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也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为产科常见病之一。
乳汁过少可能是由乳腺发育较差,产后出血过多或情绪欠佳等因素引起,感染、腹泻、便溏等也可使乳汁缺少,或因乳汁不能畅流所致。对前者西医尚无特殊处理方法,对后者可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以促使乳汁流出;或用吸奶器等方法。
中医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虚者多为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所致,一般以乳房柔软而无胀痛为辨证要点。实者则因肝气郁结,或气滞血凝、乳汁不行所致,一般以乳房胀硬或痛,或伴身热为辩证要点。临床需结合全身症状全面观察,以辨虚实,不可单以乳房有无胀痛一症在定。缺乳的治疗大法,虚者宜补而行之,实者宜疏而通之
1.[处方名称]疏肝通乳汤
[功能主治]功能舒肝理气,疏通乳络。主治产妇缺乳。
[处方组成]柴胡12克、川芎6克、木通18克、通草15克、王不留行15克、穿山甲10克、棉花子10克、桔梗10克、路路通10克、漏芦10克、当归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乳房不胀、点滴无乳者支柴胡、川芎、漏芦,加党参、黄芪、麦冬、熟地、太子参;乳房胀硬有包块者加青皮、桔核、皂角刺、白芷;若乳房胀痛而伴灼热者加蒲公英、连翘、蚤休。
[疗程疗效]治疗初产妇乳汁不足35例,其中显效(下乳量多,足以哺乳婴儿)25例,占71.4%(服药最短1天,最长6天,平均2.4天);有效(乳汁明显增加但尚不足哺乳婴儿)8例,占22.9%;无效(乳汁无明显增加)2例,占5.7%。总有效率94.3%。
[处方来源]湖北省蒲圻纺织总厂职工医院魏炼波。
[处方备注]本方的临床指征是乳房胀硬,乳汁涩少。若点滴无乳、乳房柔软者须加补气养血之品方可奏效。
2.[处方名称]张氏通乳方
[功能主治](1)方功能益气血,通乳汁;主治气血两虚型缺乳。(2)方功能补肝肾,通乳汁:主治肝肾两虚型缺乳。(3)方功能舒肝气,通乳汁;主治肝郁气滞型缺乳。
[处方组成](1)党参12克、黄芪12克、当归9克、熟地15克,茯苓9克、白术9克、白芍9克、山甲9克、王不留行9克、公猪蹄两只。先将猪蹄煮熟,去蹄及油,取汤煎药,分两次温服。
(2)生地12克、杞子12克、桑棋子12克、山萸肉9克、金樱子10克、当归9克、丹参9克、山药9克、益智仁9克、麦芽12克、山甲10克、王不留行10克,水煎服。
(3)柴胡12克、枳实9克、白芍10克、炙甘草9克、瓜蒌15克、漏芦10克、山甲12克、王不留行12克、白术6克、莱菔子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产后乳汁不足119例,其中治愈(乳汁增多,可供婴儿食半年以上者)86例,占72.2%;显效(乳汁增多,可供婴儿食用但不足半年者)14例,占11.77%;有效(乳汁虽增多,但不够婴儿食用者)12例,占10.08%;无效7例,占5.88%。总有效率为94.12%。有效病例疗程为3-15天,平均7.5天。
[处方来源]天津市张宽智。
[处方备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通乳灵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阴道乳。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缺乳。
[处方组成]黄芪40克、党参30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桔梗10克、木通10克、炒王不留行10克、炮山甲6克、通草6克、皂角刺6克、漏芦6克、花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气血两虚倍用参芪;血虚肝郁倍用山甲、通草。
[疗程疗效]治疗175例,其中1剂愈者75例,2剂愈者44例,3剂愈者28例,3剂以上愈者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
[处方来源]江苏省铜山县柳新医院李学声。
[处方备注]本方用法,先将上药共研粗末,购猪前蹄一对,煮烂后取出,去除浮油,以汤煎药,共煎500毫升左右顿服;或以上药研为细末,每服30克,每日2次,以猪蹄汤冲服最佳。以上方法均应酌加红糖适量。若两乳以热碗罩之以透汗更佳
4.[处方名称]下乳方
[功能主治]功能补益气血,宣通乳汁。主治产后缺乳。
[处方组成]党参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当归12克、桔梗10克、木通6克、通草5克、穿山甲10克、王不留行10克、路路通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伴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青皮、白芍;有热者加夏枯草、蒲公英、天花粉;有乳汁不通者加漏芦。
[疗程疗效]治疗104例,其中显效(下乳如涌泉足以哺乳婴儿)81例,占77.9%;有效(乳汁明显增加,但尚不足以哺乳婴儿)20例,占19.2%;无效(乳汁无明显增加)3例,占2.9%。总有效率97.l%。
[处方来源]内蒙古集宁市医院茹颖莲。
[处方备注]乳汁乃气血所化而成,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化乳汁。本方在补气血基础上,佐以疏通经络,促进乳汁顺利泌出
5.[处方名称]猪蹄系列汤
[功能主治](1)方功能补气血,助生化,主治气血虚型缺乳。(2)方功能理气疏利通乳;主治气结血滞型缺乳。(3)方功能理气血,解郁滞,却外邪;主治混合型缺乳。
[处方组成]
(l)当归15克、炙黄芪12克、丹参9克、木通或白通草30克、甘草6克、桔梗3克、黑芝麻30克(另包)、肥猪蹄2只(先炖),水煎服。
(2)当归15克、党参12克,王不留行15克,漏芦9克、花粉6克、穿山甲3克、麦冬9克、僵蚕3克、甘草3克、肥猪蹄2只(先炖),水煎服。
(3)当归9克、川芎30克、赤芍6克、柴胡3克、香附4.5克、白通草9克、青皮3克、王不留行9克、炙甘草1.5克、羌活3克、连须葱白三寸(后下),水煎服。并用温葱汤频洗乳房。如服1-2剂后仍不下奶,并见脉沉细而弱者可改服(1)方。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30例,乳汁涌流,婴儿吮食单乳房即饱者48例;乳汁增加,足够婴儿饱食者76例;乳汁较前增多,但尚需喂辅奶约1/4量者4例。有效率为98.5%。服1剂见效者34例,服2一3剂获效者80例,服4一5剂兼治并发症显效者14例。
[处方来源]陕西省华山冶金车辆修造厂职工医院贾如宝。
[处方备注]本方为一系列方。汤药服用方法,先将猪蹄洗净,清炖煮成肉汤,再将已装入布袋内之中药人汤煎煮2次,2次煎液合并,1日内服完,唯芝麻不煎,焙黄研粉,撤于煎液服之。也可用羊蹄4只代替猪蹄,如猪羊蹄均不食用者,可改用豆腐半斤与煎液同服之
6.[处方名称]哈氏通乳丹
[功能主治]功能补益气血,舒郁通乳。生治虚证乳汁不足。
[处方组成]炙黄芪12克、野党参12克、秦当归12克、天花粉12克、原寸冬9克、炒白术9克、生麦芽15克、王不留行12克、钟乳石12克、净漏芦9克、穿山甲6克、方通草3克。另用猪蹄一对,煎汤代水,煎药5剂。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例,服药5剂即乳汁倍增,胃纳亦馨,大便超常,头晕神疲亦有好转。
[处方来源]天津中医学院哈荔田。
[处方备注]本方为天津名医哈荔田教授之验方,该方补血益气,治疗虚证而兼有郁滞的产后乳汁不足。方中党参、白术、黄芪等健脾益气;当归、花粉、麦冬等养血滋液;猪蹄补血通乳。诸药补气血,滋化源,用其治本。佐以王不留行、穿山甲通络;钟乳石、净漏芦下乳,俾补中有疏,相得益彰。方中重用生麦芽,不仅鼓舞胃气而助消化,且能疏畅气机,以助肝用,俾中州得运,升降有权,则化源自滋,乳水自充。在服药后3小时以湿热毛巾敷两乳,并轻轻按揉,以助乳腺之通畅,对疗效有很大作用
7.[处方名称]孟氏通乳方
[功能主治]功能通乳。主治产后乳汁不足。
[处方组成]穿山甲15克、王不留行25克、漏芦20克、通草15克、路路通15克、麦冬10克、水通10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空腹服。
[辨证加减]气血虚弱型加党参20克、当归15克;肝郁气滞型加香附10克、丹参15克。
[疗程疗效]治疗485例,其中436例痊愈(乳汁完全满足婴几的需要),45例显效(每天加喂1一2次奶粉即可),4例治疗中断。总有效率为99.17%。服药剂数最少2剂,最多6剂。
[处方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孟庆珠。
[处方备注]本方为孟氏家传之方,药物简单,适宜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乳汁不足。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8.[处方名称]通乳方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补血通乳汁。主治产后乳汁缺乏症。
[处方组成]当归9克、王不留行9克、炮山甲4.5克、通草4.5克、路路通6克、漏芦6克、熟地15克、生黄芪15克,水煎服。
[疗程疗效]治疗100例,显著有效(服药后不需再补牛奶,母乳即足,且婴儿体重发育够标准者)31%,有效(服药后,母乳虽不够婴儿食量的全部,但所补牛奶显著减少)41%,无效(服药后补牛奶量未减少或逐渐增加)28%。
[处方来源]辽宁省沈阳医学院医疗系妇产科教研组。
[处方备注]该药服用方法为将药混合后加水1500一2000毫升,煎至200毫升,倒出药水,再添水煎之,再倒出药水,如此3次共煎出药水600毫升,分4次服。1次150毫升,1日2次,饭后服,服前加温
9.[处方名称]疏风活络通乳饮
[功能主治]功能疏风养血,活络化瘀。主治感受风寒而致实证乳汁不行。
[处方组成]防风4.5克、海桐皮12克、稀莶草9克、威灵仙9克、川断12克、秦当归12克、抗日芍9克、东白薇9克、刘寄奴12克、王不留行12克、净漏芦12克、穿山甲4.5克、炒青皮4.5克、北细辛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产后缺乳
21.1 益气通乳汤
【来源】验方,《妇科证治概要》
【组成】野党参、黄芪、王不留行各15克,当归身12克,麦冬、天花粉、陈皮各9克,穿山甲6克,通草3克,猪蹄2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气养血、通络催乳。
【方解】方中党参、黄芪补气养血;当归活血补血;麦冬、花粉滋阴养胃;陈皮理气健脾;穿山甲、通草、王不留行活血通络下乳;猪蹄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填肾精、滋胃液、通乳。本方以补气养血为主,气血旺盛,能化生乳汁,再辅以通乳之品,乳汁当如涌泉。
【主治】产后乳汁缺乏、证属气血虚弱者。证见乳汁稀少或无乳、乳房软无胀感、心悸气短、面色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21.2 疏肝通乳汤
【来源】验方,《妇科证治概要》
【组成】当归、穿山甲、漏芦、麦冬各9克,白芍、柴胡、川芎、青皮各6克,薄荷4.5克,王不留行、瓜蒌各15克,皂角刺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解】方中以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柴胡、青皮疏肝理气;穿山甲、漏芦、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瓜蒌、皂角刺、宽胸散结消肿。本方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乳汁不通,最为对证之方。
【主治】产后乳汁缺乏、证属肝郁气滞型。证见乳汁不行、乳房胀满而痛、精神郁闷、胸胁胀满、食欲减退、甚或恶寒发热,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或数。
【疗效】屡用效佳。
21.3 加减涌泉散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黄芪、当归各30克,穿山甲10克,王不留行12克,漏芦6克,通草5克,白术10克,广陈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如以七星猪蹄煮汤煎药,其效更显。
【功用】大补气血、疏通经脉。
【方解】古人说:“穿山甲、王不留行,妇人服之乳常流。”盖二味有通经络、行血脉之力,使乳腺通畅,则乳汁可下,然必须先滋其化源,使乳汁充盈,则源远流长,庶无枯竭之虑。比如上源无水,河道虽通,亦无水可下。黄芪、当归大补气血,为生乳之源;白术健脾,以助运化之机;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通草疏通经脉;广陈皮理气,与黄芪同用,则补中有行,补而不滞,使乳汁之生机充沛、不似涌泉散之只疏通经道,而不助其生化之源也。涌泉散盖为单纯经络壅滞、乳腺不通者而设,如兼气血虚损乏生化之源者、必重用黄芪,其效乃彰。
【主治】产后无乳或乳少或清稀。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21.4 益源涌泉饮
【来源】何子淮,《何子淮女科经验选》
【组成】党参、黄芪、当归、羊乳各30克,熟地15克,焦白术12克,天花粉、王不留行各9克,通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壮脾胃、滋化源、补气血、通乳下。
【方解】产后缺乳、以气虚血少者为多见,故方中以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白术壮脾胃、补气血以滋化源;配以天花粉养胃阴而生乳源;羊乳强壮补气而通乳;加王不留行、通草宣通乳络、促乳汁分泌。总之,气血充沛,则乳汁自生。故用之效佳。
【主治】产后乳汁稀少(属虚证)。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良效。
21.5 通乳丹
【来源】哈荔田,《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炙黄芪、野党参、秦当归、天花粉各12克,原寸冬、炒白术各9克,生麦芽15克,王不留行、钟乳石各12克,净漏芦9克,穿山甲6克,方通草3克。
【用法】用猪蹄1对煮汤代水煎药,每日1剂,日服2次。连服5剂即效。
【功用】补益气血、舒郁通络。
【方解】方中以党参、白术、黄芪等健脾益气;当归、花粉、麦冬等养血滋液;猪蹄补血通乳;诸药补气血、滋化源,用其治本;佐以王不留行、穿山甲通络;钟乳石、净漏芦下乳,俾补中有疏,相得益彰。再重用生麦芽,不仅鼓舞胃气而助消化,且能疏畅气机,以助肝用,俾中州得运、升降有权,则化源自滋、乳汁自充。同时在服药后3小时以温热毛巾敷两乳,并轻轻按揉,以助乳腺之通畅,对疗效有很大作用。
【主治】产后乳汁不足(虚证)。
【疗效】验之临床、效果甚佳。最多服药5剂即乳汁倍增。
21.6 通乳饮
【来源】哈荔田,《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防风4.5克,海桐皮12克,豨莶草、威灵仙各9克,川断、秦当归各12克,杭白芍、东白薇各9克,刘寄奴、王不留行、净漏芦各12克,穿山甲、炒青皮各4.5克,北细辛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风养血、活络化瘀。
【方解】感受风寒、血脉壅滞、乳管不畅而致乳汁不行实证,治宜疏风通络。方用刘寄奴、青皮、王不留行、穿山甲、净漏芦等行气活血、通乳下乳;川断、当归、杭芍、白薇等补肾养血、滋液通乳;复加防风、海桐皮、威灵仙、豨莶草、细辛等疏风胜湿、宣痹通络。此虽非下乳之品,但能针对病因,祛邪通络,俾血脉宣畅,乳水自行。服药后3小时左右以温热毛巾热敷两乳,并轻轻按揉,以助乳腺通畅对疗效大有裨益。
【主治】感受风寒而致实证乳汁不行。
【疗效】临床屡用,确有良效,一般服药3剂即乳汁增多、诸症消失而愈。
下奶偏方
偏方1:无花果(干品)炖猪蹄(少放盐) 偏方2:生花生、黄花菜(干品)、猪肝三者放在一起做汤喝,不放盐少放油,做好后,喝汤,吃花生,吃猪肝,但不要吃黄花菜。 偏方3:鲫鱼汤,产妇每天至少1.5暖瓶的量。 偏方4:猪蹄、1cm黄豆芽、一两通草放在一起煮,喝汤吃猪蹄。 偏方5:半瓶黄酒炖一条鲫鱼,喝汤吃鱼肉。 偏方6:猪蹄2只、茭白15g、通草10g煮汤。 偏方7:猪蹄2只煮烂后捞出加川穹、当归、木通、王不留各9g,煎好去渣服用。 偏方8:花生煮猪蹄,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经,益气养血;猪蹄补血通乳,主治产妇产后乳汁缺乏。
偏方9:南瓜子仁15克,捣烂加白糖,开水冲服。 偏方10:黄花50克、黄豆100克、猪蹄2个,共煮熟,一次或分次吃下,每天一剂 偏方11:海带25克放入豆浆500毫升炖熟,淡吃,每日1剂,连吃3剂。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乳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 内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不够喂哺婴儿的,统称为缺乳,又称“乳汁不行”。 由于乳汁过少或无乳的最明显表现为新生儿生长停滞及体重减轻。因此,不仅给婴儿的生 长、发育造成影响,而且也会给家庭带来各种困难和麻烦,故对产后缺乳要积极进行有效的 防治,能够有效地治疗产后缺乳的秘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芝麻酱100克,鸡蛋4个,小海米、葱丝、味精各适量,食盐少许。先用水将麻酱调成稀糊 状,然后打人鸡蛋,加适量水搅匀,再加入调料,置锅内蒸熟即可。将蒸熟之羹1次食用。 每日2次,一般3日见效。 本方尤适用于产后气血虚弱所致乳汁不足,乳无汁。 [方二] 豆腐120克,红糖30克,黄酒1小杯。将豆腐、红糖加水600毫升,入锅中用文火煮,煮至水约 400毫升时,即可加入黄酒调服。吃豆腐,喝汤。 本方尤适用于产后血虚津亏所致乳汁不行,乳无汁,有热者更宜服用。 [方三] 母猪蹄4只,土瓜根、通草、漏芦各100克,粳米(或糯米)500克。猪蹄洗净,每只切两半入锅 内,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至1500毫升,取去猪蹄,放人士瓜根、通草、漏芦再煮,取汁900 毫升,然后去滓,将米入汁内煮粥。乘热喝汁,以饱为度,若身热微汗出者佳,不见效再 服。
本方尤适用脾胃素虚,兼有肝部气滞,经脉不畅的乳汁不行,乳无汁。 [方四] 木瓜500克,生姜30克,米醋500克。用瓦煲,分次吃,以利于吸收。 [方五] 生姜500克,猪脚2只,甜醋1000毫升。将生姜刮去皮切块,猪脚切块,二者同醋煮熟。分数 日食完,煮好后若放置一二周再食,则效更佳。 [方六] 棉花子10克,鸡蛋2个。将上述2物加清水2碗同煎,蛋熟后去壳再煎片刻,加白糖适量调 味;饮汤食蛋。 [方七] 莴苣子100克,糯米、粳米各50克,甘草25克。将4味加水1200毫升(3大碗),煎汁取700毫升。 去渣分3次温服,1-2剂即可见效。 本方对产后脾胃虚弱所致的血虚乳少、乳无汁有特效。 [方八] 赤小豆50-100克。将小豆洗净,加水700毫升,入锅中,旺火煮至豆熟汤成,去豆饮汤。 本方尤适用于产后乳房充胀,乳脉气血壅滞所致的乳汁不行,乳无汁。 [方九] 猪蹄1只,花生米50克,香菇15克,调料少许。煮熟后食用。 [方十]
鲫鱼500克,通草9克,猪前蹄1只。共煮汤,熟后去药,食肉饮汤。 [方十一] 芝麻30克,鸡蛋3只,盐少许。将芝麻炒香,研细末,加少许盐,另将鸡蛋煮熟后,剥去外 壳沾芝麻末食用,以能消化为度。 [方十二] 豆腐5块,丝瓜250克,香菇25克,猪前蹄1只。先煮猪蹄、香菇,加盐、姜调味,待肉熟 后,放入丝瓜、豆腐同煮食用。1日内分次吃完。 [方十三] 紫河车l具。将其洗净,炒焦,研末,每次服3-9克。 [方十四] 花生米200克,虹糖20克。先将花生米炒熟,碾成粉状,加入红糖,用开水调成糊状服用。 [方十五] 紫河车100克,猪瘦肉200克,葱白3茎,黄酒50毫升,精盐少许。将胎盘洗净,切 长3厘米,宽1厘米长条,猪瘦切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薄片。然后将上五味一同人锅中,加 水800毫升,用旺火炖至肉熟,吃胎盘、猪瘦肉,喝汤,一般3-5次见效。 [方十六] 鲇鱼1条(重300-400克),鸡蛋4个。将鲇鱼去内脏洗净,置锅内,加水700-800毫升,用旺火 煮沸后,改用文火,将鸡蛋打人鱼汤中,稍候片刻,继续用旺火煮至鲇鱼熟透,吃鲇鱼、鸡 蛋,喝汤,日服2次,一般3-4天即效。 [方十七]
人参、生黄芪各30克,当归60克,麦冬15克,木通、橘梗各9克,七孔猪蹄2个(去爪壳)。水 煎服,1日2次。 [方十八] 炒麦芽12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数沸。洗双侧乳房20分钟,再用木梳由周围向梳 头梳理数遍。 [方十九] 核桃5个,黄酒适量。核桃去壳取仁,捣烂,黄酒冲服。 本方尤适用于乳汁不通所致乳少。 [方二十] 红衣花生、玉米碴、大米各100克。将玉米渣,花生加水煮至五成熟,人大米,再加适量 水,以小火熬成原粥,随口味加糖服。 [方二十一] 天花粉15克,豇豆100克。2味洗净,加水同煮,油、盐调味,饮汤食豇豆。 [二十二] 红薯叶250克,猪五花肉200克,调料适量。洗净红薯叶,切碎,猪肉洗净,切成2厘米长,1 厘米宽的块,将2味放锅内,加葱、姜、盐、味精等,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肉烂,食 肉饮汤。 [方二十三] 羊肉250克,猪蹄1只(约500克),调料适量。将猪蹄刮洗净,加酒、酱油浸1小时,羊肉切成 方块,用少许油爆香蒜茸,投入羊肉翻炒至干,烹上米醋,再炒焙干,以去尽膻味,然后投
入葱、姜、桂皮及调料,改用文火焖熟,拆去骨,收干卤汁。 食羊肉猪蹄膏,1日数次。 [方二十四] 蹄筋350克,鸡脯肉50克,鸡蛋清3只,料酒、精盐、葱末、生粉各适量。将蹄筋切成段,加 水烧开片刻后,捞起备用,鸡脯肉去筋放在肉皮上,敲成细茸,放人碗中用水化开,加料 酒、盐、生粉和蛋清等调成薄浆。锅内调入清油,烧熟后放入蹄筋和调味晶,待入味后,将 鸡茸浆徐徐倒人,浇上葱油。 本方尤适用于产后亏损所致乳汁缺乏。 [方二十五] 党参9克,大枣20克,覆盆子9克,粳米60克。将前3味用纱包袋包好,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 米煮作粥。每日1剂,连续服食4-5剂。 [方二十六] 豌豆100克,红糖适量。将碗豆用温水浸泡数日,用微火煮至糜烂如泥,调入红糖,不拘时 食。 本方尤适用于脾胃不和所致乳汁不下。 [方二十七] 大鲤鱼1条,赤小豆50克,陈皮、小椒、苹果各6克。将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段,与 诸药加水同煮约40分钟,调味,空腹温服。 [方二十八] 赤小豆50克,糯米甜酒酿250克,鸡蛋4个,红糖适量。赤豆洗净,加水煮烂,人甜酒酿,烧 沸,打入鸡蛋,待蛋凝熟透加红糖。吃蛋喝汤。
本方尤适用于血虚所致的乳汁不下。 [方二十九] 鸡爪10只,花生米50克,调料适量。将鸡爪剪去爪尖,洗净,下锅,加水黄酒、姜片、煮半 小时后,再人花生米、精盐、味精,用文火焖煮1.5—2小时,撇上葱花,淋入鸡油。 本方适用于产后血虚,乳汁不足。 [方三十] 金针菜30克,猪瘦肉60克,调料少许。将金针菜洗净,猪肉切成片,同放陶瓷锅内,用旺火 隔水炖熟,加入调料,吃肉、菜,喝汤。 [方三十一] 牛鼻子1个,生姜2片。将牛鼻子洗净,去毛,切片,放炖盅内,加生姜、水适量,隔水炖 熟,食盐调味,饮汤食肉。 [方三十二] 炙黄芪50克,通草10克,母鸡1只,精盐、黄酒各适量。前2味洗净,鸡宰杀后去皮,剖腹, 洗净,滤干,切大块,放入磁盘内,加入2药,撒上精盐1匙(宜淡不宜咸),淋上黄酒3匙,不 加盖,用旺火隔水蒸3-4小时,空腹食或佐餐食。1日分2-3次吃完。 [方三十三] 母鸡1只(约1500克),猪排骨2块,调料适量。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内脏、洗净,与猪排骨 同入沸水锅内,加葱姜、料酒、精盐,用文火焖约3小时,至鸡肉脱骨入味精,佐餐,日数 次。 [方三十四]
天冬60克,猪瘦肉500克。将肉切块洗净,与天冬共加水,文火炖至肉熟烂,食肉饮汤。 [方三十五] 鲜石斛50克,花生米500克,食盐6克,大茴香、山楂各3克。将石斛切成1厘米长的节,锅内 加清水,并入食盐、大茴香、山楂、石斛,待盐溶后,倒入花生米,烧沸后文火煮约1.5小 时,至花生米人口成粉质,佐餐用。 [方三十六] 虾米30克,粳米100克。将虾米用温水浸泡半小时,与粳米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本方尤宜于肾精不足所致的乳汁不通。 [方三十七] 粳米100克,薤白、枳壳各10克,陈橘皮15克,豉10克,大枣8枚,生姜汁适量。先将薤白、 枳壳、陈橘皮煎汤取汁,去渣,再加入粳米,大枣、豉煮粥,待粥熟调人生姜汁,空腹温 服。 本方适用于妇女产后断奶乳胀。 [方三十八] 穿山甲珠30克,瓜络15克,猪蹄筋200克,佛手10克。将3药装纱布袋内,扎口,与猪蹄筋同 置砂锅或高压锅内炖至熟,弃药袋,调入适量盐、姜汁。饮汤食肉,日数次,连用至乳多为 止。 [方三十九] 鲜橙汁半碗,米酒1-2汤匙。将米酒冲人鲜橙汁内,日服2次。 本方尤适用于妇女哺乳期乳汁排出不畅、乳房红肿、结硬疼痛等症。
[方四十] 川芎6-9克,当归9—12克,穿山甲肉45—100克。放容器中,加水适量,放人锅中,隔水炖2 -3小时,饮汁食肉。 本方适用于产妇乳房胀硬、乳汁不下等症。 [方四十一] 嫩碗豆250克。加水适量,煮熟淡食并饮汤。 [方四十二] 焦麦芽60克。水煎取汁,当茶饮。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食疗方
【金针炖肉】 配方: 干黄花菜30克,猪瘦肉250克。 制法: 将瘦猪肉切成小块,与黄花菜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炖熟,调味即可。 功效: 宣郁通乳。 用法: 佐餐分3次吃完,5日为1个疗程。
【海带佛手浆】 配方: 豆浆300克,海带60克,佛手10克。 制法: 海带、佛手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再入豆浆煮30分钟。 功效: 行气解郁,散结通乳。 用法: 1次饮服,每日1次,连服5日。
【橘叶青皮猪蹄汤】 配方: 橘叶、青皮笤10克,猪蹄1只。 制法: 先把猪蹄洗净,再与橘叶、青皮加水适量同煮,炖至猪蹄烂熟。 功效: 行气通乳。 用法: 饮汤吃肉,每日数次。
【赤豆酒酿蛋】 配方: 赤小豆50克,糯米甜酒酿250克,鸡蛋4个。 制法: 赤小豆加水煮烂,入甜酒酿,烧沸,打入鸡蛋,待蛋凝固后加红糖调味。 功效: 益气养血,祛瘀通乳。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食。
【归芪鲤鱼汤】 配方: 鲤鱼1条(约500克),当归15克,黄芪50克。 制法: 将当归、黄芪用纱布包后与洗净的鱼同煮。 功效: 补气养血通乳。 用法: 饮汤吃肉。
【鲫鱼通乳汤】 配方: 鲫鱼500克,通草9克,猪前蹄1只。 制法: 鲫鱼洗净,猪蹄洗净。二者与通草一起加水同煎,熟后去通草。 功效: 益气健脾,通经下乳。 用法: 饮汤吃肉,随量食用。
【花生炖猪爪】 配方: 花生米200克,猪脚爪2只。 制法: 将猪脚爪洗净,用刀划白,放入锅内,加花生米、盐、葱、姜、黄酒、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熬至熟烂。 功效: 益气养血通乳。 用法: 随量食用。
治疗催乳、回乳验方 1、用维生素E催奶有奇效,每次200服200毫克,每天2—3次,只服3天奶水猛增,又连服2天,出现溢奶的现象。 2、将当年的花生米,晒干磨碎,用开水冲服,不宜太浓,连喝2—3次,可催奶。 3、用60—120克炒麦牙水煎服,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乳汁即断。 4、用黄花菜15—20根,用开水沏水喝,几天后即断奶。喝水无时间限制,多少不限,但不能少喝
产后乳汁不足
催乳方 [药物] 雄鸡睾丸 2~4 个。 [用法]将雄鸡睾丸去掉外膜捣碎。用甜酒适量加水约 300 毫升,煮开 后冲入捣碎的鸡睾丸即可。也可用开水冲服。服时加少许白糖,但忌用火煮。 [疗效] 此方治疗产后无乳 32 例,疗效均佳。 [病例]杨×\u65292X 32 岁。产后 3 天乳房无胀满感,乳汁分泌稀少,曾服 中药汤剂乏效。以此方 1 剂后,乳汁增多,1 周后又服 1 剂,乳汁基本满足 哺乳需要。 [来源] 姜莉莉.广西中医药
催乳汤 [药物] 紫背金牛(干品),猪肉各 50 克。 [用法]洗净紫背金牛,猪肉切块,加水 750 毫升,堡至 300 毫升左右, 每天 1 剂,分 2 次饮汤吃肉。 [疗效]此方治疗初产妇无乳者 15 例,服药 2~3 天后均有乳汁。 [病例]农×\u65292X 24 岁。产后 25 天未有乳汁,经治未效。诊见颜面苍 白,两眼充血,大便秘结,小便稍黄,脉略数,服此方 3 天即有乳汁。 [来源] 李承韩.广两中医药
川椒白酒方 [药物] 川椒 50 克,白酒 250 毫升。 [ 用法]川椒研细末,与白酒装入酒壶内,文火煮沸后,将酒壶嘴对准 乳头,以酒壶中热气熏蒸。 [疗效]此方治疗产妇初起乳络不畅,乳汁壅塞或寒热之邪致乳汁不通 8 例,全部获愈。 [来源] 熊恰兴.湖北中医杂志
芪参汤 [药物] 黄芪 30 克,全当归、党参、王不留行、大枣各 15 克,穿山 甲(砂炒)、通草各 10 克,白芒 12 克,鲜猪脚 1 个。 [用法] 每天 1 剂,炖服。 [疗效]此方治疗缺乳获效。 [病例]陈XX, 27 岁。产后 6 天,出血不止,不见乳汁,面色 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服上方 2 剂,乳汁通。 [来源]何贤国,四川中医
催乳散 [药物]穿山甲 5 克,维生素 E200 毫克。 [用法]将穿山甲炮焦或烤焦后研未,与维生素 E 胶丸共以稀米汤送服, 每天 3 次,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产后缺乳 80 例,痊愈 56 例,有效 20 例,无效 4 例。 [病例]张策XX,26 岁。5 天前足月顺产后乳汁点滴不下,乳房无肿 胀感,面色黄白,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以此方服 3 天后乳下,5 天后 泌乳量增多。服药 10 天后乳汁足。 [来源] 席天玉。中西医结合杂志
塞鼻通乳方
[药物]积雪草适量(鲜品)。 [用洁]取鲜积雪草适量,清水漂洗干净,晒干,用手将药搓揉烂碎, 以有药汁渗出为度,并捏成药团如手指头大小,塞入患乳对侧鼻孔中,次晨 取出。着 1 次未愈,可如法再用 1 次。 [疗效] 此法治疗乳痈,疗效满意。 [病例]王××,女, 23 岁。产后 21 天,昨日突然恶寒发热,头痛, 右侧乳房外上象限结块、肿痛,局部掀红,痛不可近。脉浮数,舌淡红、苔 薄黄,体温 38.1℃因以药团塞入左侧鼻孔,嘱患者卧床休息。次晨病家来告: 热退、痛止、结块消失。 [来源]范保根.浙江中医杂志 1988; (8) : 347 注:积雪草,别名崩大碗,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 的全草,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威灵仙湖剂 [药物] 威灵仙适量。 [用法] 上药研末,以米醋拌和成糊状,放置 30 分钟后贴敷于患处, 随于随换。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多例,疗效较好,一般 1~3 天即愈。 [病例] 李××, 31 岁,产后 3 个月,突然左乳红、肿、痛,伴有 恶寒发热等症。以此方治疗 3 天痊愈。 [来源] 周志生.浙江中医杂志
朴硝马齿苋合剂 [药物] 朴硝 100 克,鲜马齿克 200 克。 [用法] 将鲜马齿克洗净捣烂绞汁,以药汁调匀朴硝,涂敷在纱布上 外敷患处,每 4~6 小时换药 1 次。若冬季无马 齿苋,可用鲜鸡蛋清 6 个与朴硝调匀外敷患处。 [疗效] 此方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 47 例,全部治愈。 [来源] 任芝勤,等.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清热煎剂 [药物] 鲜紫背天葵 10 克,黄酒适量。 [用法] 每天 1 剂。将紫背天葵洗净后切成薄片,以黄酒(或温开水) 分 3 次吞服。 [疗效]此方治疗早期乳腺炎疗效较好,一般可在 2~4 天痊愈。 [病例]方××, 35 岁。产后 9 天左侧乳房上方有一硬块,肿痛明显, 按之无波动感,发热恶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此为早期乳腺炎。以此 方服 3 天,热退肿块消。 [来源]张秀娟.浙江中医杂志
公英白酒方 [药物]鲜蒲公英 15 克,白酒 10 毫升。 [用法]每天 1 剂。将鲜蒲公英根洗净切碎,以白酒冲服。 [厅效]此方治疗乳痈可获效。 [病例]李×\u65292X23 岁。初产 15 天后左侧乳房肿痛,畏寒发热,全身不 适。近 2 天硬结增大,其痛难忍,呻吟不断,舌苔微黄,脉数。以此方服 2 剂后痊愈。 [来源]陈华强.四川中医 1985(5) : 35
栝公汤 [药物]全括萎 1 个,蒲公英 4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 2 次眼。另将药渣捣烂,布包敷于患乳 部,一般 2~3 剂即愈。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 10 余例,效果满意。 [病例]赵××,女, 28 岁。今晨起自觉身冷,右乳疼痛。检查右乳 红肿有硬块,自觉胀痛,触之痛甚,苔微燥。体温 38.6℃ ,白细胞 16×\u65297X09 /L。诊为乳腺炎。经用上方 2 剂,肿胀消失,痛减,热退,继用 1 剂而愈。 [来源]阎保祥,四川中医
寻骨风煎剂 [药物]寻骨风 30 克,鸡蛋 1 个。 [用法]将寻骨风加水适量煎取浓汁,打入鸡蛋煮熟,临睡前服下。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 30 例,均 1~3 次获愈。 [来源]涂清源. 基层中药杂志 1990; (3):22 注:寻骨风,力马 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 Aristolochia mOllissimaHance. 根茎或全草。功 能法风活血,消肿止痛。
酒煎海金沙剂 [药物]海金沙全草(鲜品)250 克,黄酒 250 毫升。 [用法]每天 2 剂。将海金沙洗净置容器内,加黄酒,再加清水以浸过 药面为度,武火急煎 15 分种,稍凉后取药液 1 次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 36 例,全部有效。 [来源]李捕.江西中医药 1992; (3) : 61
牛蒡青皮汤 [药物]牛蒡子 30 克,青皮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 10 余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病例]周××,女, 28 岁。2 天前左侧乳房上方有一小硬块,稍有 疼痛。今硬块增大,疼痛加剧,乳儿吮吸时尤甚,伴口渴微恶寒,骨节酸楚。 诊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左侧乳房外上方肿块,如鸡蛋大小,压痛 明显,局部皮色微红;体温 38.5℃。以此方服 3 剂后,肿块消退而痊愈。 [来源] 刘健.浙江中医杂志
蝎甲散 [药物] 全蝎 1 克,炙穿山甲片 9 克。 [用法] 每天 1 剂,研末,分 2 次吞服。 [疗效] 此方治疗乳痈,取效满意。 [病例]冯××,女, 25 岁。产后近 1 月,前天起突感左乳房肿痛, 伴畏寒发热胸闷,舌红,苔薄黄,脉弦,体温 38.5℃。检查左乳外上方有一 6×\u65304X 厘米肿块,边界清,色红疼痛拒按。即予此方 1 剂分 2 次吞服,次日寒 热除,肿块消。再进 2 剂以善后。 [来源] 赵达进.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 : 515 注:本方乃攻破之品,易伤津液,故阴虚阳亢者慎用,虚弱及孕妇忌用。
鹿公汤 [ 药物]鹿角霜 13 克,蒲公英 12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兑入黄酒 100 毫升,分 2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尚未化脓者,疗效甚佳。 [病例] 杨××, 23 岁。产后 25 天,出现左侧乳房胀痛,发热色 红,伴全身发热寒战,舌红,苔黄燥,脉数。体温 39.5℃。服本方 3 剂,肿 消痛止,全身症状消失而愈。 [来源] 白凯明,浙江中医杂志 消乳汤 [药物] 赤芍 30 克,蒲公英、生甘草各 15 克,柴胡、虎角片各 10 克, 白酒适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液,兑入白酒服。药后覆被卧床,取微汗出 为度。 [疗效]此方治疗捎腺炎 23 例,均取得满意效果。一般服 2~4 剂可愈。 [病例]陈××,女, 27 岁。哺乳期因纠纷郁怒,遂致乳汁减少,两 乳作胀,发热恶寒 2 天后,左乳正上方可扪及 8×\u65304X 厘米硬块,局部红肿热 痛,口干纳减,舌苔薄黄,脉弦数。以此方服 3 剂而愈。 [来源]赵荣胜.浙江中医杂志 1984; (1): 39
银花陈皮汤 [药物]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 30 克,连翘 20 克,陈皮、青皮、 甘草各 10 克。 [用洁]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 30 余例,均在眼药 1 剂后汗出热减,一 般连眼 3 剂基本痊愈。 [来源]艾文治.河北中医
芍草合剂 [药物]赤芍 90 克,生甘草 60 克,鲜橘叶适量,甜酒(糯米酒)少许。 [用法]将前 2 药加水煎 2 次,药液混合,分 3 次温服。洗净鲜橘叶研 绒加甜酒炒热敷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4 小时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有一定效果。 [病例]曾××, 25 岁。分娩后,发现右乳房有核桃大小硬结,继则 左乳房也起包块,逐渐增大,胀痛,局部皮肤发热而红,触之的手,头晕痛, 口渴欲饮,舌微红、苔白,脉浮数。以此方治疗 3 剂,痊愈。 [来源]秦大德.四川中医
全蝎方 [药物]全蝎 2 只,馒头 1 个。 [用法]用馒头将全蝎包入,饭前吞服。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 308 例,治愈 307 例,无效 1 例。 [来源]胡勤柏.中医杂志
马兰合剂 [药物]鲜马兰 120 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鲜马兰捣烂取汁,加白糖溶化,分 3 次服。药渣局部外敷, 干后可取药捣烂再敷,若逢冬令,可用马兰干品 60 克,加水 500 毫升煎至 3D0 毫升,分 3 次口服。药渣捣烂外敷患处。均以 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 120 例,治愈 81 例,好转 35 例,无效 4 例。 [来源]胡献图,等. 陕西中医 : 555 注:马兰为菊科植物马兰 Kalimeris indica (L. ) Sch.- Bip 的 全草或根。功能凉血止血,情热利湿,解毒消肿。
肺筋草合剂 [药物] 鲜肺筋草 40 克,丝瓜络 3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服时兑白酒一匙。另以丝瓜络 30 克烧灰,兑白醋适量,再同肺筋草 40 克捣烂 成泥,敷于患处,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乳腺炎 148 例,痊愈率 73.2%,一般 1~5 剂痊愈。 [病例] 王×\u65292X 29 岁。产后 45 天,出现畏寒发热(体温 39.6℃), 左乳房红肿疼痛,痛引腋下,乳汁不通,头痛汗出,舌红,脉浮。用此方内 服外敷 1 次,当晚热退肿消乳下而愈。 [来源] 梅和平.浙江中医杂志 1990; (6) : 275 注:肺筋草为百合科植物肺筋草 Aletris spicata (Thunb. ) Franch;全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
蒲芍蒌草汤 [药物] 蒲公英 150 克,赤芍 100 克,甘草 50 克,栝蒌皮 18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乳腺炎 60 例,痊愈 56 例,无效 4 例。 [病例] 李××。产后 15 天,右侧乳房红肿热痛,按之有肿块,乳 汁不通。用此方加玄参、连翘、贝母各 12 克,服 3 剂,肿块消失,乳汁通畅 而愈。 [来源] 梁远立.浙江中医杂志
喷鼻散 [药物]牙皂 20 克,白芷 5 克,生南星 1 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时取 0.1 克吹鼻,左病吹右,右病吹左,双侧发 炎仗吹双鼻。每天 1 次,连用 3 天,用后能打喷嚏效更佳。 [疗效]此方吹鼻治疗急性乳腺炎初起,效果理想。[病例]郑××。 患急性乳腺炎 1 天,右乳房内可们及 1×\u65298X 厘米肿块 2 个。用此药吹鼻后当即 喷嚏连连, 15 分钟后疼痛减轻,第 2 天肿块消散而愈。 [来源]黄字康.浙江中医杂志
乳痈糊剂 [药物]黑脚蕨全草 50 克,冰片 3 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热开水调成糊状,乘热外敷患部,药干后可取下 再以热开水调匀敷。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 24 例,均在 1~4 天痊愈。 [病例]白×\u65292X 24 岁。患者产后第 13 天,突然感觉全身不适,伴有 头痛,四肢困倦,次日清晨左侧乳房剧烈疼痛、红肿,伴发热畏寒,恶心呕 吐,口苦口干,尿黄短少,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检查体温 39.5℃,左 侧乳房红肿局部有明显压痛,尚无波动感。以此方外敷第 2 天体温正常,肿 消,病告痊愈。 [来源]黄梅生.广西中医药 1988; (3) : 33 注:黑脚蕨为铁扇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 Adian flabellulatum L.的全 草,功能清热利湿,散瘀消肿。
桑蜂膏 [药物]桑白皮 30 克,露蜂房 45 克,血余炭 40 克,白矾 9 克,生陈 猪油 90 克。 [用法]将桑白皮、露蜂房、血余炭、白矾研末,过 40 号筛,再用生 陈猪油调成软膏,装瓶备用,使用时将药膏按病变大小涂于白纱布上贴敷患 处,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多例,收到较满意效果。 [病例]尹××,女, 30 岁。患乳腺炎,鱼此方外敷,2 天后肿胀部 破溃,排出多量脓性分泌物,红肿明显消退。第 2 次换药时,红肿消失,破 溃口无分泌物。共敷 3 次痊愈。 [来源]李士文,四川中医 1985; (5) : 23
乳没蜂黄膏 [药物]乳香、没药、大黄、蜂房各 10 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前 4 味药混合研细末,再加蜂蜜调成膏状,敷盖于乳房结块 处,用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乳痈 30 例,均治愈。 [病例]刘×\u65292X女,24 岁。2 天前发现左侧乳房上方有一小硬块,稍有 疼痛,今硬块增大,疼痛加剧。检查体温 38℃,左侧乳房外上方肿块如鸡蛋 大小,压痈明显,局部皮色微红。当天敷药后,疼痛减轻,体温降至 37℃因 肿块缩小。又敷 1 次后即愈。 [来源] 张清旺,等.西中医 1991;(5): 225
二黄栀芒粉 [药物]大黄、黄柏、山栀子、芒硝按 10:3:2:2 比例配量,黄酒、 童便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末混匀,装瓶备目。用时取药末适量,用黄酒、童便 调和后加热,涂在纱布上,外罩 1 层纱布外敷,中间剪 1 小孔露出乳头,每 天敷药 1 次。每次敷药前最好将乳汁吸去。另取橘核 60 克,捣碎,煎水去渣 后,入红糖、甜酒糟适量趁热内服,每天 1 次,服后宜平卧覆被取汗,以助 药力。 [疗效]外敷内服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多例,早期应用获效良好。 [来源]钟有鸣.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 132 注:急性乳腺炎脓已成者,不宜再用。
紫蒲散 [药物]紫荆皮、蒲公英、芙蓉花(或叶)各 160 克,独活 95 克,赤 芍 65 克,石菖蒲 50 克,白芷 35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发病 1~3 天用热开水调敷,4~ 7 天用热酒调敷,皮肤过敏者用温蜜糖水调敷。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 183 例,一般外敷 4 天左右痊愈。 [来源]孙纪如.浙江中医杂志 1987; (7) : 309
葱星丸 [药物] 葱白 1 根,生南星 1 克。 [用法] 上 2 药共捣烂为丸,用药棉包裹,浸冷开水后填塞患者鼻 前庭(乳痈发于左侧塞其右鼻,发于右侧塞其左鼻)。每天塞鼻 2 次,2 天 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 23 例,显效 19 例,有效 4 例。 [病例] 林××,女, 24 岁。产后 8 天,恶寒发热,恶心烦渴, 乳汁分泌不畅,左侧乳房红肿坚硬跳痛,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检查体温 39.8℃,血白细胞 13. 2×\u65297X09/L,中性 0.84;左侧乳房外下象限红肿,触 痛拒按,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即以此方治疗,药后症减,次日局部红肿痛消 失,复查血象正常。 [来源] 钟启良,等.福建中医药 1985; (5): 39
蒲仙矾合剂 [药物] 新鲜蒲公英、新鲜仙人掌(去刺)按 5:2 比例,明矾末适 量。 [用法] 将蒲公英、仙人掌切碎捣烂成泥,人少量明矾末,用鸡蛋清 调敷患处,每天 2~3 次。疼痛剧烈者,加大黄、乳香粉。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初期乳痈 38 例,外敷 3 天后,痊愈 31 例,好转 5 例,无效 2 例。 [来源] 朴元才.浙江中医杂志 1991; (8) : 356
辛夏散 [药物]细辛 30 克,生半夏 10 克,斑蝥 3 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和匀,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棉摊开如 5 分硬币大小, 浑薄如牛皮纸,均匀无洞,取 1 克左右药 末裹于其中,如枣核状,塞入鼻孔,每次 1 枚。病在左塞右 鼻孔,病在右塞左鼻孔,病在双侧左右交替塞鼻,至鼻腔有灼热感时取 出,间隔 10 分钟左右继续使用,每天用 2 枚。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法治疗乳痈 68 例,痊愈 49 例,好转 13 例, 无效 6 例。 [病例]邱××,女, 27 岁。产后 1 周,左乳肿痛伴发热 4 天,曾用 西药治疗乏效。检查体温 38.6℃,左乳弥漫肿胀,无明显波动,皮肤灼热, 触痛明显。以上药棉球塞右鼻孔,2 天后热退肿消痛止而愈。 [来源]张建如,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0)452 注:用此法应在 24 小时内见效,超过 2~3 天不见效,应更换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