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三筋、掐风顶治疗中风后遗症58例

 子岩山人 2014-01-10

开三筋、掐风顶治疗中风后遗症58

来源网络

中风是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高的三高疾患。许多病人在经过救治之后留有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称为中风后遗症。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接触到大量的偏瘫患者,体会到按摩与针炙在该病的康复治疗方面,有着卓越的成效。近年来,通过以开三筋、掐风顶为按摩基础手法结合辩证配穴治疗了5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收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39-5532例,56-6511例,66-7915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5年;中风次数:初次中风45例,再次中风13例;中风性质:脑溢血11例,脑血栓形成32例,脑梗塞15例,全部病例均经CT确诊。
2
、治疗方法,取穴:以总筋穴、项筋穴、灵筋穴为开三筋主穴,加掐风顶(双侧)为基础按摩手法,上肢瘫痪辅以肩禺、曲池、列缺、合谷等穴,下肢瘫痪辅以环跳、髀关、风市、梁丘、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冲阳、太冲、太溪等穴,口歪配地仓、颊车,语言不利配廉泉、哑门。操作方法:总筋穴位于掌后腕横纹中,大陵穴下5分处,先于此穴施开法,拨筋弹挑,点按循推,使之有电麻感,向上推至肘部曲泽穴,再于背部两条大筋推荡滚按,扣打肝俞、魂门,调整一身之筋脉。项筋穴位于风池与风府之间,拨此穴位,使之有麻胀感上传入脑,醒神开窍、通脑活络。灵筋穴位于督脉开2.5寸,平中髎穴,挑拨此穴,有电麻感下传至足。风顶,位于百会与曲鬓穴连线上,治疗从双侧拿掐至百会,酸麻感传至额面部,头面有风凉清爽之感。此三穴施治后,随证再加点以上配穴,若肌肉僵硬型,多用点按推荡,梳理上下,手法宜重,若肌软无力者,手法宜轻柔和缓,捧揉搓颤,使肢体温热,温经活血。治疗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该组病例中,最短治疗13天痊愈,最长时间治疗6个月。疗效观察:痊愈:语言流利、上下肢恢复正常,无明显后遗症状28例,占48.2%;显效:能自由活动,生活基本自理16例,占27.6%;有效:语言与肌力较前有所改善,能做简单的活动13例,占22.4%;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8.2%。典型病例1:吴XX,男,51岁,199872来诊,主诉7天前睡觉后自觉半身麻木,右上肢抬举无力,右腿走路不灵活,经医院确诊为脑血栓形成。经查,神志清楚,形体偏瘦,右上肢皮肤温痛觉减退,上肢瘫软无力,手不能抬举、握拳,下肢坐着不能起立,走路需人扶持,肢端发凉,血压不高,诊为气血不足,风中经络。治疗:先施以开三筋,掐风顶基础按摩手法,然后由患侧岗上肌、肩胛内缘拿揉至指端,由项筋推至手背,加以川椒酒反复搓热,抖动上肢,点、肩禺、曲池、合谷等穴,下肢拨点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冲阳、从腰大肌推捋至足跟,从髀关穴拿揉推荡,使股四头肌和髌骨颤动,握住足踝反复抖动,并压放急脉和委中穴、青灵穴,开其血门,使气血向下冲荡。一诊后,病人顿觉患侧轻松,活动略有改善。一个月后,走路能够不需人扶持,上肢抬举灵活,又续治一个月,诸症痊愈,无显明后遗症状,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例2:蔡XX,男,退休干部,54岁。200332就诊,主诉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口歪,漱口从右侧口角流口不,语言不流利,到医院确诊为脑梗塞,经人介绍来诊。既往有高血病史,查体胖,面色红,头痛项强,右侧上下肢拘挛僵硬,手握拳不伸,足内翻,僵硬不能上抬,血压20/12KPa150/90mmHg)。治疗先施以开三筋,掐风顶基本手法,口歪加地仓向颊车方向扯法,语言不利,一手振颤哑门,一手拿揉廉泉,辅以加点太冲、太溪、三阴交等穴,用一指禅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手法宜重用点按拨挑,麻胀感向肢端放散。开项筋、掐风顶做完一次,即感项强缓解,头部清爽,血压降至正常。二诊有轻轻松感,但肌肉疼痛,依上法改一指禅为推拿揉荡较温和手法理筋手法。该患治疗20天后,诸症明显改善,右侧口角已不流口水,语言灵活,半身僵硬之筋脉已趋于和缓,共治疗40次,诸症消失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病例3:李XX,女,农民,62岁,200445来诊,自诉2天前手足发麻,左半身行动不灵活,畏寒产,昨日到医院确诊为脑供血不足。来诊查该患神志清楚,面白无华,血压正常,左手不能握物,口眼略有歪斜,左腿行动不灵活,诊为气血不足,风中经络,治疗以开三筋,掐风顶为基础按摩手法,辅以双侧合谷、列缺、太冲、三阳交,该患者经络反应非常敏感,掐风顶后感到患侧半身麻热,一次即明显见效。左手握力增强,左腿走路较前轻松,由于该患治疗及时,加之平日经常活动,恢复较快,两周后,完全康复,随访一年未复发。

讨论:中风,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内风引动外内故名中风,又叫卒中类中大厥等,后世医家有中经络中脏腑闭症脱症之分,《灵枢·刺节真邪篇》提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明确提出正气不足,营卫虚弱,外邪入中的病理病机。《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亦曰:内中风之证,……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挟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一章中亦提到:内风即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历代的医家为后学者有诸多启示。笔者认为中风一症多为本虚标实,虚益精髓,调补气血,祛风活络。实症为肝阳上亢,痰阻经络,火胜化风,治宜熄风化痰,平肝潜阳,行瘀导滞,疏经活络。

在按摩施术中,左代按摩大家都主张以开法为先,开法,先开其经脉,通畅气血,使邪气出之有道。筋者,肝之属也,且肝为风脏,中风与肝之关系极为密切,因此笔者创立开三筋(即开总筋、开项筋、开灵筋),掐风顶为基础方的拨筋散风通络法,以治筋脉不用中风后遗症。百会为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曲鬓属肝经络脑之要穴,风顶痊于两侧曲鬓向百会的连线,成一带状,为针炙头针的上下肢运动区和大脑语言区,掐捏此处,具有醒脑开窃,通络散风,降逆清之功。总筋穴为一身之筋总,诸经之祖,捏之十二筋经皆动。此外,人体背脊两条大筋与各筋脉相通,背俞穴居此,炎五脏经气转输之处,按摩大家曹锡珍先生常以此为基础手法先发治病,可使周身气血流通,各脏腑气血舒畅,项筋穴位于风府与风池之间,弹拨此穴,可有熄风醒脑,开窍通络之功,有效缓解中风头头晕、项强等症状,改善大脑供血状况,对中风一症,意义深远。灵筋穴主治肢麻木、偏瘫,按摩该穴可疏导下肢气血,通瘀散滞。另随证加减阳明经穴肩禺 、曲池、合谷、足三里、解溪、冲阳,因阳明经多气多血,又有调理脾胃功能,阳明气血通畅,正气旺盛,则有利于中风偏瘫的恢复,即所谓血行风自灭也,又取足少阳胆经筋之会穴阳陵泉,髓之会穴绝骨,局部环跳、髀关、风市、梁丘,肝之原穴太冲,肾之原穴太溪,诸穴合用,共奏壮筋补虚,添精益髓,滋水涵木,通经接气之效。笔者用于临床,屡屡收功,而中风一症变症多端,古人称为百病之首,施术者不可生搬硬套,宜因人因病,抓住纲领,辨症施治,方收显效。
 
参考文献:
 
赵正山,简易推拿疗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石学敏,中国针灸奇术,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

李永昌,中国按摩术,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周岳甫,厘正按摩要术,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