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九、颤证

 学中医书馆 2014-01-10
四十九、颤证
     
1.风痰阻络证候仅见头部轻微动摇,或见手足或单个肢体僵硬,时有颤振,活动欠灵活。兼见头晕,视物模糊,耳鸣,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弦滑。
二陈汤加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克(焗服)、钩藤12克(后下)、清半夏9克、陈皮6克、茯苓9克、丹参9克 、赤芍药9克 、鸡血藤9克、川芎9克、菊花9克、白蒺藜9克
天麻钩藤饮加减: 
 1.重证,加入羚羊角,则药力益著;
 2.若进入后期血管硬化之症,加酌加槐花、海藻,盖现代研究称所含路丁有改变血管硬化之功。
 3.阳亢化风,眩晕较甚,唇舌或肢体发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龙骨、磁石等以镇肝潜阳熄风;
 4.肝火偏盛,头痛较剧,面红目赤,舌苔黄燥,脉弦数者,可酌加龙胆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龙胆泻肝丸以清肝泻火
 5.便秘,可加大黄、芒硝,或加服当归龙荟丸以泻肝通俯;
 6.肝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乌等以滋养肝肾。
加减
1. 神情呆滞,胸脘痞满者,加枳实、菖蒲、郁金;
2. 痰热内扰,口苦心烦者,加竹茹、黄芩;
3. 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浮小麦;
4. 痰浊盛者,加竹沥、胆南星、全瓜蒌清热化痰,或可加白芥子、猪牙皂祛除经络之痰湿;
5. 肝风偏盛,震颤加重者,加祁蛇、乌梢蛇、僵蚕、全蝎等平肝熄风;
6. 瘀血重者,加穿山甲、水蛭、地龙等虫类活血药。

2.气血亏虚 证候肢体颤振日久,程度较重,或见头部、口唇、舌体颤动,走路慌张,步履迟缓,表情呆滞,伴有面色少华,
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自汗,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黯淡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瘀紫,脉细弱。
八珍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炙黄芪9克、党参9克、当归9克、白芍9克、天麻9克、钩藤、羚羊角粉4.5克(先30分钟)
                        珍珠母15克、丹参9克、鸡血藤9克、青皮9克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8.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加减:
1. 气虚甚伴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2. 气虚夹痰者,可加瓜蒌、胆南星、竹沥、菖蒲、远志等;
3. 心悸失眠健忘甚者,以归脾汤加减,人参倍用;
4. 便秘时重用当归,并加肉苁蓉、火麻仁;
5. 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地龙;血虚甚者,与四物汤合用

3.肾精亏耗 证候颤证日久不愈,可见四肢、躯干、头部、口唇及舌体等全身性颤动不止,颤动幅度大,程度较重,或见项背强直、肢体拘急,或见呆傻健忘、
口角流涎,常伴有头晕耳鸣,急躁易怒,形体消瘦,腰膝酸软,盗汗,失眠多梦,舌体瘦小,舌质黯红或有瘀斑,少苔或剥苔,或苔微黄,脉细弦。
大补阴丸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黄12克、熟地黄12克、何首乌9克、制龟甲18克、鳖甲9克、生牡蛎9克、钩藤9克、
                          白蒺藜9克、羚羊角粉3克(独煎)、丹参9克、赤芍药9克
加减:
 1.若阴虚火旺,兼见五心烦热,口干舌燥,便秘溲赤,舌苔薄黄,脉细数者,可加知母、黄柏、丹皮、玄参之类;
 2. 或更加肉桂以引火归源;
 3. 若兼畏冷肢凉,舌淡苔白,脉缓者,可用地黄饮子加减;
 4. 若有血瘀阻络症见头痛,舌黯瘀斑明显者,可加重活血化瘀药,用当归、炮穿山甲、川芎、牛膝、地鳖虫等;
 5. 筋脉拘紧强直者,加木瓜、蕲蛇、地龙、僵蚕。

4.痰热动风 证候头部及肢体颤振、抖动,项背强急,神果懒动,兼见胸脘痞闷,口干头晕,口苦,咯痰色黄,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摧肝丸加减;全瓜蒌9克、胆南星9克、鲜竹沥9克、黄芩9克、栀子9克、天麻9克、羚羊角粉5克、珍珠粉9克、丹参9克
加减:
1. 痰热内盛者,可用温胆汤加黄连、黄芩、天竺黄,或用二陈汤送服当归龙荟丸;
2. 便干便秘者,重用全瓜蒌或加大黄、炒枳壳;
3. 神呆明显者,加菖蒲、远志;脘满,食少腹胀者,可加青皮、厚朴、木香;肝火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
4.若属湿痰内聚,出现胸闷恶心,咯吐痰涎,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厚腻,脉滑者,宜二陈汤加煨皂角1g,硼砂1g
                                                                               胆南星12g,以燥湿化痰。 
5.风阳内动
天麻钩藤饮;天麻栀子 黄芩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 [各9g] 川牛膝[12g] 钩藤 后下 [12g] 
             石决明 先煎 [18g]
镇肝熄风汤:怀牛膝(30g) 生赭石(30g) 生龙骨(15g)、生牡蛎五钱 (15g) 生龟板(15g) 生杭芍(15g) 玄参(15g) 、
            天冬五钱(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 、茵陈(6g) 、甘草(4.5g) 。
    
痰热动风
导痰汤;半夏(汤泡七次)120克天南星(炮,去皮)橘红枳实(去瓤,麸炒)赤茯苓(去皮)各30克甘草(炙)15克

羚角钩藤汤:羚角片先煎(4.5g)双钩藤后入(9g),霜桑叶(6g)滁菊花(9g)鲜生地(15g),生白芍(9g)川贝母去心(12g),
            淡竹茹鲜刮,与羚羊角先煎代水,(15g)茯神木(9g),生甘草(3g)。
  
气血亏虚
人参养营汤;白芍9克,当归、肉桂、炙甘草、陈皮、人参、炒白术、黄芪各30克,五味子、茯苓各22。5克,
             炒远志15克,研成粗末,每次12克,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髓海不足
龟鹿二仙膏;先取龟板240克,鹿角480克(漂洗干净),枸杞90克,放入锅内分次加水煎煮,倒出煎液。再取红参45克放
            在另一锅中,加水煎煮,滤取煎液。直煎至药液无味为度。继而合并所有煎液,用文火缓慢煎熬,并用木棒            不停地搅拌,以防止煮焦,待煎液呈稠厚粘膏时,入蜂蜜500克,续煎3~5沸,离火,候冷,装瓶备用。每日             2次,每次1食匙。沸水冲化饮用或以黄酒1盅炖化服用

合大定风珠;生白芍18克 阿胶9克 生龟版12克 干地黄18克 麻仁6克 五味子6克 生牡蛎12克 麦冬18克(连心)
             炙甘草12克 鸡子黄2枚 鳖甲12克(生)
 
阳气虚衰
地黄饮子;生地黄汁30毫升,芦根15克,生麦门冬25克(去心),人参15克,白蜜15毫升,橘皮10克,生姜15克
单验方
   (1)熄风汤:天麻、钩藤各12g,龙齿、首乌各12g,钩藤、朱茯神、枣仁、秦艽、白蒺藜、当归、白芍各9g,炙甘草                  3g,水煎服。用于精血不足之颤证。
   (2)化痰透脑丸:制胆星25g,天竺黄lOOg,煨皂角5g,人工麝香lOg,琥珀50g,郁金50g,清半夏50g,蛇胆陈皮50g                      远志肉lOOg珍珠lOg沉香50g石花菜lOOg海胆50g共为细末,蜜为丸(重约6g),每服l丸,1日3次。                        用于痰浊内阻之颤证。
   (3)定振丸:生地、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芪、防风、细辛、天麻、秦艽、全蝎、荆芥、白术、威灵仙。用治                  阴血虚、气虚致颤。
   (4)黄龙定颤汤:黄芪15g,地龙15g,当归lOg,川芎lOg,天麻lOg,生地lOg,熟地lOg,僵蚕15g,防风lOg,秦艽                       lOg,威灵仙lOg,炙全蝎5g(研吞),炙蜈蚣3g(研吞),水煎服。用于风痰瘀阻之颤证。
   3.食疗方
   (1)猪胆绿豆粉:猪胆汁120g,炒熟绿豆粉80g,拌匀晾干。每服6g,1日2次。用于肝胆火盛者。
 
  (2)杞菊刀豆根茶:枸杞子lOg,白菊花6g,钩藤15g,刀豆根30g,加水煮汤,代茶饮服,可加少许冰糖。用于肝肾不                       足,风火上扰者。
   (3)青龙白虎汤:青果10枚,白萝卜2个切碎,共煮汤不加糖,代茶频频饮服。用于痰热内结者。
   (4)桑钩天菊茶:桑椹9g,天麻6g,钩藤lOg,菊花4.5g,煎煮后代茶饮,反复加沸水泡至味淡为止。用于肝肾阴虚                      夹风痰之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