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方剂(一) 【辨证】脾肾虚损,气血失和,经脉失养。 【治法】补脾益肾。 【方名】温肾益脾汤。 【组成】党参20克,黄芪25克,芡实10克,金樱子10克,巴戟10克,仙茅25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树方。 2.中医方剂(二) 【辨证】肾脾气弱,筋脉弛缓,眼胞下垂。 【治法】益气补中,健脾助化。 【方名】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广皮3克,升 麻3克,桔梗3克,苍术5克,晚蚕砂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炳凡方<眼睑下垂>
3.案42、眼睑下垂(眼肌麻痹) 李某,女,19岁,2011年1月10日诊。 4年前即觉双眼睑肌肉无力,眼睑下垂,睁眼困难,曾就诊于县医院、南阳卫校附属医院眼科,专家们说:为眼睑部肌肉麻痹,治疗比较困难。用中西药治疗3年,至今无效,经人介绍,到本所治疗。 刻诊:双眼睁开困难,眼睑下垂,面色青黄,身倦乏力,食纳稍减,舌质稍淡,苔薄,脉缓弱无力。辩证为脾虚气陷,风邪外袭,眼部经络痹阻。治宜益气升陷,祛风活血化痰通络,用补中益气合正容汤。 生黄芪80g,党参30g,桃仁8g,红花6g,当归10g,赤芍12g,地龙10g,羌活15g,防风15g,秦艽15g,白附子20g,木瓜12g,胆星12g,半夏12g,僵蚕15g,生姜15g,甘草10g,茯苓18g,蝉衣15g,制马前子5g,全虫6g,蜈蚣2条。 5剂量,碾粉制水丸,每服10g,日3次。 二诊:2011年6月10日。 眼睑下垂明显减轻,但细查仍有轻微下垂,效不更方,用前方略加调整继续治疗。 生黄芪600g,党参100g,桃仁25g,红花20g,当归30g,赤芍36g,地龙30g,羌活45g,防风45g,秦艽45g,白附子90g,木瓜36g,胆星36g,半夏36g,僵蚕45g,生姜45g,甘草30g,茯苓55g,蝉衣45g,制马前子20g,全虫20g,蜈蚣6条,升麻30g,桔梗15g,柴胡30g,兔丝子30g,覆盆子30g,楮实子30g,故子30g,杞果60g。 碾粉制水丸,每服10g,日3次。 三诊:2011年8月12日。眼睑下垂已恢复正常,但闭眼后初睁仍恢复较慢,继续巩固治疗。 生黄芪800g,党参120g,桃仁25g,红花20g,当归30g,赤芍36g,地龙30g,羌活45g,防风45g,秦艽45g,白附子90g,木瓜36g,胆星36g,半夏36g,僵蚕45g,生姜45g,甘草30g,茯苓55g,蝉衣45g,制马前子25g,全虫20g,蜈蚣6条,升麻30g,桔梗15g,柴胡30g,兔丝子40g,覆盆子40g,楮实子40g,故子40g,杞果60g。 碾粉制水丸,每服10g,日3次。 四诊:2011年10月15日,眼睑下垂恢复正常,继续巩固治疗。 生黄芪1000g,党参150g,桃仁25g,红花20g,当归30g,赤芍36g,地龙30g,羌活45g,防风45g,秦艽45g,白附子90g,木瓜36g,胆星36g,半夏36g,僵蚕45g,生姜45g,甘草30g,茯苓55g,蝉衣45g,制马前子35g,全虫20g,蜈蚣8条,升麻30g,桔梗15g,柴胡30g,兔丝子50g,覆盆子50g,楮实子50g,故子50g,杞果60g。 碾粉制水丸,每服10g,日3次。 五诊:2011年12月25日,眼睑下垂恢复正常,五官端正,巩固治疗。上方黄芪用1200g,制马前子用40g。服法同前。 六诊:2012年3月25日,眼睑下垂恢复正常,五官端正,巩固治疗。上方黄芪用1200g,制马前子用50g,再加紫河车50g。服法同前。 七诊(12年6月22日):五官端正,一切正常,巩固治疗。 上方黄芪用1400g,党参用180g,加鸡血藤60g,其余同前。 制水丸,每服10g,每日2次。服至年底停药。 按:本案为一疑难病症。患者初就诊于南阳卫校附属医院某眼科专家,诊为“眼肌麻痹”,中西药并用治疗3年无寸效而转本所就诊。余据其眼睑下垂,面色青黄,身倦乏力,食纳稍减,舌质稍淡,苔薄,脉缓弱无力而辩证为脾虚气陷,风邪外袭,眼部经络痹阻。初诊用正容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僵虫、全虫、马前子制水丸服。二诊时见眼睑下垂明显减轻,初战告捷,说明思路正确。后即在原方中不断调整黄芪、马前子用量,并增入肾六味(炒故子、兔丝子、杞果、仙灵脾、楮实子、覆盆子)等补肾药,先后天并治以济生化之源。另加虫类搜风;桃、红化瘀;星、夏、白附化痰,扶正祛邪,正邪兼顾。在患者的全力配合下,终于使这一疑难顽疾得以彻底治愈。
4.黄芪30克,党参20克,仙茅25克,金樱子、芡实、巴戟天各10克,肉桂5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此方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另配合长期服用补中益气丸,每日3次,每次1丸。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主治医师
李祥农献方
翼状胬肉
复方雄黄散 [药物]雄黄 3 份,白矾 1 份。 [用法]上药分别研成极细末,贮瓶备雨。治疗时先以眼科手术常规消 毒,点 1%地卡因表面麻醉,用棉棒蘸雄黄散约绿豆粒大涂于胬肉头颈部, 约 1 分钟后涂药组织肿胀,即用镊子轻提胬肉头部,胬肉即行分离。剪除胬 肉头体部及相应部位结膜下组织,再予残端边缘部涂少量雄黄散,见残端组 织萎缩,冲洗残留之雄黄散,如游离球结膜面积大,可缝合 2 针于浅层巩膜, 涂抗生素眼膏包扎术眼。 [疗效]此方治疗翼状胬肉 102 例,随访半年至 3 年,仅有 3 例复发, 其余均治愈。 [来源]胡爱国. 山东中医杂志
治上睑下垂妙方
1益气升提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益气升提用参芪,天麻苓术全当归,
柴胡升麻生甘草,全虫青皮与桂枝。
【组成】炙黄芪15克,党参15克,全当归15克,天麻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全虫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青皮6克,桂枝6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1周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健脾,活血祛风,升提通络。
【方解】方用炙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全当归养血活血;天麻、全虫祛风通络;柴胡、升麻升提清阳;青皮合柴胡理气解郁,调畅气机;桂枝温经通络。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健脾,活血祛风,升提通络之功。
【主治】上睑下垂。
【加减】若食欲减退、大便稀薄者,加制附子、炮姜、鸡内金各6克;若头痛剧烈者,加白芷、蔓荆子各6克;若口渴、心烦者,加生地、麦冬、花粉各6克。
【附记】用本方治疗上睑上垂39例,经用药2~3个疗程后,痊愈35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4%。
2温肾益脾汤
【来源】李文亮《千家妙方·下》(李树勳方)
【歌诀】温肾益脾用黄芪,党参芡实巴戟天,
仙茅肉桂金樱子,脾肾双补效更宏。
【组成】党参20克,黄芪25克,芡实10克,金樱子10克,巴戟天10克,仙茅25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补脾益肾。
【方解】方用党参、黄芪益气补脾,且黄芪还有升阳之功;巴戟天、仙茅、肉桂、芡实、金樱子温阳益肾。合而用之,共奏补脾益肾之功。
【主治】眼睑下垂(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附记】屡用效佳。曾治7例,均获满意疗效。
3天麻饮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歌诀】天麻饮内用三藤,全蝎地龙白僵蚕,
二乌南星穿山甲,野菊甘草酸枣仁。
【组成】明天麻6克,白僵蚕、全蝎、络石藤、海风藤、鸡血藤、制川乌、制草乌、制南星、炮穿山甲各4克,野菊花7克,地龙5克,酸枣仁8克,生甘草 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祛风除湿,搜风通络,清热安神。
【方解】方用络石藤、海风藤、鸡血藤、制川乌、制草乌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明天麻、白僵蚕、全蝎、地龙搜风通络;南星燥湿化痰;穿山甲通经活络;野菊花清热解毒;酸枣仁养心安神;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搜风通络,清热安神之功。
【主治】上睑下垂。
【附记】用本方治疗上睑下垂25例,经用药1~2个疗程,均获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