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
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在偏僻的农村,多因为出生时脐带结扎消毒不严引起,在城市,多因护理不当,细菌感染所致。脐带轻度发炎时,脐带根部,或脐带脱落处,脐窝内发红或不红,有少量黏液,或为脓性分泌物,重症脐炎时,脐部脓肿,并波及大部分腹壁,同时可伴有发烧、哭闹、呕吐、拒食等表现,甚至可继发腹型蜂窝组织炎或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生命。本病以外治为主。
(一)西药
1.轻症:可用75%的酒精消毒,清除分泌物,然后用市售的紫药水或碘酒涂擦即可,每日1~2次。
2.重症:分泌物多者,先用市售的3%过氧化氢液冲洗后,再涂以紫药水。每日3次。分泌物减少后可撒上消炎粉。如脓肿,并伴有全身症状者,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二)中药
1.马齿苋1撮,香葱3~5根。马齿苋(干品)烧炭存性,研细末备用。香葱捣泥。使用时用淡的盐开水将脐部洗净,将马齿苋末撒于脐窝,上敷香葱泥,盖上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一般3~5次即效。
2.对年龄稍大的小儿脐炎,红肿者可用仙人掌或木芙蓉鲜品捣烂如泥外敷。
3.车前子炒焦,和黄柏共研细末,外敷。
4.柿蒂焙干,研细末,敷于脐部。
5.苎麻适量,烧灰撒于脐部。 6.蚕茧壳1个或一块丝绸织品,烧灰敷于脐上。 7.五倍子适量,压碾成细末,撒于患处。
【防护】断脐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家长要密切观察,脐部一旦有分泌物,应立即用75%的酒精消毒,并涂上紫药水。每天1~2次。脐部应注意保持干燥、清洁,勿使水湿、汗液、尿液污染。一旦发生污染,应立即用75%的酒精消毒,并密切观察。
新生儿脐炎
脐炎主要是指新生儿脐带脱落前后的一种急性蜂窝组织炎。在脐带脱落后常见的伤口延迟不愈,且有溢液,为最初症状。其后脐的周围皮肤红肿,深及皮下。病变范围不一,或限于脐部,或蔓延至大部分腹壁,更有继发腹膜炎者。有时发炎较轻,也可成为脓肿或丹毒。
现代医学认为此病的病原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
本病根据初生儿脐带脱落前后有脐部渗液久不愈合或有脓液渗出,周围皮肤红肿,即可做出诊断。可采取作细菌液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轻度脐炎仅予以清洗换药,渗液少者局部涂以龙胆紫。如有发热、脐部红肿时,应选用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控制感染。化脓后则排脓。
本病属于中医“脐湿”、“脐疮”范畴。轻者为脐湿,重者为脐疮。祖国医学认为由于初生儿断脐时护理不当,风、湿诸邪乘机入侵,郁结脐部,化热成脓生疮。若疮疡经久不愈,可引起其他变证。
1.[处方名称]冰硼散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新生儿脐炎。
[处方组成]硼砂15克、元明粉15克、冰片0.5克、朱砂0.6克,共研极细末。每次敷1克,再用消毒纱布覆盖,绷带包扎。隔天换1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新生儿脐炎1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一般用2次即愈。
[处方来源]高嵩
[处方备注]本方原用来治咽喉肿瘤,口舌生疮,现借用于治新生儿脐炎,其机理相似,功效显著,方法简便而适用。
2.[处方名称]脐炎粉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收敛。主治新生儿脐炎。
[处方组成]黄连20克、枯矾30克、朱砂10克、冰片2克。分别研成极细末,后加入氧化锌,炉甘石各10克,将各药混合过细筛。同时取2%甲紫溶液适量调此药粉少许,每天2一3次涂于患处。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新生儿脐炎12例,总有效率83.3。一般2~3天见效,5一7天痊愈。
[处方来源]广东省乐昌县罗家渡卫生院曾冲。
[处方备注]本方中黄连清热解毒消肿;枯矾消炎收敛;朱砂解毒消炎;氧化锌、炉甘石、冰片收敛生肌。局部用药后。因药物能直接作用于病灶,消炎收敛效果较确实
小儿胸膜炎
蠲饮汤 [药物]全栝萎 12 克,黄芩 7 克,冬瓜仁 15 克,薏苡仁 30 克,桃仁、 杏仁、款冬花、川贝母各 10 克,桔梗、甘草各 5 克。 若属渗出性胸膜炎酌加百部、防风、前胡、荆芥等;包裹性胸膜炎酌加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成 100~200 毫升,分次频服。2 周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胸膜炎 49 例,痊愈 25 例,好转 23 例,无效 1 例。 [来源]毕道才,湖北中医杂志
小儿痉挛性喉炎
麻杏石甘汤加减 [药物]炙麻黄、荆芥各 6 克,杏仁 12 克,射干 25 克,天冬、石膏各 3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共取 250 毫升,分服(一般要求在晚上 8 点钟以前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痉挛性喉炎 10 例,服药 2~4 剂均治愈。 [病例]钟×\u65292X男,5 岁。患儿咳嗽 4 天,曾诊断为支气管炎,用青霉 素及非那根糖浆等治疗无效。咳嗽常在前半夜骤然发作,声音紧促如犬吠, 稍感呼吸困难,伴声嘶,神倦纳减。检查咽部稍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检 查血象、胸透无异常。诊断为痉挛性喉炎。以此方药治疗 3 天,诸症悉除。 [来源] 李江,浙江中医杂志
先天性糊喘鸣
吴茱萸外敷剂 [药物]吴茱萸适量。 [用法] 上药研末备用。用时取 1~2 克以白开水调成稠糊状,敷于双 侧涌泉穴,每晚 1 次,次日清晨取下。6 次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先天性喉喘鸣 69 例,均痊愈。 [病例]许×\u65292X男, 10 个月。患儿出生后便喘息,喘息时出现三凹征。 经某医院直接喉镜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喉喘鸣,用钙剂、鱼肝油服用多天无效。 以此剂外敷 6 次病愈。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张连城,河北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