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情对身体的影响(3)

 日出而作日落息 2014-01-11

心情对身体的影响(3)

● 人的性格特点与存信息的关系

人的性格大体上分为三类:

 1.A型性格:正亢奋为主,事物信息多(易调治),观念信息也多(较难调治)。有两个核心内容:持续的时间紧,无端的敌意。

表现为:紧张的面容,焦急的情绪,个性强,过分的报复,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好冲动,大声说话,匆匆忙忙,含有敌意,具有攻击性等。这类人易患热症,实症。

 2.B型性格:正、负信息交杂,但偏度不甚,疾病比较容易调治。

特点:冷静,主动,敏锐,愉快,聪明,较乖僻,表面小心翼翼,但有时冲动,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病症较轻或虚实兼杂。

 3.C型性格:负亢奋信息为主,观念信息多(易患终身病、重症、心理调整较难)。

特点:过分合作,顺从社会,自我的不稳定,过分的耐心,回避冲突,不表现自己的情绪,盲目屈从,压抑情绪(其合作、耐心、忍受并非发自内心,而是愤怒内向)。多为虚寒体质,易患慢性炎症,慢性病及癌症。

以上三类性格的人在反思时要注意以下几种心态:

A型性格者在反思时应以平静心、慈心、宽容心及理解心来调解心结所存信息。

B型性格者在反思时应以平静心、平常心、明朗心、耐心、不计较心来调解心结所存信息。

C型性格者在反思时应以平静心、乐观情绪、自信心、光明、热情的情绪来调解心结所存信息。

反过头来,什么人不易存信息,不易得病而健康长寿呢?1)稀里糊涂不计较的人。 2)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人。 3)心情平静,遇事不急不慌的人 4)大修行人、觉悟的人。

 

 心理发展与身体病感

在心情的变化下,病症的感觉也相应发生不同的变化感觉。比如:在等待对方到来而还没有来的时候,有担心、怕出事心,就会出现膝关节的酸症;盼望对方快点到来而又很无奈的心情,会出现膝关节的软、累病症;再因对方没有到来而生气、害怕、怨恨的心理,就会出现膝关节的疼痛症。最终对方没有到来,你的心理从担心、怕出事,到盼望、无奈,到生气、怨恨,这些不平静的心理,都导致膝关节的病症,只是出现不同的感觉而已。

 

● 心理变化与病位转移

在心情的变化下,病症的位置发生转移。 如:等人来与没来的各种不平静心理,一般在膝关节出现病症;若对方来了,你的心里高兴、激动,会导致心脏的房颤。如果对方没来,你为此感到窝囊、委屈,会导致肝脏发生疾病;如果因对方没来而产生的担心、害怕心理,可导致肾脏病。

 

 ● 心理变化与病性转化

在心情的变化下,病症的性质发生变化。这里所讲的性质是指中医病因理论中的虚、实和寒、热的性质变化。比如:对某些事物最初愿意接受、盼望得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发现与最初判断的不一致,而产生不愿意接受的心理和表现。对人体而言,当初的心情产生虚症,之后的心情转变为实症。又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些现象,对某些事物自己认为能力很强,热心、急切地去努力,结果以失败而告终;或者发现自己能力不行,产生了自卑、失落的心情。这些心情的变化,会导致病症由热症转为寒症

 

● 从无病到有病的心理转化

因对疾病的怀疑、紧张、害怕而使健康的身体到有疾病的心理转化。比如: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有的人没有发生疾病,却害怕自己生病而产生紧张的心情,这种心理本身就是直接病因,也会成为某些疾病的诱发原因,如不能及时调整这种心情,将使身体产生疾病。

 

● 环境变化与影响病症转化

环境的变化通常会导致心情的变化,因此当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病情会相应有一些变化。这种转化是有规律的,而且和人的心理变化密切相联。环境的好坏是相对的,它主要取决于自我的心理和感觉定位。

1.环境由好变坏: 好的环境使人产生高兴、激动等不平静的心情;一旦环境发生变化由好变坏,就出现了自卑、压抑、急、气、恨、怕等不平静的心情,所导致的疾病也会由心慌、气短等虚症,变化为疼、胀、硬、堵等实症。

2.环境由坏变好: 当人们从不好的环境中,进入比较好的环境时,人们的心理产生的各种不同的变化,同样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影响,会使病的机理发生规律性的转化。不好的环境使人产生了防备、保护、害怕、悲哀、无奈等不平静的心情;当环境变好以后,就出现了高兴、得意、激动、盼望等不平静的心情,所导致的疾病也会由紧张、酸、乏等实症,变化为心慌、哆嗦、气短、无力等虚症。

3.环境变化既是疾病的外在病因,又是疾病的诱因: 针对环境本身所产生的不平静心情成为疾病的外在病因;因环境变化而引发了各种症状,环境就成为疾病的诱因。如一提起寒冷的环境,人们会产生怕冷的心情;而当处于寒冷的环境时,身体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凉、酸、麻木、心慌、气短等病症,这时,寒冷的环境就成为上述病症的诱因。 所有的不平静的心情都是人得病的根本原因,即内因。这些不平心情产生后,通常不会使人当时就发病,而是由于量的积累,一次次地改变人体内气血自然正常的运行方向,从而导致异常气、血在体内日积月累的瘀存,最终发生质的变化。它会使人在相应的时机和某种条件下发病,这时的环境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引发点,症状的机转和变化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和表现。

   

● 良性疾病向恶性疾病的转化

有一位老同志因发烧住院,儿女都到病房去看望并轮流值班照顾他。本来病情很单一,很好治愈,但老人把儿女对他的关心,误认为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心理紧张、害怕,对病出现了继发心理,病情由轻变重,更增加了心理压力。儿女们随之也产生紧张、害怕心理,使老人病情恶化。这就是良性疾病发生了恶性机转。

 

● 恶性疾病向良性疾病的转化   

患了肠癌的病人,在医院诊治较长时间仍很难好转,在进行心理辅导和自我反思后,逐渐改变了原来的茫然、沮丧、悲观的情绪和原有的人生态度、处世逻辑。由于能坦然反省自我,转变观念,最终使癌症痊愈。

 

● 恶性疾病的加重

如:有的病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从而精神彻底崩溃,产生绝望心理,使病情急剧恶化、转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