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子
1.酒糟鼻子验方 将生荸荠洗净拦腰切开,以切面在患处涂擦,把白粉浆堆积患处上,干了再涂,次数越多越好,不要立即洗脸,无副作用。
2.、酒糟鼻子偏方取秋菠菜籽一两放入半斤老醋中泡七天,然后将菠菜籽捣烂涂在鼻子上。一日涂三次,千万不要用手挤鼻子。七天彻底好了
3. 酒糟鼻子
酒糟鼻,也称赤鼻,是发于鼻颧部的一种皮肤病,可用西瓜皮20克,刮去蜡质外皮,洗净;冬
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两皮分别用不同火候煮熟,待冷,切成条块,置容器中,用
盐、味精适量,腌浸12小时后食用。
4.酒糟鼻子组成 轻粉6克 杏仁12克 硫黄12克制用法 先将轻粉研细,加杏仁同研,最后加硫黄研和。用手指洗净,蘸眉毛磨擦患处。功用 解毒杀虫。
5.酒糟鼻子 组成 大枫子30克 火麻仁30克 核桃仁30克 木鳖子22克 水银30克 樟脑22克 制用法 将大枫子、火麻仁、木鳖子共研细末,入樟脑调匀,再入核桃仁共捣如泥,然后慢慢加水银研磨均匀即可,研时酌加蒸馏水。每天早晚各擦1次,每次取蚕豆大小药膏用沙布包裹揉擦鼻部,揉时不可用力过大,否则效果反之。 功用 祛风解毒,燥湿杀虫。 主治 酒糟鼻子。
6.酒糟鼻子
组成 轻粉6克 杏仁12克 硫黄12克 制用法 先将轻粉研细,加杏仁同研,最后加硫黄研和。用手指洗净,蘸药磨擦患处。 功用 解毒杀虫。 主治 酒渣鼻,粉刺(痤疮)。
7.酒糟鼻子
酒糟鼻,也称赤鼻,是发于鼻颧部的一种皮肤病,可用西瓜皮20克,刮去蜡质外皮,洗净;冬 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两皮分别用不同火候煮熟,待冷,切成条块,置容器中,用
盐、味精适量,腌浸12小时后食用。
酒糟鼻子 酒糟鼻子 组成 大枫子30克 火麻仁30克 核桃仁30克 木鳖子22克 水银30克 樟脑22克 制用法 将大枫子、火麻仁、木鳖子共研细末,入樟脑调匀,再入核桃仁共捣如泥,然后慢慢加水银研磨均匀即可,研时酌加蒸馏水。每天早晚各擦1次,每次取蚕豆大小药膏用沙布包裹揉擦鼻部,揉时不可用力过大,否则效果反之。 功用 祛风解毒,燥湿杀虫。 主治 酒糟鼻子。
酒糟鼻子
组成 轻粉6克 杏仁12克 硫黄12克 制用法 先将轻粉研细,加杏仁同研,最后加硫黄研和。用手指洗净,蘸药磨擦患处。 功用 解毒杀虫。 主治 酒渣鼻,粉刺(痤疮)。
酒糟鼻子
酒糟鼻,也称赤鼻,是发于鼻颧部的一种皮肤病,可用西瓜皮20克,刮去蜡质外皮,洗净;冬 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两皮分别用不同火候煮熟,待冷,切成条块,置容器中,用 盐、味精适量,腌浸12小时后食用。
8.酒渣鼻验方
1.治酒渣鼻、头癣,将鲜白果250克捣烂如膏,贮存于瓶中待用,每日涂患处。 2.治酒渣鼻,马兰子花味捣封之佳。 3.治酒渣鼻,枇杷叶去毛焙干,为末,茶调3—6克,日3服。 4.治酒渣鼻,白盐,以之常擦,妙。 5.治酒赤风,硫磺为细末,用茄汁调涂。 6.治酒渣鼻,使君子(去皮)不以多少,用香油1盏,浸三五个,临卧时细嚼,用香油送下。 7.治酒渣鼻,牛黄末,水调敷之,神效。 8.治酒渣风鼻上赤,桔子核微炒为末,每用一钱匕,研胡桃肉1个,同以温酒调服,以知为度。 9.治酒渣鼻甚验,南番没石子(有窍者),水研成膏、手指蘸涂。 10.治酒渣鼻栀子(炒研),以黄蜡和,丸弹子大,每服1丸,嚼细茶下,日2服,忌酒、麸煎炙。 11.治酒渣鼻,蜀葵花1合,研细,腊月脂调敷,每夜用之。 12.治鼻内外渣瘤,蜂房炙,为末,酒调方寸匕,日7服。 13.治酒渣鼻,密陀僧30克,研极细,用人乳或蜜调如薄糊,每夜略蒸,待热,敷面,次早洗去。用药半月后,面如玉镜生光,相传杨贵妃所用方也。 14.治酒渣鼻,荞麦面烧灰存性,研细,青油调涂自愈。 15.治酒渣,杏仁去皮捣,和鸡子清夜涂之,晨以暖酒洗。 16.治酒渣,浮萍,日贴之,并捣汁饮少许。 17.治酒渣,马齿笕煎汤,日洗,极效。 18.治酒渣鼻,雄猪胆,以好酒兑服,或硫磺研末,水调效。 酒糟鼻子
组成 轻粉6克 杏仁12克 硫黄12克
制用法 先将轻粉研细,加杏仁同研,最后加硫黄研和。用手指洗净,蘸药磨擦患处。
功用 解毒杀虫。
主治 酒渣鼻,粉刺(痤疮)。
酒糟鼻子
酒糟鼻,也称赤鼻,是发于鼻颧部的一种皮肤病,可用西瓜皮20克,刮去蜡质外皮,洗净;冬
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两皮分别用不同火候煮熟,待冷,切成条块,置容器中,用
盐、味精适量,腌浸12小时后食用。
酒渣鼻
密陀僧粉 [药物]密陀僧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末,以入乳调匀搽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有效。 [病例]郭×\u65292X男,44 岁。患酒渣鼻 2 年余,精神紧张或进食时潮红 明显,微痒。以此方外搽 10 天告愈。 [来源]何柏森. 浙江中医杂志
二黄搽剂 [药物]大黄粉、硫黄各 15 克,蒸馏水 100 毫升。 [用法]将大黄粉、硫黄加蒸馏水拌匀密封 1 周后使用。每天早、中、 晚各搽 1 次于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 7 例,均治愈。 [来源]胡献国,湖北中医杂志
博落回酊剂 [药物]博落回茎(干品)50 克, 95%酒精 100 毫升。 [用法]博落回以农历 9 月采者佳,洗净切碎晒干,入酒精中浸泡 5~7 夭备用。每次涂抹患处 1 分钟,每天 2~3 次, 15 天为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 30 例,痊愈 15 例,显效 10 例,好转 3 例, 无效 2 例。 [病例] 汪×\u65292X男, 45 岁。患酒渣鼻 10 余年,全鼻有粟粒样丘疹, 红丝如织,油腻光亮,有时微痒,毛细血管明显扩张,毛囊孔扩大,诊断为 Ⅲ° 渣鼻。以此方治疗 2 个疗程而愈。 [来源] 罗裕民. 浙江中医杂志 1986;(7):306 注:博落回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 Macleaya cordata (Willd)R.Br. 的 根或全草,功能消肿解毒,杀虫止痒。
麻黄酒 [药物]生黄节、生麻黄根各 80 克,白酒 1500 毫升。 [用法]前 2 味药切碎,用水冲洗干净,放入干净铝壶中,加入白酒, 加盖,即用武火煎 30 分钟后,置于阴凉处 3 小时,用纱布过滤,滤液装瓶备 用。早晚各服 25 毫升,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 18 例、治愈 15 例,好转 3 例。 一般服药 5~8 天后,患部出现黄白色分泌物,随后结痂、脱落,局部变 成红色, 20~30 天后,皮肤逐渐变为正常,其它症状随之消失。 [病例]周×\u65292X男, 42 岁。患酒渣鼻 8 年。鼻尖、鼻翼及面颊部潮红, 伴毛细血管扩张,并有红色粟粒大之丘疹。夏季常见脓疮,痒感突出。曾外 用肤轻松软膏、硫磺洗剂并配合内服维生素类及土霉素治疗,疗效仍不明显。 又服中药 30 余剂仍未效。改服本方 3 天后,鼻翼、鼻尖部出现黄白色分泌物, 8 天后患部痒感消失,1 个疗程后结痂,15 天后结痂脱落,患处皮肤变为红 色。l 个月后,皮色复常,其它症状亦消失。2 年后随访正常。 [来源] 张和平,湖北中医杂志
七花煎 [药物] 月季花、鸡冠花、凌霄花、红花、金银花、野菊花、生槐花 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早午晚 3 次服。 [疗效] 以此方治疗酒渣鼻效果很好。 [来源] 胡金曼. 浙江中医杂志
二子水银膏 [药物] 大枫子、木鳖子、樟脑粉、核桃仁、蓖麻子、水银各等份。 [用法]前 5 味药研成细末,加水银调成糊状。使用前局部清洗后,将 上药糊薄薄涂上一层。晚上用药,翌晨洗去,隔天 1 次,连用 2 周为 1 疗程。 用药时忌饮酒及食辛辣之品。 [疗效] 此方治疗酒渣鼻有一定疗效。 [病例] 马××,男, 42 岁。患本病 12 年,皮损除鼻尖部外,鼻 翼部、颈部及前额部均延及,皮肤科多次治疗无效。经用本方治疗,用药 3 次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来源]唐虹丽.浙江中医杂志
枫核蓖仁泥 [药物]大枫仁、核桃仁、蓖麻仁、杏仁各 20 克,水银 8 克。 [用法]水银用唾沫研开与上药共捣成泥状,用两层纱布包好备用。每 天涂擦患处 4~5 次。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一般用药 15~20 天即愈。 [来源] 薛维振.河北中医
黄连儿茶散 [药物] 川黄连、黄柏、儿茶、青黛,蛤粉、煅石膏各 3 克,雄黄、 轻粉、血竭各 2 克,枯矾、冰片各 1.5 克,麝香 0.3 克,腊梅花(焙干)20 朵。 [用法]上药分别研极细末,再和匀,贮瓶密封,不使泄气。取药末加 适量凉开水调和,用鸭翎毛搽患部,每天 2 次,或临睡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 5 例,治愈 3 例,基本治愈 2 例。 [病例]周××,男, 51 岁。体形粗壮,5 年前鼻尖及鼻两侧始现潮 红光亮,以后逐渐扩展至两颊,并发生红米粒大丘疹,兼有稍大坚硬结节数 个,鼻准可见红丝四布,常感鼻腔于涩发痒,鼻涕时夹鲜血,曾服中草药无 效。观其舌淡红,中有薄黄苔。以此方外用,另内服清肺饮,隔天 1 剂。治 疗 15 天后,症状减轻,续用 15 天,鼻部红丝消,结节除,遂停内服药,仍 隔天涂患部
治酒渣鼻妙方
1凉血四物汤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
【歌诀】凉血四物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药,
黄芩陈皮五灵脂,红花草姜赤茯苓。
【组成】当归3克,生地黄3克,川芎3克,赤芍3克,黄芩(酒炒)3克,赤茯苓3克,陈皮3克,红花(酒洗)3克,甘草3克,生姜3片,五灵脂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清肺理气,活血祛瘀。
【方解】方用黄芩、生地、赤芍清热凉血;陈皮、赤茯苓合黄芩清肺理气,利水泄热;当归、川芎、红花、五灵脂活血祛瘀;生姜温经;甘草解毒和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理气化痰,活血祛瘀之功。
【主治】鼻部颜面黯红,证属血瘀者。可用于酒渣鼻、痤疮、过敏性紫癜、银屑病等病症。
【加减】若见气虚者,加黄芪;血热者,加紫草、丹皮;瘀血明显者,加桃仁、丹参、泽兰;夹湿者,加土茯苓、地肤子、苡仁、苦参。酒渣鼻,去生姜,加辛夷花、制大黄;过敏性紫癜,去赤茯苓、陈皮、生姜,加仙鹤草、茜草、荆芥炭;痤疮,去生姜,加赤石脂、川贝母、枇杷叶、白芷;银屑病,去赤茯苓、生姜,加元参、板蓝根、白藓皮。
【附记】凡寒湿内盛之皮肤病患者,慎用。
2四仁散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歌诀】四仁散内火麻仁,大枫木鳖核桃仁,
再加水银和樟脑,祛风解毒效非凡。
【组成】大枫子30克,火麻仁30克,核桃仁30克,木鳖子22克,水银30克,樟脑22克。
【用法】先将大枫子、火麻仁、木鳖子共研细末,入樟脑调匀,再入核桃仁共捣如泥,然后慢慢加水银研磨均匀即可,研时酌加蒸馏水。用时,每天早、晚各擦1次,每次取蚕豆大小药膏用纱布包裹揉擦鼻部,揉时不可用力过大,否则效果反之。
【功效】祛风解毒,燥湿杀虫。
【方解】方中以大枫子、水银、樟脑祛风燥湿杀虫;火麻仁润燥活血;核桃仁补肾润肺;木鳖子消肿散结解毒。故有祛风解毒,燥湿杀虫之效。
【主治】酒渣鼻。
【附记】用药期间忌食刺激之品,如烟、酒、五辛、辣椒等。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脂肪类食物。揉擦时,药膏勿入鼻腔,以免鼻腔受损而影响疗效。
3加味养阴清热汤
【来源】李文亮《千家妙方·下》(顾伯华方)
【歌诀】加味养阴清热汤,玄参生地制大黄,
黄芩侧柏蛇舌草,生山楂与桑白皮。
【组成】玄参12克,生地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黄芩9克,生石膏12克,制大黄9克,侧柏叶12克,生山楂12克,桑白皮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养阴清热通腑。
【方解】方用白花蛇舌草、黄芩清热解毒;桑白皮、生石膏宣肺透热;生地、侧柏叶、生山楂凉血活血;玄参滋阴降火;制大黄通腑泄热。合而用之,共奏养阴凉血,清热通腑之功。
【主治】酒渣鼻。
【加减】在服药同时,应配合用“颠倒散”:大黄、硫黄各等份,共研细末,以茶水调之外涂敷患处。 【附记】屡用效佳。一般连用药两个月左右,即收全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