风痰浊邪内蕴,肃降失常耗散肺气所致,治宜疏风宣窍,敛肺定喘。自拟“苍耳银梅汤”主之。5剂。遂拟参苓白术佐玉屏风散使中气渐复增强卫外功能,标本同治杜绝生痰之源。调理2月余,纳食大增,形壮体丰,虽遇外感哮喘并未引发,随访完全平定。 附 刘弼臣简介:出生于1925年,江苏扬州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著名儿科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50多年。中医儿科尤为擅长,经验丰富,博采众长。以小儿脾胃病、温病为其治疗特长,主治小儿支气管炎,哮喘,病毒性心肌炎,重症肌无力,肾炎肾病,癫痫,厌食症,贫血,血液病,过敏性紫癜等各种疾病,效如桴鼓。 通讯地址:北京中医院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东内海运仓5号 邮编:100700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4、儿科医案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