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循生物鐘生活保健康

 ue23 2014-01-10
依循生物鐘生活保健康


《中國青年報》有報道:生物鐘的平均周期為24小時一刻鐘。但有些人的比較快,22個小時就走完;也有些人恰恰相反,生物鐘慢得往往滯後於晝夜周期,也就變成了「夜貓子」。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生物鐘也在不斷變化。人們一開始是早睡型,到了10歲以後的青少年時期,睡眠會逾來逾遲後,20歲出頭,睡覺時間會略微地早一點,最後到了55歲,我們睡覺的時間會回到10歲時的樣子。
一般來說,早晨起床後的幾個小時屬於危險時段,甚至攸關生死。「血壓升高的最大值是在醒來後三小時內,所以通常是在上午七八點到11點鐘之間。」英國體育科學家格雷格?阿特金森說,「血壓升高會阻斷血液流向心臟,那可是場災難。」再加上這段時間裏變得黏稠的血液,以及缺乏彈性的血管,「很容易讓你的心臟處於危險」。統計表明,此時心臟病發作是其他時段的三倍還多。
過了中午12點,那說明你已經度過了一天中最危險的階段。中午瞌睡蟲來襲,也是生物鐘使然。如果這個時間段開車,那可要慎重再慎重。
生物鐘的精準,與血液中的一種叫做氧化還原酶的蛋白質有關。這種蛋白質的活動是遵循着24小時制進行的。我們身體內部的控制時鐘,也不獨存於大腦裏。它幾乎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個部分:心、肺、肝、腎,無處不在,就像有一把時鐘在裏面滴答走動。
這個生物鐘可以使人易致肥或易患上糖尿病,打亂生物鐘會讓人感覺疲乏、精神不振,事實上,還有更為隱匿的疾患——身體新陳代謝的紊亂。有研究稱晚上吃高熱量食物比早上吃對身體危害更大,在晚上身體會將食物轉化為脂肪,而白天進食則會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這就解釋了為甚麼夜班工作者更容易患有肥胖症,從而大大增加了糖尿病的風險。


為己養生 為人行善


因此生物鐘不光影響腦、睡意,亦影響到我們一些器官的運作,《黃帝內經》就指出,我們的五臟六腑的作息,各有個時刻(見表一)。
不少人早上有便意是因為大腸經在早上5︰00至7︰00最盛。有人在天濛光時咳醒,是因為肺經是於早上3︰00至5︰00運行,肝膽是人體的主要排毒和製血器官,如果晚晚捱夜,就致肝火盛,即肝休息不足,傷肝便傷身,想長壽都難,因此據悉邵逸夫(及不少有識之士)都是於11時前便就寢,為的就是養好肝,亦是最疏肝。
假如晚上1︰00至3︰00不能睡眠、失眠等,也要在稍後多平臥,因為養肝最好方法是平躺,平躺半小時後,肝的血液供給會較站立時多八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