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质量工程师考试备考已经拉开帷幕,以下是2014年质量工程师考试科目《中级理论与实务》备考精华,帮助考生全面了解2014年质量工程师考试教材,掌握质量工程师考试辅导课程知识点。 4.6过程控制的实施(P187-192) 【大纲考点】 六、过程控制的实施 1.熟悉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重点) 2.掌握过程分析的基本步骤 (难点) 3.熟悉过程管理点的要求 过程控制的实施是指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过程管理活动。过程控制的实施步骤包括对过程的识别、分析和控制。本节将从实施的角度,应用案例分析阐述过程控制。 一、过程的识别 1.基本过程 ISO9001:2000的过程模式图给出了构成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四个基本过程: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基本过程的识别远远不够! 2.关键过程 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起关键作用的过程,它是根据过程对产品的质量特征值的影响程度确定。 3.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是指,对形成的产品不予(不易或不能)验证的过程,比如:焊接过程、水泥浇注过程等。 二、过程分析 1.过程分析的目的 明确过程主导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建立过程的实施规范。根据过程控制的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管理点、生产线、生产现场。也就是对过程进行点、线、面的控制。 2.过程分析的方法 (1)技术分析方法:主要依据工程技术和实践经验来进行。 (2)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析因分析;方差/回归分析; 显著性检验;抽样检验;累积和技术等。 3.过程分析的步骤 (1)过程的适宜性分析:直接测定过程质量因素的技术特性;差错的统计方法;过程能力分析法;实际产品测定法。4个。 (2)过程的主导因素分析:也叫支配性因素。比如,修理过程,人是主导因素,自动化加工,设备是主导因素。 三、过程控制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包括全面控制计划和管理点控制计划2类。 其余部分,考生可以自己看书学习。谢谢大家! (一)编制过程的控制计划 1.编制过程控制表(参见表4.6-1:电缆加工过程质量控制表),又是在过程流程图的基础上,确定过程应控制的质量特性值(或项目)及控制方法等。 2.编制各个过程的控制文件。包括实施控制的标准文件、信息记录表;制定信息传递与反馈程序等。 (二)编制过程管理的控制计 1.设置管理点的原则 (1)设计所规定的关键质量特性及部位;特殊的质量特性及部位。 (2)特别要求的质量特性和项目。所谓特别要求,指有的加工部位本身对产品质量没有直接影响,但一旦出现问题会对下一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如机械加工中心工艺面、基准面等。 (3)质量不稳定、事故多发部位。 (4)用户反馈意见多或经质量审核发现问题较多的项目。 2.管理点的要求 (1)控制的部位或项目应尽可能定量化、图表化,便于实施目标管理。 (2)管理点应有控制标准,为发现异常提供控制依据,并说明纠正措施。 (3)管理点是可以控制质量特性的“点”,也可以是控制因素的“点”。 3.过程管理点控制图表和文件编制 过程管理点控制图表和文件的确编制应按照“5W1H”程序进行,即:管什么(What)\怎么管(How)、依据什么(Why)在什么地方管(Where)、什么时间管(When)和由谁来管(Who)等。 过程管理点控制图表和文件的确定应以“5M1E”为依据来展开。参见图4.6-4某机加工过程控制图表和控制文件编制程序示意。 相关文章: 更多关注:14年质量工程师考试时间 质量工程师培训 质量工程师教材 质量工程师报考条件 ![]() (责任编辑:fengkaiyu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