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脑洞大开,随意写了这篇日志。 令我颇为不解的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人好友里有了各圈人士。大家的政治观点不同,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再怎么不同,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不能拿无耻当作常事,有些东西事关人的基本品格,为了迎合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支持者,而刻意扭曲事实的真相或者睁着眼睛说瞎话,只会令人不齿。 我以前的一个朋友,现在很久不联系了。他对于政府和学校没有好感,所以只要有人骂政府,骂学校,不管对方说得对不对,有无依据,他都好顶赞。时间一长,他自己没有变得有营养,而是浑身上下充满戾气,凡事先开骂。我爸妈的一些朋友,就经济境况而言不算差,但是他们也热衷于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医院就是黑”的段子,有些东西一看就是漏洞百出,可是他们认可,他们倾向,所以他们很好上当。 任何的观点,都应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任意的曲解,再去蒙骗并不知情的人,其实是让人非常反感的行为,这种刻意捏造的行为难免不是另一种形势下的拍马屁。有时候许多人都无法分辨所谓的部分正确,很容易被具有一些话语权的人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引导。我觉得当你面对一种你无法有确凿证据证明其真相的事情时候,最佳的态度应该是静观其变,人生需要热血,但是更需要明白什么时候用热血,别别人说什么你都信了。 此外说说责任。 一度,我一直因为人人好友多而被魂淡基友调侃。但是从那么多的事件来看,我却意识到当你好友越多,你越需要谨言慎行。大多数加你的人,起码都是对你有着一定的好感的,而利用他们的好感,或者被想要获得这种好感的想法所利用,都不怎么明智。有一些影响力不是你妄图否认就能否认掉的,好友多是客观事实,你发的东西看的人多也是客观事实。这些客观事实存在的目的不是让你沾沾自喜,而是督促你如何克制自己。 大一结束军训的时候,有一次似乎某个班的女生指责另一个班散漫,那个被指责的班里的一个男生颇为气愤,于是就把对方的人人状态,头像什么的都做成了一个相册传到了人人上,一时之间那个女生被许多人围攻,而同时也有人质疑那个男生的做法的合理性。这件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网络其实是非常暴力的一个存在,因为随随便便一个转发,可能对于当事人来说都会造成几何级的伤害。而就写文而言,我的感触或许更深一些。当初很多人看了《因为你们不熟啊》,跑去看Z君到底帅不帅,对他评头论足,也有的人看了最新的文章以后,会在我的日志下面颇为恶意得留言说“大神以后一定混得很low”云云,我每次看到,说句真心话,感觉不太舒服。我写了朋友的故事,不是炫耀他们,而是想说我所写的那个观点。我会很耐心得把一些过于偏颇和恶毒的评论删除,不是因为我自己无法接受,而是我总担心这样会伤害到一些人,尤其当这些人,是我所在意的时候。 人人的有意思在于,你可以看到许多人的不同观点,虽然有的让你难以忍受,但是不论如何,“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我却会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如果一有人和你意见相左,或者让你不舒服的时候,大可以不用搭理。而切忌用自己的影响力,去伤害对方。没有这个必要,也显得心胸狭窄。如果此事事关人品,被人诬陷,则自己出来说个清楚,捍卫尊严。
“说个清楚”这件事,一步走偏就叫互黑。 互黑大多原因在两个字:“闲的”,说得难听点,叫吃饱了撑的。在网上骂骂人,还不能把对方骂死,关了电脑,一回头不还得考虑今天吃哪个口味的泡面?互黑的无聊在于,大多都言之无物,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你是臭屁猴子大笨蛋大臭虫。”“反弹。”你们感受一下。 每天上了人人,就感觉跟去了菜场似的,两个大妈,甚至是一群大妈在吵架,具体吵些什么没人管,但是重点是要吵,一吵才知道那家的老王头是爱自己还是爱对面的刘婶,然后跑去对老王头说:“我和刘婶你只能选一个。”,如此而已。而且互黑的内容大致就传达一个精神“你逼格很低”“你逼格更低”“你逼格比我低100倍”“你逼格比我低101倍“,类似。 互黑根本没有必要,不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制造无穷的问题。对手这种东西,如果是你真正的对手,那对方身上一定有你所学习的地方。如果不算真正的对手,你去与其捉对厮杀,胜之不武,输了丢脸,何况又是拉锯战,更没意思了。 有互黑,自然也有站队,有人的地方自然有江湖,有人的地方自然也有人捣浆糊。这世上没有人能把话说圆,所以站队这种事,旗帜鲜明的站一块儿,其实说明自己的观点肯定有不足的地方,片面和狭隘都会存在。站队的一是盲从,就如上文说到的那些父母的朋友,因为某些言论对他们的胃口,或者他们不愿意承认相反面的正确性,所以才选择站队。另一种,其实就是自己有话要说,但是怕被人骂被人黑,所以要找到靠山,一出事了有一群人帮着。但是站队的人和“队长”以及“队友”之间,也会有观念上的冲突,难免为了“团队完整性”而委屈求全,时间长了,憋不住了,也会发生互相呛声这种事,也因而更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想从其中获得什么利益,那么我觉得还是看热闹就足够了,别去凑热闹。毕竟作为非当事人,最好做到不站队,不黑人,只旁观,有什么事,心中自有判断。A圈不一定事事都错,B圈自然也不是样样都对。 其实一直以来,我是比较讨厌在网上说三观这种事的,主要是因为大家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不同,所以三观肯定也有一定的差别。此外又由于经历的原因,导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彼此有观念的不同,就连我和我爸,也经常会为了一些事情出现讨论和争执。解释起来比较累,因为很难说服对方。就拿李天一的事情来说吧,我爸这个人有时候比较愤青(他也看不到,所以我就实话实说),认为李天一这件事就应该杀一儆百。我是觉得这事还得讲证据,这件事里难免有舆论影响法制的因素在。但是我们都承认,我的观点和他的观点,都是不完整的,因为我们可以获得的资料有限。 就大多数正常人而言,三观,智力,天份差别的是客观存在的,(除非是医疗上认可的智力缺陷),你如果硬要把它给理解成“差距”,态度就比较无聊了。强调自己高人一等,心中必有不如人的隐痛。我承认这个世界上有精英的存在,但是我并不认可精英主义。任何一种让自己处于高地的意识,最后只会令自己摔得更惨。 强调自己身处高地位置,比别人更聪明,更帅气,更富有,其实多是害怕被人归到谷底的那一类去。所谓“穷”“丑”,本质而言,都不过是相对而言罢了。但是被人认为穷和丑,就是另一件事了。说到聪明,我钦佩可以考上名校,知识渊博的人,也钦佩那些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的人。可是学历并不是炫耀的资本,从来都不。 而说到富有,一个同学每天开着奔驰来上学,可是某个远方亲戚为了泡妹子就买了一辆保时捷911,高中补课的时候有个妹子背来了一个LV就让我觉得惊异,后来发现同龄人背着爱马仕的也不在少数,富有是没有底的,但是富并不是让你沾沾自喜的依据,同样,丑和美自然也是相对而言。大厦倾倒,红颜易老的故事多得很,但是你内在品格的完善,你在人格上的进步,才让你变得更好。 举个例子,有个女孩告诉我她离开了她的男朋友就会活不下去了,她比起那些觉得没有男人就能活得很好的女生来说,真的智商低情商低么?也不尽然。只是生活态度的问题。各有各的缘法。硬要把女汉子的性格意识灌输给软妹子,软妹子也不会活得太快乐。 每个人终究要找到自己合适的路,可以找人帮助指点,提供更多的想法来参考,但是不能事事依赖。梦想,职业,也是一样。你先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给自己定下目标,然后脚踏实地的努力。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成功学,众人对于成功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有钱算成功?有多少钱才算成功呢? 成功的定义,在于你有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即便没有获得,你在朝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有没有让自己进步?如果你有,在我看来,你已经成功了。人生这玩意儿不是抓在自己手里比较好,而是只能抓在自己手里。 关于谢老师卖规划这个事情,我觉得想法挺创新的,效果看个体,1.她没有强卖。2.她卖的东西好坏该由她的顾客表态,现在第一单还没正式交货,所以留待后观。3.对于一些黑或者粉,我只是觉得她的产品就像香菜一样,有人喜欢有人恨,很正常。我不吃香菜,你吃香菜,我不能强迫你不吃,你也别来强迫我吃,就是这样。说这东西有多好,未必,说它多不好,也未必,受众的主观性太强,好或者不好,就取决于你怎么看了。
我希望我这里活得干净,我就什么都不干,插科打诨,按时上班被迫加班专心写论文。 希望借名声盈利的,也有盈利的做法。 说不上谁对谁错,需求不同,做法也不同。 我对于问题的看待,自然难免也会受到我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我经历的局限性,毕竟我还没有真正进入工作,目前的主要身份仍然是学生,因此提出这些观点,自然有其不健全之处。也希望可以和大家多多进行和谐的沟通。我对于问题的看待,归根结底也回到了尊重这两个字上。插一句题外话,我所认为的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既不应该弃如敝屣,也不应该以其为珍奇,性取向不足黑,自然也不足夸。我还是比较反感,说到某个人的时候,先把他的取向拉出来批评一通的,没有勇气去面对和承认与自己不同的所在,其实是自己懦弱不堪。 尊重别人的取向,就是把别人当成普通人,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强调的。 而对于女权,态度也应该在尊重上,女权的体现,不应该展现在性解放上,而是给予女性自主选择的权利,如是生性放荡,便过放荡的生活,如是保守派,也便过保守派的生活。没有人来对我选择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那才叫女权。谈女权的时候,也请把目光,从裤腰带以下移开,往头脑上面移一移。 到最后,突然想插个故事,之前和朋友聊起某个从网红人,朋友都说不认识。我又换了一个人,他也不认识。我只是想说,当你在你的世界里觉得自己炙手可热的时候,不过说明你的世界太小了。你觉得自己无所不知的时候,说明你的知识太少,让你所能理解的知识范围太狭隘。 脑洞开到现在,太凉了。我说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