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触龙说赵太后)) 古汉语中,“行”“走”“趋”“步”四个词,均与行走有关,但意义不尽相同。 “趋”,《释名》:“疾行曰趋”意即小步快行。“趋”是恭敬的表示,晚辈见到尊长、臣子朝见君王一定要“趋”,以表敬意。触龙朝见赵太后,“入而徐趋”,“趋”是行朝见礼。“徐趋”是因触龙“病足”,虽“趋”,但比常人动作表现得缓慢。 “走”,甲骨文上像人甩开手脚,下像足之形。从字形看,人两手摆动的幅度很大,像跑起来的样子。因此,古汉语中“走”的本义即“跑”。“叶公见之,弃而还走”,“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中的“走”都是“跑”的意思。“不得疾走”,是触龙说自己跑不动了。 “奔”,急走,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