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胆湿热调理方法

 木子的书屋 2014-01-11

肝胆湿热调理方法

 (2011-07-27 07:44:17)

所谓保肝药物就是可以起到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并可以针对黄疸、转氨酶异常等症状可以起到保肝降酶、降低胆红素、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尤其是经常饮酒、饮食肥腻等人群需要服用一些保肝药,来起到调节肝脏疏泄的作用。另外,保肝药的选择要针对个人体质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药物。
(1)湿热内蕴:此类体质的人群比例最高,平时不愿意活动,性情急躁易怒,不喜欢喝水。这类人饮食调理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味,多吃蔬菜、水果等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大枣、扁豆、薏米、红小豆、蚕豆、包菜等。已经检查出肝功能异常的人,还应该坚持服用中药葵花护肝片治疗肝胆湿热,湿热内蕴引起的脂肪肝。
(2)肝郁脾虚:这类人心情容易抑郁不舒,情绪易波动,工作时易感疲乏,气短胸闷,不想说话,食欲差。这类人胃肠功能相对低下,故饮食调理可食小米、黄米、大麦、山药、马铃薯、大枣、胡萝卜、茯苓等健运脾胃的食物。

何谓肝胆湿热
主证:胁肋满闷,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搔痒等。
  辩证:多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肝胆所致。
  湿热相蒸,蕴于肝胆,肝胆疏泄失常,故胁肋满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胆气上溢则口苦;湿热郁阻,脾胃升降失司,故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湿热熏蒸肝胆,胆液外泻而发黄疸,邪居少阳,故见寒热往来;湿热下注,故尿短赤,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妇女则带下黄臭,外阴搔痒。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

如何治疗: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