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闲谈录

 春天的温暖463 2014-01-09

我们回到历史正事上来讲讲唐朝军事。唐朝政府在抵抗少数民族的侵略上还是有着成效,庞大的军队及有效的指挥使得唐军在战斗中虽然伤亡惨重,但也没让敌军深入国境。随着开国将领们的衰老死亡,唐军在名将减少的年代中使用人海战术下伤亡更惨重,而有时在少数名将如薛仁贵的带领下在战斗中也能重创入侵敌军,使其遗尸累累。唐朝政府鄙弃言和下在边境发动的频繁战争虽然保障了国家的安宁,却也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按《八仙正传》里的传说,上界为了惩罚唐皇的好武性,决定给唐朝制造点麻烦。吕洞宾在修行中发现一把好剑,而此剑在一山洞中,由一狐狸精守着不肯舍弃。八仙就与老狐狸商量:你现在还未成仙,我们让你投胎到唐朝制造些麻烦,任务完成后把你列入仙班,不知你意下如何!老狐狸答应了,放弃了宝剑,投胎凡间成为一有名人物,他就是安禄山。然而,他的麻烦制造的也太大了,有功有过下无法成仙。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对于那些投生到人间的精灵、天神来说,有时候行为过度,不但不能增进修行,反而会倒退堕落。就说唐朝的相国李林甫,传说他是一个大天神下凡的,但他在世时不为民谋利,而是天天想着怎样去害别人,死后不能回升天界,只能堕落下多次投生为畜生,被人宰杀甚至被雷电劈死。后来世世为娼来消恶业。安史之乱使唐朝从此衰落下去,再也不能振作起来。唐朝在跌跌撞撞中又过了几百年。最后,唐朝大将朱温灭掉了唐朝,建立梁朝。又有李姓人建立后唐,灭掉梁朝。后唐节度使石敬瑭行为不轨,被讨伐下求助辽国,辽主率领三十万骑兵大军消灭了进攻石敬瑭的后唐军队,后唐灭亡了。

石敬瑭建立了后晋,辽主在那次救援中收了年纪比自己还大的石敬瑭为儿子,儿子每年要向所谓的爸爸供奉大量的财物。石敬瑭死后,其儿子继位。朝中有两大权臣,一位文臣,一位武臣。一个辽主爸爸让后晋越来越不自在,大家都有情绪。终于有一天,武臣忍不住了,面对辽国使者大声说:“做孙子可以,不能做儿子。如果你们不满意的话,则可放马过来,这里有十万死士磨好剑等着你们。”而文臣则是务实主义者,反对改变称呼,以免惹火烧身。年轻皇帝毕竟是血气方刚,武臣建议被采纳。使者回报辽主,辽主大怒,从此两国战争不断。哪知武臣是一只纸老虎,说起来是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当三员晋国勇将带领人马与辽军苦战时,因豪气壮言深受皇帝信任下委以军权的武臣却是带着重兵龟缩在城堡,大气也不敢出心惊肉跳地看着三员勇将苦战而不出兵救助。三员勇将无法溃围,求救信使飞赴都城,晋主忙命一高官率军火速驰援,援军来到河边,见对面辽军兵力甚盛,而左冲右突的晋军在苦苦支撑。援军首将对高官说:“辽军兵力甚大,过去也不济事,多半白白送死,怎么办呢?”高官则是说出让所有英雄拍手称快的话语:“我们如果不去救援,坐看三员猛将阵亡,又有何面目去见国主呢!如果援救不能成功,就同三位猛将一起战死沙场罢了!”遂率铁蹄渡江,辽军见晋军救兵来战,以为援兵大集,于是撤走了,三员勇将及所率部队获救了。辽主见前线未获全胜,于是亲率大军进攻后晋,晋主赶快收回武臣的军权,把它交给大将杜重威,令其统率二十万军队阻击辽军,晋军和辽军隔江布阵对峙。杜重威却没有胜利的信心和战斗的决心,最后竟向辽主投降。辽主命一降将带领数千精良骑兵飞赴晋国都城——此时都城已无兵力防守,控制大局,并要找到两个人,就是文武两臣,辽主下面的话没有说出来:我要好好优待文臣,我要质问折磨武臣。降将率军急进到京城,发现文臣还在,武臣则是跑了。而辽主要善待武臣并不代表降将也会这么做,因为他看上了文臣的丰富家产,降将用蛮力搞死了文臣,伪装成上吊自杀,吞并了他的家产。辽主得知死讯,纳闷不解:我并不想亏待他,他为什么要自杀呢?不久武臣被抓住,折磨至死。晋国皇帝和太后迁至辽国,受尽委屈,太后怨恨杜重威的不忠,在对其咒骂不断中度过余生。后晋一将领建立新朝代,并与辽主约定为父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力量相差太悬殊了。虽然贵为皇帝,但在儿子身份的压抑中终身未生儿子,传位于义子,压抑中义子又传给义子,似乎如此延续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