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聚宝盆 作者:李群顺
近来时常有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报道,干旱时间之长,面积之广,人口之多,影响之大皆为历史罕见,看到的图片确实令人触目惊心。幸好有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出人出力出钱,尽一切可能为灾区分忧,尽一切可能使损失降到最低点,才使得灾区人民逃过了没顶之灾。 以后又不知道在哪里听说有可能南北同旱,心中不免有所感慨。 灾难说起来无非是天灾和人祸之分,我不能妄断灾难的原由。只是我以家乡的点点见闻,不知道有没有推理作用。 我的屋后有一口山塘,我们称之为水库。小时候为显英雄本色,尽管也少不了大人的训斥,我们几个小孩壮着胆子硬是在水库里游了一个来回。距离大慨是一百二十米,那时水深约三、四米深,水很是清亮,里面养着很多的鱼。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水库面积似乎小了很多,山上冲下来的沙石占去了一半的面积,以前觉着水库很深,可是现在围着水库转转,也就是中间还有一汪水,如果以前的水库象一只碗的话现在就象一只碟子了,浅浅的,估计裤腿一卷就可以从中走过去,如果用钓鱼一杆子打过去,水都会发浑。 屋门前是一条小河,记忆中的小河虽不宽,但是水深的地方怕有一个多人深,大人都不能踩到底。在有一个浅些的地方修了一条简易桥梁,就是在河中间打几个水泥墩,上面再摊上水泥板的那种。幼时曾经在两米多高的河堤上玩耍,不小心滚下去,要不是被及时发现,差点就淹死了。 现在再寻找那时滚下河堤的地方,看上去就好象就是一小坎,一伸腿就下去了,而且下面根本就没水,成为扩大了的河滩,流水都感到很羞涩似的,被挤成了一条小带子,河滩的面积是水面积的好多倍。再看那简易桥梁,现已不知道身在何处,一般的情况下人踩着鹅卵石就可以轻松走过去,只是在有水的地方中间放立了几块大石头罢了,当然涨水的时候人们就只能干着急,那是无法过去的。 这是家乡的小河与山塘今昔的对比,看看确实差别很大。好象我都不敢相信我曾经的记忆。但是不管怎样,不管是小河和水库,蓄水的功能不只是差了一点点。 再看了看田土的耕耘情况。爬上山坡,过去那成片的肥土已全部荒废了,不要说耕耘,你想要顺利地走过去,满地是一人高的杂草,过去那么熟悉的路无处可寻,只能远远地看看自己曾经流过血出过汗的地方。至于田呢,比土的荒芜情况好多了,田垅里只是极少部分无人耕种,只是地势稍高的地方成片的无法耕种,有的已改为旱土了。 农村有句俗话:外面要有个摇钱树,屋里有个聚宝盆。那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这句俗话放在干旱这事上好象一点都不搭界。但我觉得还是有点联系。男人在外赚再多的钱家里女人要不会划算,也是白搭,家也难兴旺起来。同理,尽管我们的生态环境大有改善,可是天老爷下再多的雨,地上要没有好的地方储存,雨水也会悄悄地溜走了。 我想这个道理谁都会懂,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对水利建设很是重视,对农业投入也很多。我所知道的就专门有水利项目,看到田垅里用水泥铸成的小渠道纵横交错,但是在河道、水库的疏通上似乎没有什么起色。小时看到的冬天里农民在塘里担塘泥的景象终究没有看见,如果是只修渠道也而不治水,就象男人在外面赚钱而女人不会持家,那终究是不会有大的起色的。 一听到别的地方遭受灾害,我就庆幸我的家乡是块风水宝地。没有地震、水灾、旱灾等等。但是我总是有点担心,仅仅是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田土的荒芜虽然有很多的因素,但是没水是一个最大的原因,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山塘、河流已淤积成了这样,那么再过几十年呢?山塘会不会消失,河流会不会改道?我不敢想象。只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灾难将会降临到我那称之为风水宝地的家乡头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