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

 alawnsky 2014-01-09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PRRS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繁殖障碍和呼吸道传染病。遭受PRRS病毒感染的猪群,传播迅速,危害大,经济损失惨重。

    1.流行特点。本病有经呼吸道水平传播和胎盘垂直传播两种传播途径,怀孕母猪和哺乳仔猪易染,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肥育猪发病相对较少,死亡率就较低。特别是在饲养密度大、环境温度低、湿度高的环境时容易传播。

    2.临床症状。①母猪: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有的耳部发紫,妊娠母猪发生早产、流产(怀孕107~112天的母猪出现大批流产)、产死胎、产大小不均木乃伊胎和弱仔;产下的弱仔猪呼吸困难,运动失调,耳朵一过性发绀,生长延缓,有的几天内死亡;母猪发情推迟,甚至不发情。母猪本身发病呈良性经过,如不发生继发感染极少死亡。②仔猪:初生仔猪眼睑水肿,这一症状具有诊断意义。死胎及弱仔可见出血,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但不咳嗽(主要呈腹式呼吸),鼻部有分泌物,眼球突出,眼睑发青,有的耳部发紫,肌肉震颤,共济失调,有些仔猪呈“八”字形呆立,贫血,渐进性消瘦,2~28日龄仔猪感染后症状最明显,死亡率高达50%~60%。

    3.剖检。可见下颌、颈、腹下、眼结膜及后肢内侧水肿,胸腔有淡黄清亮液体,心包积液,心肌变软,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脾呈紫色,脾头肿大,切面增生,淋巴结褐色肿大。

    4.疫苗预防。出现临床症状时,全部猪群采用蓝耳病灭活疫苗免疫一次。后备母猪、哺乳母猪(空怀期)、种公猪均在配种前2~3周免疫一次。未免疫母猪所产的仔猪在7日龄首免,28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母猪所产的仔猪可在28日龄首免疫一次,然后在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

    5.药物治疗。可用安乃近或复方氨基比林肌注,控制体温升高;同时用磺胺类药或蒽诺沙星防治继发细菌性感染;用卡那霉素和地塞米松消除肺部炎症,解除呼吸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