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冉粉:《史记·张汤传》里面的一个故事

 把吴钩看了 2014-01-11
讲一个《史记·张汤传》里面的故事给大家听。
  
   汉武帝时,汉朝和匈奴展开激烈大战。匈奴遭到严重打击,汉朝也损失惨重,特别是战马严重缺乏。这时候匈奴派人来,要求和亲,汉武帝知道,仗都打到这份上了,没什么好谈的,最多是歇一口气继续打。 
  
  大臣们在武帝面前讨论此事。当时用了不少儒生当博士,各个能说会写。
  
  博士狄山说:“和亲对我们有利,应当答应。”
  
  武帝问他有什么好处。
  
  狄山开始议论开了:“武器是凶器,不应该长期使用。高祖想征伐匈奴,在平城陷入围困,于是和匈奴和亲。惠帝、吕后时,天下因此安享太平。到了文帝,要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北部边境一片忙乱,苦于战事。景帝时,吴、楚七国反叛,北方又和匈奴紧张,景帝来往于长安、洛阳之间,胆战心惊了几个月。吴、楚七国被平定后,景帝一朝始终不谈打匈奴,国家富裕充实。如今从陛下开始,发兵攻击匈奴,使得我们国库空虚,边境地区的百姓极度贫穷。这样,还不如和亲算了。”
  
  武帝问心腹张汤的意见。
  
  张汤是法家,杀人捞钱两手都是硬的,说:“他是个愚蠢的儒生,懂得什么?”
  
  狄山说:“微臣的确是愚忠,但是御史大夫张汤却是奸诈之人,貌似忠诚。比如张汤审理淮南、江都王谋反的案子,杀人上万,还用恶毒的文辞污蔑各位诸侯王,离间骨肉之亲,让天下人心不安。”
  
  武帝一听,当然极不高兴,张汤办案子都是他的主意。
  
  他面带不快对狄山说:“我让你担任一个郡的长官,你能不能阻挡匈奴人入境抢劫呢?”
  
  狄山傻了,他提得动毛笔,提不动菜刀,只好回答说:“不能”。
  
  再问:“负责一个县呢?”
  
  回答说:“不能。”
  
  又问:“那负责一个烽火台呢?”
  
  狄山知道再说不能,便会被当场拖出去砍了,只好说“能”。
  
  于是武帝派狄山到边境负责一个烽火台。
  
  一个多月之后,匈奴人砍了狄山的脑袋,潇洒离去。
  
  从此以后,群臣震慑,再也不敢谈什么和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