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社,歌韵婚俗——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二十五)

 麒麟合创 2014-01-11
南社,歌韵婚俗


——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二十五)
作者:巨野子木      醉红颜

南社的婚姻风俗神秘而有趣
本图片由东城女人世界锦懿阁水晶精品店读者陈先生提供,特此鸣谢!


四、接新娘
     第六问:南社婚姻风俗神秘而有趣,你是否体验过?过去媒婆有人叫“蒙婆”是何原因?



     茶山南社婚姻习俗中,一般将“男婚女嫁”大致分为说亲、订婚、嫁娶三道程序。

     第一道坎是说亲。茶山南社过去男女婚姻,多为包办。男子到了18岁,女子到了16岁,就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俗称“成人”。做家长的,私下委托三姑六婆做媒撮合,谓之说亲。并请来算命先生占卦,卜算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挑三拣四,绝不允许有冲煞。然后由双方家长默认,这门亲事就算是“合意”基本定下来。

      第二道坎是订婚。双方家长合意后,以男方为主,择定吉日,差遣媒婆,捧着果盒槟榔,订金以及红鸡蛋,到女家落订,俗称“揸槟榔”。女方家长随即草拟一份食物单内容包括礼金,金银首饰、礼饼、酒肉礼物清单媒婆复命,男方拿着清单讨价来价,拍板即成。

    现在再说一说媒婆为何又叫蒙婆?原来,做媒婆的摇簧鼓舌,喜欢夸赞放大对方优点,以祈达到双方都满意的效果,最终可以收到礼金。听村中老人讲这么一个故事:

旧社会,媒婆是一个以三寸不烂之舌为生的职业




    张家、王家双方择日相亲,张家男子是跛脚的,坐在钱柜收银结算,不露足跟。谁知王家方女子却是独眼,她面带着几分畏羞的样子,悄悄依在门角探头张望,双方都不敢正面细心打量。媒婆趁势大声道:“你两人三(生)眼,比(肶)长(肶)短唔关我事。”原来这句话的意思故意叫双方睇清楚。这正是说者有意,听者无心。

   话说到成婚之日,双方拜堂时,众人才发现张家男子是跛脚的,而王家女子却是单眼的,这堂也不拜了,双方一起找媒婆对质。而媒婆却不紧不慢地说:“那天不是叫你俩睇清楚吗?”此时,双方方悟出当初媒婆话中有话,无奈只能顺手推舟,默认了这桩“后悔莫及”的婚姻。难怪村中有句“媒婆讲大话,补锅用坭搽”的俗话。所以村里人喜欢将“媒婆”称之为“蒙婆”。



这对单眼夫妻,不知道当初是否也是在媒婆的说拉下无可奈何成亲的呢?.jpg



     第三道坎嫁娶。在接新娘之前,男家要用鸡、苹果、染上红色面粉做的寿桃、鱼丸、猪肉、葱、蒜、腐竹、油饼、三碗甜汤圆、三杯酒、三杯茶祭拜祖先。在这里,鱼丸代表如愿;葱代表子孙后代聪明伶俐;蒜代表儿孙满堂;腐竹代表富足;甜汤圆代表甜蜜团圆……



新房中用染了红色的面粉做成的“鹅仔寿桃”



    第七问:如今,我们看到南社人接新娘是在半夜里进行的,那么这个习俗是否源于古老的抢亲风俗呢?

    抢亲就是未婚男子将喜欢的未婚女子抢到自己家结婚成亲,这种习俗,云南有几个少数民族均有,但这只是男女双方商量好的一种婚嫁方式。清赵翼《陔馀丛考·劫婚》:“村俗有以婚姻议财不谐而纠众劫女成亲者,谓之抢亲。”


**上海鸿章书局据乾隆本影印的《陔馀丛考》.jpg




    如今南社接新娘是半夜里进行的,新郎和伴郎到了新娘家门口不许说“开门”,却要燃上鞭炮,大声呼喊:“接新娘了!”姐妹们就会挡在门外,向新郎讨要开门利是。而新郎和伴郎们为了早些顺利接到新娘也各出奇招。



不开门?用礼炮!.jpg

·
放礼炮不行?抄家伙!.jpg




79岁的莞城人旺姑:

   原来莞城接新娘是在清晨的,半夜迎亲的习俗是后来才形成的。据说 东莞女孩子出嫁,若是初婚,要在半夜时分。因为新娘子在路上若是冲撞了孕妇和丧葬的队伍,会非常不吉利,而半夜时分想必孕妇和丧葬队伍都不会出来,所以比较安全。

   大妗姐章姨:
    南社旧时的接新娘一般定在凌晨12点过后,选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较多,但是要避开新郎新娘的出生时辰。

     我也是南社的媳妇,记得我结婚的时候是早上五六点接新娘的。新郎那边一般会有四个陪郎,陪娘则由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以前的风俗兴上阁打阁。打阁,则是南社女儿家出嫁时最好玩的。

     在古老的南社,新娘子往往会在楼阁上等着迎亲队伍来接新娘。当新郎和伴郎到了女方的楼阁下面,高呼接新娘时,当陪娘的姐妹们就会举着棍棒、竹竿出来拦阻,向新郎讨开门利是。待新郎和陪郎们上得楼阁,新郎则要将新娘从楼阁上抱下来,上轿,然后吹吹打打地送到婆家。新娘乘坐的轿子四个角都挂着柏叶,取其百子千孙的好意头。

上花轿,曾经是多少姑娘既向往又羞于言表的事情



    据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南社还有这样的习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习俗渐渐息微,最终殆尽了。

      1975年与南社姑娘结婚的骆先生:

    那时,们响应政府号召,婚事属于新人新事,并没有依俗例操

    听到我们问他们那会儿接新娘都带了什么东西去的时候,骆先生笑了:

    哪里有西去接新娘呢!那会儿纪律很的,不允许搞这一套。我在接新娘的前几天便新娘家好了,接新娘那天晨5点半在高岭等候。

     当天,我和四“猪牯仔”一起,每人辆单车早早就等在高岭了。



山西80后骑单车接新娘(网络来源:360图库).jpg



     “猪牯仔”是南社的土话。以前养猪的时候有人牵着公猪去配种的,那个牵着公猪的人就是猪牯仔。幽默的南社人竟然形象而生活化地把“新郎”说成了“公猪”!而“猪牯仔”则成了“礼生”的俗称。
猪牯仔赶着猪公走在进村的路上.jp(网络来源:360图库)
·





     《南社村志》载:“男的请来几个‘礼生’,即陪郎。女的请来一班‘娘仔’,即伴娘。”

     时辰到了,拂晓的微风卷着淡淡草香,远处走来了一队人马。细看,只见是一个接嫁的大妗姐领着一群人走了过来。我美丽的新娘穿着传统的“白底黑面”的嫁衣在姐妹们的簇拥下羞羞答答地来到我们的跟前。姐妹们要我唱一支歌,才肯将新娘子交给我,我便高歌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大家嘻嘻哈哈地开开玩笑就将新娘子交给了我。我幸福地载着自己的新娘向家里奔去,新娘扶着我的腰,我想那时的她也是沉浸在幸福与快乐之中的。在我们这支迎亲队伍中,一个猪牯仔帮忙载伴娘,一个猪牯仔帮忙载着大妗姐,另外两个则载着陪嫁栊和嫁妆,两手空空,说了声“上车上车”就将妻子接过来了。



年轻时的骆先生是否也像他们一样骑着单车接新娘去呢?(网络来源:360图库)




     南社人的嫁妆中有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大中小三个盆、盆塔、粪桶、被铺、糖果等等,当然有的有钱人家嫁女儿更是将整套家具作陪嫁。这些嫁妆由搬嫁妆的嫁妆婆跟在迎亲队伍的后面,浩浩荡荡地向夫家送去。


    旧时,新娘子被接到夫家之后,由新郎踢轿门,新娘从轿子中走出来,然后换上木屐。由新郎打着黑色的雨伞遮住新娘。人们将一把新的黑雨伞的顶部用针穿着红线和绿线。所谓“红男绿女”这红绿丝线代表一对新人从此开枝散叶,添男又添女。如今很多举行婚礼的男女都是有身孕在身的,因为怕针刺到了腹中的婴儿,故而只是将红线绿线轻轻缠在伞顶上了。



如今结婚用的伞也从黑色变成了红色,而且款式新颖。然而却缺失了许多旧时婚俗上的内涵了!



    夫妻走到家门口,夫家人将一个烧着元宝的火盆端出来,新娘则要跨过火盆进入家门。女方的接嫁和伴娘此时就会小心翼翼地将新娘扶过去,要是摔倒了就不是好意头了。跨过火盆,男方的大妗姐将竹筛举过了头,新娘则从筛子底下通过。


跨过火盆,新娘子就算带着一身的吉祥进门了





     从竹筛下通过,意思是遮隔民间说的“黄麻”、“四眼八鼻”。“黄麻”在这里是丧事;“四眼”指怀孕的人畜;“八鼻”则是异形的鬼神。人们认为这些东西对喜事是有所冲撞的,故而需要隔阻。这种习俗如今在东莞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但是过竹筛的时候人们就会更加谨慎了,据说在隔阻“黄麻”“四眼八鼻”的时候很容易将已有身孕的新娘肚子里的宝宝隔掉的。

    过了竹筛新郎便背起新娘送入新房,新娘则坐在床尾的便塔椅上。

     红颜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结婚的,按照凤岗雁田当地的风俗,新娘子过了火盆之后从装了红豆绿豆的筛子下经过,然后红颜由村中的一位老太太背着进入新房,坐在床尾。幸亏当时的体重四十公斤不到,否则真的是罪过了。




红颜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婚纱照




     真是一处乡村一处例!

     第八问:茶山南社婚嫁中,“仔窦”是什么?南社的大妗姐擅长在婚房中唱歌仔,现在还有人会唱吗?



     因为从上头前的换衣服拜神开始,新郎和新娘都不允许携带铁器的,所以新娘的陪嫁栊的钥匙也不能随身携带。故而栊的锁匙则交由娘家陪嫁的人保管。

     新娘带来的陪嫁栊在南社人的眼中是“仔窦”,寓意连生贵子。故而开启这个“仔窦”显得格外隆重。选一名父母双全而且兄弟姐妹齐全的礼生打开栊锁,新郎掀开栊盖。打开新娘带来的栊,里面有四包利是,一包给新郎,一包给礼生,另两包给男女双方的大妗姐。如今,木栊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则是皮箱。
当年红颜结婚时的“陪嫁栊”








     在如今的莞城,开栊却是另一种风俗。诚然,栊已经改良为一个箱子了。接新娘之前,新娘在陪嫁的箱子里面放了十二个硬币。到了夫家,新郎自行打开箱子,然后背对着箱子将十二个硬币摸出来,装进裤兜里。而这一风俗则寓意新娘子为夫家带来了财气和运气,新郎将这些吉祥如意全部“袋袋(代代)平安”了!


新郎在大妗姐的协助下,终于摸到了陪嫁栊里的十二个硬币.jpg



     曾在南社小学任教20年的程星先生:

     记得我刚来南社小学上班没多久,恰巧有一位同事要结婚了,他邀请我当他的礼生。于是,我就跟着一班本地的同事朋友走在南社的草巷,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南社的异样的婚俗。觉得跟我们老家雷州有太多的不一样,好奇心大于一切了。只听得那位大妗姐跟我说,到时你去帮忙将新娘的箱子打开。见我不知所措,大妗姐又说:“那个箱子里面有利是,到时你可以拿一包的。”我觉得很好玩,就顺水推舟地帮他们开了一回栊。



在南社任教20年的程先生(中)告诉我们,他曾经在南社当了一回开栊的礼生





     开栊之后,新娘子便将黑白衣裳换下,穿上带来的红色裙褂。准备拜堂。

    《南社村志》载:“备好嫁妆,先拜‘和合二仙’请村里那些夫妻双全,儿孙满堂的‘好命人’暖新房,铺席。并在新床上放红豆、绿豆、花生、白果、糖仔,以示夫妻甜情密意,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福禄寿全之意。同时准备好大红花轿,八音鼓乐,婚宴酒席。”


结婚要拜和合二仙.jpg






    “洞房花烛夜“正是古人四大乐事之一。对于婚床,南社人是如何将床的定义最大化地体现传宗接代的呢?

     在结婚前几天,男家就会选择好良辰吉日,由几个伴郎将结婚的床安装好,大喜那天,开过栊之后,大妗姐就开始铺床了。铺床,在南社也叫“贺床”。大妗姐向婚床上撒寓意百子千孙的龙眼、核桃、红枣花生蜜枣等干果和栢籽等等,再在婚床上铺新郎的一条裤子和新娘的一件衣服。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大妗姐就要唱歌仔了:“男铺裤,女铺衫,金谷芙蓉称万山……”

大妗姐为向婚床撒上好意头的果子.jpg




    这支歌仔只能说是《贺床歌》的引子,用“莞映婚礼视觉联盟”的婚礼摄影师轩哥的话说,接下来的“贺床歌”才是大妗姐们的婚礼主题曲。

“莞映婚礼视觉联盟”的婚礼摄影师轩哥说,《贺床歌》是大妗姐们的婚礼主题曲





      2013年月日,南社大妗姐章姨为我们唱了一段贺床歌,温婉的调子、吉祥如意的歌词让本来专注于笔录的红颜忍不住放下笔倾听章姨《贺床歌》了。

  《贺床》演唱者:黄应章

贺床·贺床
贺喜呢个耍新房花烛照光辉,个夫妻和顺还有眉齐。又照个丁财招富贵,照得呢个人兴财旺百年齐。又照得个桂花出桂子,稳酿根基福寿齐。

贺床·贺新人
又来贺喜个新人添吉庆,个麟趾呈祥万事兴。贺喜个新人添贵子,个夫妻和顺等到白眉。
新房的梳妆台上放着米斗,米斗里面放着石榴子、桔子等等,里面还点着龙凤烛。故而又有婚庆歌谣《贺米斗》。章姨一边着打拍子一边又唱了起来:

贺床·贺新房
贺喜呢个耍米斗(耍:这里是亮丽的意思),满锥锥,朝进人丁晚进财。夫主挣银归屋内,个黄金一斗满锥锥。富贵荣华真好彩,个平安大吉自然来。

贺床·贺龙凤灯
又来贺喜呢两盏龙凤灯,找有黄金晚有银,两盏银灯金灿灿,又照芙蓉衬牡丹。又照得个新人行好运,出入平安遇贵人。




南社大妗姐在南社古村落管理所里为我们唱起了独具南社特色的《贺床歌》





     贺床系列歌仔是每个大妗姐根据个人的理解即兴创作的,故而歌词变化比较多,歌谣的曲目也非常多,例如《贺衣食碗》、《贺明镜》、《贺柜子》、《贺嫁妆婆》等等。但是不变的是对新人的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悠扬动听的歌仔似乎又在响起,这是我们走在南社古巷时常幻想的情境,可想而知,千百年来这些歌仔一直回荡在曲径通幽的小巷,繁衍了成千上万的南社人的后裔……



    第九问:南社新娘的“捧水”习俗究竟是怎样的呢?新娘子下厨要会抓鱼,如此好玩的习俗你见过吗?

    待新娘换下黑白衣裳穿上红色礼服出来拜堂时,夫家将新郎上头时的供桌上点上香,供奉拜祭一番。然后开始“捧水”了。捧水,实际上是男方大妗姐带新娘子认识夫家长辈的一个仪式。

    新娘要捧水奉茶给祖先,然后在轮到捧水奉茶给新郎的父母以及新郎的所有长辈,包括新郎的阿叔阿伯、婶娘伯娘、哥哥姐姐等等。

     新郎的父母首先坐在客厅正中椅子上,男方大妗姐端着茶领着新娘和端着用柚子叶、桂花叶煲的水的接嫁大妗来到男方父母面前。


捧水用的桂花叶、柚子叶煲的水




     新郎陪着新娘跪下。接嫁大妗捧着水,见到新郎的长辈,男方大妗姐捧着托盘,托盘上放着茶和糖果盒,里面装了糖莲子、糖瓜条、糖莲藕等糖果。

     男方大妗姐告诉新娘,怎样称呼眼前这位长辈。新娘就跟着叫一声这位长辈,接嫁大妗将水递上,让长辈洗脸洗手,新娘则从接嫁那里接过手巾(毛巾)送给长辈。然后再奉茶,说是奉茶。长辈们其实还可以尝尝托盘上寓意甜甜蜜蜜的糖果。

     喝茶之后,长辈们将预先准备的三封利是分别给新娘和大妗姐(男方)、接嫁(女方)。自然了,新娘那封利是装的钱肯定是多一些的。有的长辈们还会向新娘赠送金首饰,并把首饰给新娘戴上。


长辈为新娘子戴上首饰.jpg


     新娘再从接嫁那里取一包“钉屐钱”送给长辈,寓意和谐美满。

    奉茶完毕,亲人们一起吃饭,饭后新娘则要挑一担水桶到井头上挑水。打水之前,新娘用元宝、拾宝、一对蜡烛和三支香到井头拜井君公。井君公也就是井神。拜好井神之后,新娘方可打水挑回夫家。
曾经,有多少南社媳妇在这古井头拜过井君公?

    据说以前村子常常淘气的小孩看到新娘挑水就要拦着新娘讨喜糖,新娘不给或者少给,小孩就会用小石块或者杂物将新娘挑的水弄脏,这样新娘又得重新回到井头挑一担干净的井水回来了,故而新娘去挑水必定要带上糖果,见了小孩就会主动派给他们吃。

    新娘将井水挑回来,注入早就放了一尾鲤鱼的禾桶或者水池里。这时新娘则要徒手从水缸里将鲤鱼捞起。

章姨:
有的新娘没有抓过鱼,怎么捞也拿那条鱼没有办法,湿了新娘衣服洋相大出不算,冬天天气冷,崭新崭新的衣服弄湿了可不是好受的呢!

     旧时东莞的草埔地区的百姓经常要到河涌里捕鱼,这个捞鱼的习俗或许寄寓新娘以后持家过日子要勤俭,尤其是东莞各村池塘河涌遍布,鱼虾成群,正可就水取材,将居家生活调理得井然有序。这也是对新娘的一个考验,恰好也是新娘展示自己动手能力的好时机。可见当年南社人的用心良苦。



徒手从禾桶里抓起这条鲤鱼,准备嫁入南社的准新娘,你准备好了吗?




     抓起鲤鱼之后,新娘就在厨房里切猪肉、切鱼等等。这时,女家大妗姐的歌仔又唱了起来。

南社大妗姐——黄应章唱道:

新抱归来初使刀,脚踏厨房步步高,新抱归来切猪肉,福寿双全荫福禄。

新抱归来切猪蹄,朝鱼晚肉时时有,夫妻和顺永无忧。新抱归来切猪耳,夫妇平安到白眉。多得个三年抱有两子,金花报喜你门楣。

新抱归来切猪嘴,明年生仔桂花开,丁财两进无忧虑,娇妻带进发横财。

新抱归来切猪肠,富贵荣华大吉昌,老少平安堂在上,夫妻保寿百年长。
……新抱归来切条鱼,合家仔有踌躇,鱼丸肉丸系你仔,富贵荣华系你家。

新抱归来切只鸡,百年好合呢对好夫妻。

新抱归来切条菜,先生男时后生女,丁财两旺一齐来,夫荣妻贵无忧虑,娇妻带进发横财,老少平安堂上在,百年好合永同居,贺喜又贺喜,贺喜连生贵子,夫妻和顺到左白眉。

又来贺喜个厨房各的香茶饭,丰衣足食满人间……






    由上述章姨唱的歌仔,我们可以看到南社人对新人新生活的祝福,寄托了南社人对年轻一辈人的期待。同时,我们也十分清楚地意识到南社人千百年来务实的生活不乏浪漫的向往,这一曲又一曲的歌仔,让我们感受到南社人的诗意情怀。

    第十问:古代“归宁”的风俗仍然在南社古村落的婚俗中可以感受到,到底这一习俗是怎样的呢?

    旧时俗例,结婚后三天,新郎就要陪着新娘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



新娘子回娘家必须提上篮子



    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 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鹅蛋,以金银缸儿盛油蜜,顿于盘中......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婿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记,女亲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名曰会郎。”


    今南社人称之为“翻面”或者“回门”。在旧俗中,新婚夫妇在成婚一月后当选吉日做“够月”,新郎新娘再回新娘的娘家大摆筵席宴请亲朋好友。这种结婚满月﹐新娘偕婿回娘家省亲的习俗也叫做“双回门”。


新娘子回门做够月要宴请亲朋好友




    如今新人新俗,一切的繁文缛节已经被简化了。如今的南社新娘翻面、做够月多是一起办的,时间则选在下厨之后完成。美丽动人的新娘子提着新提篮,篮子里面装着苹果、糖果等,女方接嫁大妗打着雨伞遮住新娘,男方大妗姐陪着一对新人回“新外家”了。回新外家,意思是结婚第一次回新娘子的娘家。
   
    到了新外家,一对新人要跪着捧茶给新娘的父母,新娘的父母则每人给一包利是女儿女婿。由于做够月是和这次翻面一起办的,所以新郎新娘回到新娘外家之后,女家的家长就要准备好猪肉、鱼丸、鸡、松糕、咸汤圆等,新郎新娘再祭拜一番。

女家的家长早就准备好祭拜的供品了,等着新郎新娘回来祭拜了




    由于在传统婚俗中,人们有新婚一个月内不得空房的习俗,所以在“双回门”后,一般不准在新娘的外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家。故而新娘只能稍稍在娘家小坐一会儿,和新郎吃了腐竹鸡蛋糖水就要匆匆赶回夫家了。


腐竹鸡蛋糖水


    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故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


     办完了翻面、做够月,整个婚礼就算结束了。



结婚,是两个人的幸福,也是宗族中添人进口的大事,虽然各处习俗不同,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南社村志》中有一段迎娶风俗的介绍,相当有意思,现录于此:“迎娶日,将预先用红纸写好‘麒麟在此’,贴于轿内,藉以‘挡煞’。做父母的,把一条红布掛在轿顶上,此谓之‘掛红’。起轿时先鸣铳三响(鸣炮)是代表禀告天地、祖宗,孩子要成家立室了。

    那时候道路窄小,高低不平,只能二个轿夫抬,待到入村时,加之两个童子撘竹技撘轿,这就算四人抬轿了。由媒婆,大衿引路,敲锣打鼓,八音吹呐。随后陪郎队伍入门迎亲。沿途鞭炮声,锣鼓声声,声震数里。

    女方听到鼓乐鞭炮声,知道来迎亲。那班伴娘把守大门,不许媒婆陪郎进入。新郎站在门外求情,伴娘要索利是钱,经过讨价还价,伴娘才准予放行。

    出阁时,新娘流泪哭着唱出嫁歌,而伴娘则用长竹杆打花轿,俗称‘打阁’。媒婆,大衿、新郎被伴娘泼水成了‘落汤鸡’,直到太阳下山,黄昏时新娘才‘出阁’。

   花娇到了男家,先由新郎‘踢轿门’,新娘头披红绸布,由大衿背着入屋,行夫妻礼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礼拜。新郎、新娘要向长辈捧茶递水,接过利是红包。礼成。新娘要顺从‘出嫁从夫’之礼教。

    紧接着,由礼生(陪郎)宣读祝文‘夙願良缘,佳偶天成,开枝发叶,白头偕老……’之词句。接着,礼生作主持‘玩新娘’、唱山歌、玩游戏。四亲六戚,左邻右里都来凑热闹,一直到夜深,精疲力倦,曲终人散。此刻,大衿才把新郎新娘关入新房。

    此前,礼生(陪郎)为报复‘落渴鸡’之恨。或在床上放一块大石,新郎如不能拌动,那就一夜没睡了,只好等天亮后,才找来人搬走。有的甚至偷偷在床底下放一串鞭炮,把药引放在香枝上,等睡到三更半夜,香火燃着鞭炮,突然噼啪响。胆小的,被那突如其来嚇得哗声大叫,魂飞魄散。虽受此一番恶作剧,但作为新郎、新娘‘忍’字就算了。

    婚后第二天,新娘偕新郎到岳父母家去,这叫做‘回门’。同时新郎带去一席酒菜宴亲。这席酒菜叫做‘止泪酒’,意思是回报岳父母,养育女儿劬劳之恩。俗话说‘外母见女婿,口水流流渧’。当然接待周到而热闹。接着,岳母煑好‘糖不甩’招待女婿,暗示一对新夫妇,甜情密意,团结和谐,永不分离。

    当新郎即将返回男家,那班伴娘早已摘定野花‘黏头芒’撒向新郎身上,搞得新郎一身蚁痒,说是为新娘报复‘鞭炮震惊’之恨,所以这些,都是一些笑话,而不是真仇恨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麒麟合创】系列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相关链接:




1、南社,小楼深巷的千年画轴——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一)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0957&extra=page%3D1

2、南社,小楼深巷的千年画轴——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二)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2921&extra=page%3D1

3、 解秘南社千年古村——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三)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4925&extra=page%3D1

4、  南社明代遗存古围墙(上)——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四)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7477&extra=page%3D1






5、第三章 南社明代遗存古围墙(下)——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四)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08468&extra=page%3D1

6、第四章 晴耕雨读的书香南社(上)——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五)[url=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0238&extra=page%3D1]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0238&extra=page%3D1[/url]

7、第四章 晴耕雨读的书香南社(下)——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五)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2015&extra=page%3D1
8、第五章 暗藏玄机的深巷古井(二)——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七)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16885&extra=page%3D1






9、 第五章 暗藏玄机的深巷古井(三)——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八)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0157&extra=page%3D1

10、第五章 暗藏玄机的深巷古井(四)——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九)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1688&extra=page%3D1

11、第五章 暗藏玄机的深巷古井(五)——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3507&extra=page%3D1

12、第六章 南社庙宇,扑朔迷离的文化信仰——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一)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5130&extra=page%3D1

13、游南社庙宇,听民间传说——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二)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6730&extra=page%3D1
14、武帝庙,折射崇文尚武的精神——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三)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28506&extra=page%3D2
15、第七章 以血缘为纽带的南社宗祠文化——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四)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0288&extra=page%3D1

16、岭南建筑经典之作——谢氏大宗祠——东莞文化发现之旅之走进茶山南社(十五)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2857&extra=page%3D1

17、百岁坊,东莞唯一的坊祠合一建筑——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十六)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5149&extra=page%3D1


18、源,众里寻她千百度——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十七)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6870&extra=page%3D1


19、谢家宝树,百世其昌的传承——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十八)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39447&extra=page%3D1

20、清代建筑群的标本——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十九)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41824&extra=page%3D2

21、武进士,英勇睿智俊朗伟岸的南社男儿——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二十)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47991&extra=page%3D1


22、建威将军,南社人的骄傲——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二十一)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49658&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498

23谢遇奇家庙,岭南建筑的代表——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二十二)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51957&extra=page%3D1

24、第八章 南社,百年好合的吉祥地——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二十三)
http://bbs./viewthread.php?bfid=30&tid=1153288&extra=page%3D1

25、 第八章 南社,百年好合的吉祥地——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走进茶山南社(二十四)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1578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