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的回答(19票)】: 题主混淆了一个概念,如果嫌疑人的最终目的是杀害人质,那案件定性就是谋杀,而不是绑架。所谓绑架,最终目的就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与警方谈条件。 解救人质失败的责任认定需要分各种不同情况,具体来说,执行标准军方与警方也大不相同。 在嫌疑人绑架人质之后,首先会由警方处理,先是清理现场的无关人等,由谈判专家进行政治攻心,也就是心理战,内部称为唐僧战术。谈判超时且嫌疑人无悔罪迹象、受害人生命受到极大威胁的情况下,由警方派出狙击手。警方对狙击手的要求一般都是首发命中,一枪命中,正常情况下,只要子弹进入嫌疑人身体,使其丧失行凶能力后,是决不允许再开第二枪的。击中之后,旁边的救护车会把嫌疑人抬上车抢救,能救活要尽量救活。说白了,警察是讲法律的,嫌疑人再罪大恶极,也要由法院审理后执行,开枪最终目的是解救人质,而不是杀死嫌疑人。 这个过程中,如果谈判期间人质被杀害,谈判专家的谈判录音会被作为认定其责任的重要依据。如果狙击手子弹没有击中嫌疑人导致人质被杀害,或者失误将人质击毙,那按照惯例是勒令退役,军警都是这样。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案件由军方处理,按照军方的习惯,打完一枪,还可以补枪,目的就是杀死你,不死不休,因为地方法院也管不到。军方如果狙击手失误导致人质死亡,那狙击手同样需要退役,当然,也可能从此不做狙击手了而已,如果情节比较恶劣的话,会有除名处分。 无论军警,出现这样的事情,上级领导也会有连带责任,但没有明文规定,至少我没见过,我们国家的处分是很值得玩味的,可能开除军籍,也可能一分检讨书搞定。 经济基础决定的不但是上层建筑,还有处分力度。 【飞魅的回答(8票)】: ![]()
如果在中国,这种肯定要遭处分。 【熊飞的回答(4票)】: 还没有遇到过绑架解救人质失败的情况。 假设失败,也要分几种情况。 第一,警方在战术制定,战术执行上没有失误,但歹徒实在太过凶猛,他就是要杀人质,此时不会受到处分。如果有,那也是安慰受害者家属的 第二,单个警察技战术水平不过关,比如狙击有误,比如贸然行动,这个可能要受到处分。 第三,天时地利都不占优,外加警方也有失误,这个时候也应该会处分,从轻 原文地址:知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