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不乳 大黄茶 [药物] 大黄 10 克。 [用法]取上药置碗内,冲入沸水 100 毫升左右浸泡 10 分钟后,少量分次喂服。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儿不乳,效果颇著。 [病例]朱×\u65292X男。患儿出生后 1 天半不吮乳,啼哭不已,烦躁不安, 腹胀便秘。口腔检查无异常,予大黄泡饮治疗,当天下午解下稀热臭大便 1 次,量多,诸症消失,吮乳正常。 [来源]秦亮,浙江中医杂志 新生儿头皮血肿 止血肿方 [药物]血竭 10 克,云南白药 2 瓶,凡士林 30 克。 [用法]将血竭研末,与云南白药和匀,再加凡士林及热水少量调成糊 状,视部位大小敷于血肿上,3 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多为产伤所致),一般 3~5 次即可消散。 [病例]随××,男,10 天。患儿出生后第 2 天,发现其枕部有 6×\u65304X 厘米之血肿块,经多次抽吸加压包扎无效。用此方外敷 3 次即愈。 [来源]祝松青,浙江中医杂志 新生儿眼底出血 活血化瘀汤 [药物]丹参、桃仁、赤芍、花蕊石各 7.5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适量浓煎至 50 毫升,分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儿眼底出血 10 例,其中Ⅰ度眼底出血 4 例,均 在 3 天内吸收;Ⅱ度眼底出血 2 例,分别在第 4 及第 6 天吸收;Ⅲ度眼底出 血 4 例,分别在第 3、4、6 天吸收。 [来源]陈慧英,等,中医杂志 缺锌综合征 清肝理脾汤 [药物]太子参、象牙丝、白芍、鸡内金、葫芦茶各 9 克,白术 6 克, 获苓、麦芽 12 克,谷芽 15 克,甘草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缺锌综合征息儿 56 例,经 3 个月治 疗,症状均消失,食欲增加。而头发锌恢复正常值 43 例,仍低于正常值 13 例。 [来源]何广贤,新中医 注:本病平素应注意饮食调理,多选用一些含锌量较多的食物,如蠔、 瘦肉、动物肝脏、蛋类、花生、马铃薯等。 小儿生长痛 三藤汤 [药物]桑枝、银花藤、宽筋藤、络石藤各 12~15 克,蚕砂、赤芍、 菊花各 6~9 克,薏政仁 9~12 克,甘草 2~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6 剂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生长痛 40 例,治疗 2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所有 病例全部治愈。 [病例]朱××,男,5 岁半。近半年来常于晚上诉说双下肢疼痛,痛 无定位,但以膝关节附近为甚。经父母按摩后疼痛减轻,有时一夜数次。白 天玩耍自如,很少疼痛。否认有明显外伤史。曾往医院诊治多次,诊断为生 长痛。经钙剂、鱼肝油、维生素 B1 等药治疗无效。体检未见异常。舌红、苔 白厚;X 线片双膝关节及下肢骨骼无异常,抗“O”、血沉均正常。以本方治 疗 3 天痛止,继服 3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无复发。 [来源]区庆端,新中医 小儿肌性斜颈 正颈散 [药物]大黄、木香、桃仁、红花、山栀子、玄明粉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未混匀,装瓶备用。每次取药粉 30~50 克,以醋酸适 量调匀敷于患处,用纱布、绷带包扎即可。一般 2~3 天换药 1 次。若敷后药 粉干燥松散,可再加适量醋酸调润继续使用。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7 例,全部痊愈。随访 1~3 年均无 复发。 [病例] 吴×\u65292X女, 11 个月。患儿出生 2 个月后头颈渐向右偏,右 侧颈部有一条状肿物隆起,触摸无哭闹。曾经西药治疗症未见好转。诊见头 向右侧歪斜,下颌扭向左侧,头屈向左侧的功能轻度受限;右胸锁乳突肌肿 胀,无红肿和灼热感,质硬,无波动及触痛。拟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经用 此方外敷 1 个月而痊愈。 [来源]傅平,广西中医药 1988; (3) : 24 注: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变性坏死,继之为纤维组织增生, 形成瘢痕挛缩所致。治疗上一般早期用热敷、按摩等法,1 岁以上主张手术 治疗。 小儿齿 芦根茶 [药物] 芦根 4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开水泡饮。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龄齿有效。 [病例]江×\u65292X女,7 岁。患儿入睡后龄齿 20 多天,曾 作驱虫治疗未效,且有加重,伴口干引饮,大便于燥,唇舌红、舌尖有 芒刺,苔黄腻,脉洪大。证属胃热上蒸所致。以此方治疗 5 天,余症均消。 [来源]汪德云,浙江中医杂志 小儿眨眼 胆石栀子汤 [药物]龙胆草 4 克,栀子 8 克,生石膏 30 克,钩藤 12 克,酒大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目(又称瞬目、眨眼)19 例,均获痊愈。一般 2~6 剂便可治愈。 [病例]毛×\u65292X男,6 岁。因眨眼频繁,双目干痒有分泌物曾到眼科就 诊。西医曾检查双眼脸结膜充血,球结膜充血不明显,角膜(一),诊断为 结膜炎。给予抗炎、驱虫及时症处理,疗效不佳,眨眼更加频繁。迭经中西 医治疗达 8 个月之久,亦罔效。诊见双眼眨动频繁、无片刻休止,两眼奇痒 如虫爬行,于涩灼热,烦躁不安,伴口干喜冷炊,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 红、苔黄,脉弦数。诊为肝胃风热,肝经郁火。服上方 2 剂,诸症平息。半 年后因感冒发热,眨眼复作,服西药治疗 2 天后热退,但双目眨动更频,再 次要求中医治疗。投上方 2 剂眨目立止,至今未见复发。 [来源] 肖叶青,湖北中医杂志 1991; (2): 17 小儿乳疬 疏肝消疬方 [药物]柴胡、香附、青皮、橘叶、夏枯草、淫羊藿各 10 克,蒲公英、 肉苁蓉各 15 克,浙贝母 12 克,生壮蛎 20 克(包煎)。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乳疬 27 例,痊愈 23 例,好转 2 例,无效 2 例。 疗程最短 14 天,最长 42 天,平均 26 天。 [病例]沈×\u65292X女,8 岁。因双侧乳房肿块 30 天,经当地医院治疗罔效。 诊见双侧乳晕部肿块 2.5×\u65298X.5 厘米,质较硬,触之有痛感,乳晕着色;伴胸 胁胀痛,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证属肝气郁结,痰凝血瘀。以此方加赤 芍、炮山甲、白芥子、山慈姑,服 7 剂后肿块缩小,胁痛消失。守原方加减 出入 14 剂获愈。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 祖武,湖南中医杂志 儿中药急性中毒 甘草绿豆汤 [药物]甘草、绿豆各 9 克。 [用法]水煎频服或鼻饲。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中药急性中毒 36 例,均获痊愈。部分病例辅以 洗胃、导泻、补液。 [病例]邹×\u65292X男,6 个月。因患儿发热半天,5 小时前 1 次给服小儿 奇应丸 40 粒(过量 5~7 倍),服后遂大汗淋漓,全身冰凉而住医院。体检 体温 36℃,呼吸 56 次/分,发育、营养中等,精神差,咽部充血;心率 160 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正常;腹软,肝右肋下 1.5 厘米。即予洗胃、补液 处理,后以此方频频喂服 2 天,痊愈出院。 [来源]罗兰堂.湖北中医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