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老师 韩愈有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强调过,学生不一定不能超过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要强过学生。不过他的文章我不爱读,主要是逻辑太严密,方方正正的,你总是说他不过,他总是占着理。我估计他不见得是个好老师,总是一种教训别人的姿态对学生,一副道学家的嘴脸,哪个学生能受得了啊!好的老师要向孔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即便是教你东西,也是一种商量着的口气,可惜孔夫子死了几千年,而这样的师傅现在太少了。 选择好老师 你执业之初,最好有一位老师带着你,虽然他不一定能够为你传道授业,但在你对一个业务搞不懂状况,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为你解解惑总还是可以的。如果这位老师能够让你放手实践,给你出庭和参与项目的机会,那你就走运了。大部分愿意带你的老师都是工作勤勉,认真负责的,他们不但能够为你解决事业和学问上的困惑,而且还能让你明白如何做人和做律师之间的的很多道理。当然也有的老师带你可能也有将你作为廉价劳动力的打算,让你查查文件,送送文书,钉钉案卷,买买槟榔什么的,这可能让你觉得冤枉,会有一腔抱负化做流水的失落感,呵呵,那我只好建议你先忍着,看看这个老师的本事再说吧。但如果你不幸拜在一个道德败坏,人品恶劣,业务水平低下的老师门下,我奉劝你立马走人,即便他开给你很高的薪金,让你觉得做律师真爽。 什么样的老师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就好比什么样的模子铸造什么样的像,聊斋里有个家伙能够闻着人家学生的文章就可以指出哪个是他的老师。因为学生耳濡目染的,慢慢老师的法律观念,工作方法,办案套路会被学生接受并形成了自己的习惯,这可能是个好事情,会有一位年轻的后起之秀脱颖而出;但也可能会让一个原本成为大律师的家伙沦为讼棍。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老师是不是个品牌,其实不重要。很多品牌是包装出来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品牌对消费者是个好东西,但对你,对行内的人,不见得有用。况且,即便这个品牌是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那他只怕也早就闭关,让向宋远桥那样的大弟子代理掌门来教你,那对你有什么益处? 很多年龄在35-40岁左右,执业经历在8-10年左右,担任着5-10个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事业处在上升期的律师,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源源不断的事务工作,他们有能力、有时间、也有需要带你作为助理或者学生。 1)他们有带你的能力。上述的那些硬件软件条件都证明他有资格有能力作为你的老师,给你授业解惑。你如果对这样的律师尚心存疑虑,觉得他们教不好你,那我估计你要不是矫情要不就是捣蛋。 2)他们有带你的时间。这些律师工作也很忙,但他们还不至于忙得见不到人影,也不至于长期在欧洲或美国,北京他们或者会一年去几次,但也不会守在最高院附近的宾馆处理案件。他们如果同意带你,觉得每周会抽出一天半天问问你的工作,指导你的文书,如果你是他的助理,你做的文书或者方案可能会被他挑三拣四的指责,晚上12点,你准备睡了,你的老师可能会给你打电话,让你收他替你改过的电子邮件。 3)他们有带你的需要。如果他们觉得你符合要求,是个可造之才,他们会将你作为培养对象。这是因为他们的团队需要你的加入,吐故纳新或者扩张羽翼是这个时期的律师们最愿意做也必须做的事情。事业需要突破,肯定需要培养团队。他将你作为团队的成员,那你想想,如果不将你带熟练,谁替他开庭,谁替他做方案,谁帮他沟通协调客户? 世界上的坏老师各有各的坏法,好老师都一样。他们是: 1)负责任。他们对委托人、对事务所、对朋友、对家人、对学生负责任。推卸责任,文过饰非的家伙,即便口吐莲花你也不要去跟,他可能第一个就将你卖掉。敢于担当,心怀坦荡的老师千万不要错过,你即便有过错他也会替你揽过去。 2)业务精。业务能力是律师安生立命,发展壮大的基本,你在业务精深的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可以让你终身受用,况且,经常能够胜诉的老师,经常能够签下大单的老师,你在他的麾下也觉得是件光彩的事情啊。 3)关照你。负责任,业务精不如关照你,老师关照你,一般是,业务上对你多指导,能够让你操作的案子绝对放手让你去做,在待遇上,他会考虑你的实际难处,给你尽可能多的分配。 总之,在你执业之初能够找到一个好老师,你至少就不会走太多的弯路,也能够比其他刚入行的朋友走得更稳更快,更能抢占先机,这可是你不可不察的问题啊。 不要拘泥于老师 既然老师很重要,所以,在选择老师上你要花些心思。可是你现在可能是出门一抹黑,况且也没有哪个律师头上会写着我是好老师,所以,我估计给你说些理论课是不能解决你得实际问题的。况且,即便你遇见个好老师,也向他学到不少好东西,但也不一定要拘泥于老师,博采众长才能融会贯通。说到这里,我想起《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华山派的气宗、剑宗斗得不共盖天,他倒是两宗的功夫全学了,还不耽误他喝酒谈恋爱,整个一个杂家,不过这人是绝对做不得律师的,心思太单纯,容易被人利用。《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我也有些心仪,倒不是很多姑娘喜欢他,是因为他可以自学成才,成为绝顶高手,不过这个人没有原则,不敢斗争,是做不好律师的。《神雕侠侣》的杨过,这个人很是不幸,要父母关爱的时候,父母双违,想学习的时候,老师尽给他捣乱,开始谈恋爱吧,尽碰到些拆台的家伙,但我觉得他悟性高,他可以在旁边看着别人学就会,他倒是可以做律师,不过心态悲凉,太看破的人理论上或许会有成就但在实务上却难得。这几个人我推荐给大家,其目的是,1)即便是有老师,即便是出身名门,也要博采众长,以期融会贯通,心存门户之见,就将自己的发展路子弄窄了;2)如果不幸一时找不到老师,只要以前有些理论基础,就找几本实用的教材研究参详,虽然可能会有些弯路,那如果你找的是本《九阴真经》或者《乾坤大挪移》,那我就要羡慕死你,如果是《葵花宝典》那就算了;3)如果找到了老师,人家死活不肯教你,甚至不待见你,或者尽告诉你些理论而不让你去实际操作,那我希望你像杨过,偷着瞟瞟,潜心领会,学会了就走人。我跟过很多师傅,学得也杂,也不是什么名门子弟,是没有资格拿出来炫耀的;况且自己也喜欢揣摩,看过国内国外很多大律师的书,囫囵吞枣的不求甚解,虽然我暂时还没有看过什么葵花宝典,但自称是什么宝典的书也买过看过不少;我也喜欢观察我觉得知名的大律师们,瞟学了他们不少文书的格式,行为的口气规矩,待人接物的姿态做派,然后用在自己的业务上,真是非常的受用。不过我仍然觉得自己还配不上做人家的师傅,今天在这里唧唧歪歪的说了半天,耽误大家的时间。 跟老师的注意事项 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我想给你提个醒,老师的有些东西是不会直接教你的,你要自己去体会,老师也不喜欢带着个小喇叭,时时刻刻的开始广播啦,如果你做事喜欢讲价钱,计较得失,那没有哪个老师会将衣钵传授给你。 1、 少说话。 在老师的客户面前少说话,老师带你去见客户,是信任你,是让你长见识,你不知轻重地乱说话,可能搅了老师的生意。在法官面前少说话,老师带你见的法官,要么与老师关系要好,要么是老师的发小,或者是老师的同学,你见到的是老师的另一面,如果你喜欢乱说话,他们会对你有戒心。在老师同事面前少说话,同行是冤家,即便是一个事务所的弟兄,也会互相保留,不一定会真心相待,你参与着老师的很多案子,你乱说话,就可能断送老师的财路,就是老师他不忍心不踢你,我都想踢你。 2、多揣摩。 1)揣摩老师的心理。老师是你的领路人,他把你领向天堂还是地狱,只有他知道,但你要在事先揣摩好他的心理,地狱就不要进去了。2)领会老师地思路。一个案子不同的律师有各自的做法,处理方法不同不见得就有高下,同样的做法在不同律师之间效果却不一定相同,这就是法律给你带来的惊奇和吸引人关注学习的地方。多多领会老师的操作方法,以期融会贯通。老师为什么有时会很及时的将案子了结掉,有时却希望法院无限期的将案子搁置起来?为什么老师有时会同意在看起来很吃亏的情况下调解,有时却宁愿败诉也要让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为什么老师有时要在律师函中提出调解的方案,有时却要求对方在限期内立即履行义务?这些都融合着老师对案子的判断、把握以及技巧,这需要你认真的领会和揣摩,这些其实才是老师的真正本事,你如果走马观花,你可能就错过了提升能力的机会了。 3、听从安排。 老师不会让你上刀山下火海,他甚至都不敢让你帮他担负什么责任。他安排你做的事情,你一般都是能够做得到的,即便有的有些难度,这也是锻炼你的机会。听从他的安排,不要自作聪明的在一个事情上画蛇添足。他让你去送个资料给对方老总,可不是希望你去为他的客户解释法律问题,你送了就回来。他让你去法院取个文件交换个证据,可不是希望你去谈案子的观点,说不定你会不小心将老师的思路明明白白地暴露给对方代理人。当然,他也不是让你做个木偶,你的主观能动性在于你解决好委托给你工作而不是添油加醋地将事情搞复杂。 4、别讲价钱。 有老师愿意带你,你就高兴着吧,在你还没有和老师混得很熟前,别讲价钱。有的年轻人总是很珍惜自己的力气,做个事情就要讲回报。商业社会讲回报不是不好,但也要看时候,看场合。我记得有个什么歌里唱过“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就捞个大尾巴鱼。”你有付出,绝对会有回报的,老师绝对会记得你哪天哪天替他做了件什么事没有给你付报酬的,要知道老师是律师,他是世界上最精明的行业里的人士,会忘记欠人家的?我从来都会在工资单外再给我的助理支付些额外的报酬,或者开出一些工资之外的福利,作为助理们的意外报酬,而你的老师也一定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些回报,听我的,没有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