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8异位妊娠

 学中医书馆 2014-01-12
异位妊娠
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一个部位着床发育则称为异位妊娠,也称为宫外孕。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可引起腹腔内大量出血,发病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是最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之一。

引起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输卵管炎。此外,当输卵管发育不良,如输卵管过于细长或术后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底部肌瘤等引起的输卵管压迫粘连,均可阻碍孕卵的正常运行而引起输卵管妊娠。由于输卵管壁薄,缺乏完整的蜕膜,孕卵植入管壁肌层,破坏血管引起出血而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陈旧性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妊娠主要临床表现是停经,多数患者有短期的停经史,不规则阴道流血,量一般比较少,在输卵管妊娠破裂时一例下腹部突发性剧痛,伴肛门坠胀感。当腹腔内大量出血及腹痛剧烈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根据以上病史和体征,大多数患者可以明确诊断。有些不典型病人可借助血βHCG测定、后穹窿穿刺、诊断性刮宫、B型超声波检查及腹腔镜检查得以明确诊断。现代医学对输卵管妊娠的处理一般是切除患侧输卵管。也有主张切开输卵管,清除胚胎组织后再修补,或者将胚胎挤出,保留输卵管。

祖国医学文献中没有“异位妊娠”和“输卵管妊娠”的病名,在“停经腹痛”、“血郁少腹”、“经漏”及“症瘕”等篇中有类似描述。根据八纲辨证,本症属于血郁少腹。若肝气郁结,气滞血壅,堵塞胞脉,使胎儿孕育胞宫之外,日久胞脉破损,阴血内溢,郁积少腹而致病。另外当冲脉失利,经水不调,气血运行受阻,也能使胎孕于胞宫之外,久而胞脉破损,血郁少腹而致本病。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辨证施治。当腹腔内大量出血,阴血暴失,气随血脱,症见少腹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则以益气固脱,化痰止血;当腹腔内出血基本已止,而瘀血内停,少腹胀痛拒按,乏力头晕,则以活血化瘀,益气扶正;当腹腔内包块已形成,除用活血化瘀之品外,应加强破瘀消症。在输卵管妊娠发病过程中,常常可以伴随阳明腑实症的症状,表现为腹痛拒按,大便干结,苔薄黄腻质红,脉弦数,故必须注意疏通肠胃,清热泻下。


1.[处方名称]宫外孕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消症。(1)方主治宫外孕休克型或不稳定型早期;(2)方适用于腹腔内瘀血凝结,包块已经形成。


[处方组成](l)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水煎服。(2)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三棱3-9克、莪术3一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便秘腹胀,必须疏通肠胃,属实热者,加大黄、芒硝各9克,川朴、枳实各3-9克;属寒实者,加九种心痛丸(附子9克、高丽参3克、干姜3克、吴萸3克、狼毒3克、巴立霜3克),川朴、枳实各3-9克;寒热夹实者加大黄、芒硝、官桂或肉桂、川朴、枳实各3一9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600例,近期治愈15天内75例,30天内279例,60天内531例。


[处方来源]山西医学院


[处方备注]本方药味不多,较为简便,而且价廉,无副反应,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且本方可治疗多种属于气滞血瘀的疾病,如附件炎、炎性包块、慢性盆腔结蹄组织炎、术后肠粘连、感染、血肿等。许多地区应用本方,随证加减,取得良好疗效,使宫外孕手术率明显下降,并证实本方有抗微血栓而止血的作用


2.[处方名称]天花粉方


[功能主治]功能终止妊娠,使胚胎坏死吸收。主治输卵管妊娠尚未完全流产或未破裂者。


[处方组成]从天花粉中提取制成注射用天花粉(10mg/支),结晶天花粉(2.4mg/支)。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71例,有效85.9%。随访46例,有生育功能未避孕23例中,怀孕19例,受孕率82.6%;宫内受孕14例,占60.9%;宫外孕5例,占21.7%。71例中35例用药1周,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即转阴性,其中最早3天即转阴性。


[处方来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处方备注]天花粉始用于中朝妊娠引产,较少用于宫外孕。其机理是使绒毛滋养层广泛坏死,纤维索沉着,绒毛血窦梗塞,不再发生出血,最后坏死组织吸收而自愈。本方疗效较迅速,并且采用本方后避免了流产或破裂造成内出血,也避免了进腹手术。但本方有一定局限性,只适用于输卵管妊娠末流产或未破裂的病例


3.[处方名称]活络效灵汤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治输卵管妊娠包块已经形成,或者血郁少腹已见化热之势。


[处方组成]丹参15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乳香10克、没药15克、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腹痛甚加元胡12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消包块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夏枯草20克;肛门坠胀加黄芪20克;防止肠粘连加川朴12克、广木香10克;大便它结加大黄10克;补气血加当归15克、山药10克。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43例(其中34例属于包块型,9例属于不稳定型),治愈26例,好转16例,1例无效改手术,总有效率97.67%。


[处方来源]河北医学院二院妇产科


[处方备注]本方由“活络效灵丹”变化而来。原方由丹参、当归、生乳香、生没药四味药组成,主治痃癖症瘕,心腹疼痛,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本方在此基础方中加银花、蒲公英、赤芍,取其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因为输卵管妊娠往往由输卵管炎引起,而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血郁少腹,日久势必化热,故用本方效果良好


4.[处方名称]胶艾参附理冲汤


[功能主治]功能止血固脱,社瘀消症。(l)方主治宫外孕急性期和亚急性期;(2)方适用于宫外孕稳定期。


[处方组成](l)红参5克、制附片5克(先煎20分钟)、艾叶9克、元胡9克、贯众炭9克、阿胶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川芎3克、灵草6克、三七粉6克、荆芥炭8克、制乳香8克、制没药8克,水煎服。

(2)黄芪15克、山药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天花粉9克、鸡内金9克、知母6克、水蛭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本方治疗30例,其中5例急性期,10例亚急性期,15例稳定期。治愈29例,达96.7%。服药后2~4天腹痛逐渐减轻,腹痛完全消失10一15天,包块在1-2月内均消失。





[处方来源]安徽省宿县地区人民医院


[处方备注]杨氏在治疗中抓住两个重要环节,即止血固脱,祛瘀消症。急性期用四物汤养血活血,胶艾温经止血,参附益气固脱;稳定期用三棱、莪术破瘀消症,参芪益气扶正,使瘀血去而正气不伤。

治子宫内膜异位秘方

4.1 内异Ⅰ方

【来源】蔡小荪,《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当归、丹参各9克,牛膝、赤芍各12克,香附9克,川芎6克,桂枝4.5克,没药6克,失笑散12克,血竭3克。

【用法】经前或痛前3~7天之内每日1剂,水煎服之,日服2次。

【功用】理气活血,散寒破癥。

【方解】蔡氏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的痛经与一般痛经症有所不同:后者多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经血排出困难所致。若瘀血畅行或块膜排出,腹痛当即减轻,或消失;而内异症的痛经并不因瘀下轻减,相反,瘀下越多越痛,因为它的瘀结不在宫腔,而在子宫肌层或其他组织内,排出无路。故治疗上应依据其病理特点,不能专事祛瘀通下,而应采取促使瘀血溶化内消之法,以达畅通之目的。故本方在大队理气活血药中,再配散寒破血见长之没药、血竭、失笑散,破散癥积宿血,兼具定痛理血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痛经。

【疗效】屡用效佳。经前3~4天用本方,痛止或经净后改用内异Ⅱ方21剂。按上述周期法调治7个月后可愈。

 

4.2 内异Ⅱ方

【来源】蔡小荪,《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当归9克,牛膝、赤芍各12克,香附9克,熟军炭12克,生蒲黄9~60克,丹参12克,花蕊石15克,血竭3克,震灵丹15克(包煎)。

【用法】在经前3~5天预先服药,借以搜剔瘀血,达到止血定痛目的。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止血定痛。

【方解】暴崩之漏通常以止血为首条,而内异症崩漏,如单纯用止血法则效果不显,盖因此症多由宿瘀内结,阻滞经脉,新血不守,血不循经所致。故纯用炭剂止血,犹如扬汤止沸,往往难以应病。治此须谨守病机,仿“通因通用”之法,重在化瘀澄源。方中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特别是蒲黄一味,常据症情,超量用之,多则可达30~60克。蒲黄专入血分,以清香之气,兼行气血,故能导瘀结而治气血凝滞之痛,且善化瘀止血,对本证经量多而兼痛经者尤为适宜,方中还常佐山羊血、三七、茜草等,以加强化瘀止血之功。经净之后,遂取复旧之法,重在益气血之品调理,以固其本。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所致血崩。

【疗效】屡用有效,久用效佳。

 

4.3 内异Ⅲ方

【来源】蔡小荪,《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云茯苓12克,桂枝4.5克,桃仁、赤芍、丹皮各10克,皂角刺、鬼箭羽各20克,石见穿5克。

【用法】经净后,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消癥散结。

【方解】本方由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加味而成。方中以桂枝茯苓丸行气通阳,活血祛瘀;再加鬼箭羽、石见穿、皂角刺等“其功专于血分”、“疗妇人血气”之品,其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功愈宏矣。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癥瘕。癥瘕是内膜异位症患者共有症状,兼存于各种类型中,此为疾病之根本,多由“宿瘀内结”所致。

【疗效】屡用有效,久用效佳。一般服150剂以上可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