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文发烧友自己动手磨镜片打造湖南最大的一架天文望远镜

 米老鼠64 2014-01-10

天文发烧友自己动手磨镜片打造湖南最大的一架天文望远镜

天文发烧友自己动手磨镜片打造湖南最大的一架天文望远镜

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木星

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木星

(神秘的地球)据红网(李卓 龚贵锋):架起一个长1米、直径400毫米的“大炮筒”,坐在家门口就能清晰看到木星表面的沟壑纵横……如果你还在约妹子肉眼看星星,和谭魏比起来就弱爆了――这位80后的天文发烧友自己动手磨镜片、拼零件,纯手工打造了湖南最大的一架天文望远镜!昨日,记者在湖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会长谭魏家里,见识了由他和小伙伴联手制作的这架天文望远镜。据介绍,这架手工制作的天文望远镜不到10公斤重,精确度能达1毫米,技术水平国内少见。

“发烧”16年

一直想自制天文望远镜

昨日,走进谭魏的工作室,记者感觉像进了小小天文台――房间内到处架设或长或短的“小炮台”,双筒的、单筒的、反射式、折射式的望远镜,形形色色。“这就是目前湖南省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谭魏指着房内最惹眼的一门“主炮”告诉记者,这就是他和团队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身长1米,主镜直径达到400毫米,焦距4.3米。“相比市面上一般天文望远镜来说,它的精确度能达到1毫米,整个镜重量才十几斤,类似这种规格,在国内都是少有的。”为了证实观测效果,谭魏拿出一组他用这架天文望远镜拍摄到的照片给记者看。画面上,就在家门口拍摄的木星,表面白色斑点以及沟回都清晰可见。

谭魏是地道的天文发烧友,至今已“发烧”16年,一直想自己造天文望远镜。“一方面资金有限,如果全靠买的话,这样的望远镜至少要十二万元以上。另一方面,自己动手也是一种享受。”谭魏说。

工艺严苛 整整耗时两年

“从设想制作到完成,我们整整花了两年多时间,主镜磨制最艰苦。”谭魏说。“当时跑遍了长沙、株洲等城市,都没有找到现成的,最后请别人帮忙才从一个玻璃厂家那里买到镜胚。”因为不是专业制作,不敢保证第一次就成功,为了保险,他买回3块玻璃。

主镜的制作工艺十分苛刻,不仅不能受到任何杂质的干扰,制作时的温度也要基本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谭魏请了他在珠海的好朋友帮他打磨。然而珠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一年四季温度难有几天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于是,他们只好用空调来调整温差,一年之后,基本成型,然而在玻璃的打磨抛光阶段,一粒细小的渣子落到表面,尽管只留下几毫米的划痕,但是对于望远镜的最终效果来说却是致命的。于是,他们只得放弃,这次失败给了朋友巨大的打击,直到去年过年前,他才重新开始开工。最终,前后耗时2年,终于成功。

“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在类似大围山这样的地方,搭建一个固定的天文观测平台。”谭魏说,目前长沙只有湖南师大等少数学术机构有天文台,随着民间天文观测热潮兴起,长沙天文爱好者们都希望建立民间天文观测台。谭魏将在本周周末借用湖南师范大学的设备进行调试,他打算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间制造一个更大的天文望远镜。 

真了不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