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气的忻州人

 茶香飘万里 2014-01-10

    多年前听人们讲过一个有关忻州人的笑话,说是一家忻州人正做饭时有客人来访。主人问客人:你吃了没有?客人说没有。主人好像没听清,又问:到底吃了没有?客人仍说没有。主人不死心,再问:究竟吃了没有?客人只好说:吃了。主人这才舒口气:你说吃了我就放心了。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忻州人就这么小气?如果哪位的令尊大人是土生土长的忻州人,你离家走上社会之初,他如郑重地叮咛过你“过光景不能不仔细,为朋友不能不大方”,便和这笑话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

   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我又多次听人们讲起这笑话,在心绪越来越坦然的同时,对笑话本身也有了不同理解。事实上,忻州人对自己也很“小气”。由于地瘠民贫,忻州人生活一向不富裕。不富裕却还想吃得顺口,便在饮食方面生出许多发明创造。比如油糕,是忻州人十分看重的一样主食,将参加红白事筵称作“吃糕”便是明证。可是,别处做糕都是油炸,忻州人却因油不多,只在锅底倒少量麻油,将糕饼放入其中烙饼子般摩擦两圈便算完事———俗称“擦糕”,不过吃起来反倒别有风味,不觉得油腻。再比如现今市场上经常见到的“定襄蒸肉”,忻州人俗称“肉坨子”,就是将粉面、山药和少许猪肉搅拌在一起,做成坨子样,蒸熟即成。虽不及纯粹的大鱼大肉香美,吃着却也可口。此外,高粱是忻州饮食中的大宗,鱼鱼、饺子、面条、……花样甚多,从中亦可见出忻州人的节俭与智慧。

   所以,“小气”的另一面便是精明。或许正是这精明,使得忻州人在经商方面才华独具。加之种地之外再无生路,走口外“住地方”(做买卖)便成为相当一部分忻州人的最佳选择。其中有个叫小南宋的村子,在口外经商的汉子不仅人多,而且总是同时走,同时回,结果妻子们便又同时怀孕,同时生产,于是便产生一句忻州人常说的歇后语:“小南宋养娃娃———一乍子。”在这一过程中,忻州人的“精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忻州人会做买卖”也为世人所公认,以致有“东口到西口,喇嘛庙到包头,凡是鸡叫狗咬的地方都有忻州人”之说,内蒙古丰镇有条街的商铺竟全部为忻州人所开设。

       普遍性的经商,便使得忻州人难免沾染斤斤计较的“商人习气”。一事当前,先要掂量自己的利害得失,这一来必然导致情感的淡漠。有人慨叹忻州人总是“抱不成团”,这大概是一个根本性原因。但抱不成团也有抱不成团的好处,一个鲜明例证是,“文革”期间忻州虽然也分作两大派,却基本没有发生武斗。惟一的一次,是驻扎忻州的建工部八局五公司两派动了刀枪,而该公司两派的骨干都是外乡人。当然,精明的忻州人也有出格的时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见拐卖妇女儿童有利可图,部分人便铤而走险,结果有上百“人贩子”受到法律制裁,甚至被处以极刑。

    这便是忻州人的“精明”。优点乎?缺点乎?笔者也被自己弄糊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