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早已经没有用的天文台,但是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天文台。 这个庙子都猴子占领了,好怕被它们暴打一顿。 印度真是一个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都能和谐相处的地方。 山上的琥珀堡,好看的镜子宫。
眼镜蛇的手感好特别,冰冰凉,爽歪歪。 博物馆里的法老石像,使劲摸了几把,他们对埃及货太不上心了。 据李富贵说,我挤到里面买票的时候,被围观惨了。 电影院的洗手间,很大很干净。 那些当年住在风宫的太太小姐们,日子该的多么惬意啊。 最爱的那条纱丽,就是在这个店买的。 第一次坐火三轮去机场,脑壳都吹冰了。 去斋普尔之前,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找到那部英国电影《最好的金盏花大酒店》(还有个很土的翻译叫涉外大饭店)拍摄的那个旅馆,然后追寻Maggie Smith老奶奶的足迹,在那里住下来。最后当然事与愿违,住的那家叫毗湿奴旅馆,有一路上最强的wifi和很大的床。 和那部电影里讲的一样,印度的旅馆往往徒有其名,取一个很美好的名字,但却连洗澡的热水都说没有就没有(你得提前给前台说一声,你要洗澡,然后他们按下一个神奇的按钮,你才能洗澡)。来火车站接我们的两个小弟,他们的火三轮上写着“印度直升机”,我说你们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叫《最好的金盏花大酒店》,我想去那里,他们当时就懵了,我当时就知道悬了。 拉贾斯坦邦的首府斋普尔是计划中的最后一站,而我在最近看《狂野印度》时才发现,那个著名的老鼠庙就在离斋普尔200公里的地方,早知道就不花那么多时间血拼了,看精灵鼠小弟去。 说到血拼,通过我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总结出一定要把血拼放在最后一站的血泪经验——这样才不用像只牛一样啃哧啃哧背着之前买的东西到处走。所以在斋普尔,我对那些著名景点、各种博物馆一开始可真没放在心上,想的是要买多少匹布多少斤大吉岭。 斋普尔就是一个大荷花池,什么都有,而且超级便宜,各种珠宝店、纱丽店、茶叶店、布料店以及直接卖金条的店,看得我眼睛都直了,反正你就往珠光宝气blingbling到人受不了想就对了。风宫面前的那条大街上,逛到腿段都逛不完,我们买了好多条纱丽,把钱都花光了,还是我灵机一动到一个看起来挺高级的酒店前台去装了装可怜用美元再换了一些卢比,要不然连坐火三轮回毗湿奴的钱都不够。 在印度买东西太累了,通常一笔交易是这样发生的。 我(指着一条纱丽问老板):这个多少钱? 接下来每个店的购物过程,都可以套用上述对话。 斋普尔又叫粉红之城,著名的风宫也是通体粉红色的,整个城市的好多建筑就粉刷成了粉红色。山上的琥珀堡有个小宫殿就镜宫,但那天我们到达时的光线角度不对,要不然不知道会有多美。从琥珀堡回来的路上,我们打算去著名的粉红电影院看场电影,就让直升机驾驶员两兄弟把我们拉到电影院,不用回毗湿奴了。 直升机驾驶员:你们想看电影?但那里现在不对外放电影了,关门了。 到了那家叫innox的电影院外,一看,哇,正赶上印度刘德华沙鲁克汗的最新浪漫爱情巨制上映了,不用选了,就是他了。买完票,喝了杯姜汁奶茶,我买了可乐,李富贵吃了两个油炸咖喱饺子,就进场了。那个卖票的小弟太坏了,居然给了我们全场最偏僻的两个位置。 印度电影基本上都是印地语夹杂着英文,所以一开始就能看懂一半,然后遇到这种爱情片,再把曾经看过的那些韩剧的智商利用起来,就能看懂四分之三了。那部电影的剧情大概是这样的:沙鲁克汗一开始是在伦敦的一个馆子里端盘子,遇上了梦中的女孩,后半段因为门不当户不对不知道怎么跑到克什米尔去当了拆弹兵,后来过马路的时候被车一撞就失忆了……大概就是韩国巨制《蓝色生死恋》和好莱坞巨制《拆弹部队》的crossover。 电影长达3个小时,放到一个半小时的时候,亮灯了,大家纷纷往外面走,但通过我对剧情的理解,明明还没有完啊。实在搞不清楚状况,就问旁边的小弟。小弟说,现在是中场休息,你们可以去上厕所或者吃点东西什么的。原来如此,这真是我最近几年看过的最长的电影了,还得连蒙带猜,沙鲁克汗和女主角床戏的时候,全场吹起了口哨。 前不久在pplive上看到这部电影,因为有翻译,就又过了一遍,发现我之前的理解得八九不离十,就开心。 出来的时候,火三轮都没了,只有人力的。给拉车的老爷爷说了毗湿奴旅馆,老爷爷一脸茫然,我把旅馆的名片给他,他点点头我们就上了。结果老爷爷一路上都在找各种人问路,我才反应过来他不识字,连比带划让老爷爷用自己的手机给旅馆打了个电话,才找到回去的路。
毗湿奴旅馆的楼顶餐厅里,几个当地的小孩坐在地上打鼓唱歌,我耳朵一尖,发现那首歌正是刚看过的电影里沙鲁克汗在伦敦的大街上装嫩装作弹吉他边跳边唱的那首,还挺好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