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3小儿夜啼

 学中医书馆 2014-01-13

小儿夜啼
夜哭是指婴儿白日嬉笑如常而能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少则数日,多则经 月,故又称夜啼。其原因有多种,如腹部受寒、过食炙烤之物、暴受惊恐,体质较弱及父母体质素虚等。有的因 营养过多、运动不足,有的因怕黑;而处在兴奋状态的小孩,也会常常夜啼,尤其是有神经质或腺病质的小孩, 更有夜哭不停的情形发生。
1.杏仁黄芩饮治疗小儿夜哭
[配 方] 杏仁5克,黄芩5克,野菊花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镇惊安神。用于肺热惊啼型夜哭。症状表现为患儿面色潮红,鼻周呈青色,夜卧不安,躁动,易惊醒,
哭啼不休。
2.蝉蜕治疗小儿夜哭
[配 方] 蝉蜕(下半截)不拘多少,荷叶适量。
[制用法] 将蝉蜕研成细面,每服少许,薄荷煎汤调服。
[功 效] 治疗小儿夜哭。
3.大蒜乳香丸治小儿腹痛夜啼
[配 方] 大蒜1头(煨干研细末),乳香1.5克。
[制用法] 捣匀为丸,如芥子大。每用7粒,乳汁送下。
[功 效] 用治小儿腹痛夜啼。
4.蝉衣千日红汤治小儿夜啼
[配 方] 千日红花5朵,蝉衣3个,菊花2克。
[制用法] 水煎内服。
[功 效] 用治小儿夜啼。
5.桃树嫩枝治小儿夜啼
[配方] 桃树嫩枝7支。

[制用法] 水煎内服。
[功 效] 用治小儿夜啼。
6.川军汤治小儿夜啼
[配 方] 川军、甘草各1.5克。
[制用法] 水煎内服。
[功 效] 用治小儿夜啼不止。
7.钩藤琥珀汤治小儿因惊吓夜啼
[配 方] 钩藤、琥珀各3克,白芍、茯苓各5克,龙齿10克, 珍珠粉1.5克。
[制用法] 水煎内服。服时冲入珍珠粉。
[功 效] 用治小儿受惊吓夜啼,症见时现惊跳,依偎在母怀 中,哭声忽高忽低,或突然大哭之后,就咿咿呀呀地
闹个不停。
注:上药适于1—3岁小儿用量。
8.茶叶敷肚脐治小儿夜啼
[配 方] 茶叶适量。
[制用法] 将茶叶放人口内咬碎,涂于小儿肚脐部,用白布包好 (或胶布粘住)10分钟即止,一般需涂至3日。
[功 效] 用于治小儿夜啼。
9.丁香治小儿夜哭
[配 方] 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量。
[制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取适量药未置用普通膏药。贴于脐部,每晚1次,次晨去掉。
[功 效] 主治小儿脾脏虚寒型夜哭。
10.灯芯草治小儿夜哭
[配 方] 灯芯草5克。
[制用法] 烧灰,涂于母亲的乳房上,让孩子吃。
[功 效] 治小儿夜哭,孩子吃后便能安静下来。 注:适用于吃母乳的婴儿。
11.葛根粉治小儿夜哭
[配 方] 葛根粉7-8克。
[制用法] 放人热开水里,使其溶解,再加入蜂蜜,趁热服用。
[功 效] 治小儿夜哭。
12.黄连乳汁治小儿夜哭
[配 方] 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
[制用法] 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人乳汁中调入食糖。
[功 效] 本方适用于小儿心经有热,夜啼不安。
13.淡竹叶治小儿夜哭
[配 方] 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 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
[功 效] 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之夜啼。
14.葛根蜂蜜治小儿夜哭
[配 方] 葛根5克,蜂蜜适量。
[制用法] 葛根研粉,开水冲泡,加入蜂蜜饮服。
[功 效] 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有助于小儿安睡。

15.大茴香治小儿夜哭
[配 方] 大茴香、小茴香、锦文大黄各10克,面粉60克。
[制用法] 将药研成细末,加入面粉及水,做成3个小饼,外敷肚脐处,上加热水(以小儿能承受为度),每日早、
午、晚各敷1次, 3个饼交替使用,连用3天。
[功 效] 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
1.党参)  

 来源单验原料;党参3克,炮姜2克,砂仁1克,蝉蜕(去足)1.5克。

制法;水煎(或隔水蒸)。

用法; 分2次服,每日1剂。

2 蝉蜕)  

 来源单验方原料;蝉蜕7个(去头足),薄荷1.5克,钩藤3克。

制法水煎(或隔水蒸)

用法 分2—3次当茶饮,每日1剂。

3.白芍)  

 来源单验方原料; 白芍3克,甘草1.5克。

制法;水煎(或隔水蒸)

用法;分2—3次当茶饮,每日1剂。

4.僵蚕)  

 来源单验方原料 僵蚕3份,生甘草2份,蝉衣1份。共研成极细粉末

制法共研成极细粉末

用法每用1—3克,用淡竹叶、双钩、菊花各3克,朱灯芯(朱砂拌)1克,煎汤,睡前半小时送服。

功效据报道,用本方治小儿夜啼数十例,疗效满意。轻者1—2日,重者4—5日,夜啼即止。

5.丁香)  

 来源外治方原料丁香3粒。制法 研为细末,米饭适量调作膏,贴肚脐。

用法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

6.朱砂)  

 来源原料朱砂、钩藤各3克,黄连6克。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每次服0.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下。

7生姜)  

 来源;外治方原料;生姜15克,葱白30克,食盐15克。

制法;共捣烂,炒热,小毛巾好,熨肚脐上

用法;每日连熨数次,连续3—5日。

8.粳米)  

 来源食疗方原料;粳米30克,肉桂末1—2克,红糖适量。

制法;按常规煮米成粥,待粥半熟时,加入肉桂,粥熟后,再加红糖,搅匀

用法;分2—3次服。连服3—5日。

9.莲子肉)  

 来源食疗方原料莲子肉、百合各适量,白糖适量。

制法前两味共煮成糊状,再加白糖

用法每日1—2次。连服3—5日。

10 白胡椒)  

 来源原料白胡椒8粒,艾绒30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取适量,开水调成稠膏,敷肚脐

用法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

11. 白胡椒)  

 来源原料;白胡椒8粒,艾绒30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取适量,开水调成稠膏,敷肚脐

用法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

12灯心草)  

 来单验方原料灯心草15克。

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

用法 每日1剂,连服3—5剂。

13.吴茱萸)  

 来源外治原料吴茱萸适理。

制法 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稠膏,晚上睡前敷两脚心(涌泉穴),外盖塑料薄膜、纱布,胶布固定,次晨去掉

用法每日1次。

小儿夜啼  

  止啼汤
[药物]五倍子 1.5 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 80 毫升,于睡前顿服,每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夜啼 36 例,均治愈。 [病例]任×\u65292X女,5 个月。1 个月来每夜啼哭,不得安睡,时现惊悸 不安,面红,口渴,咽干,烦躁不安,舌红。苔薄白。其它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为小儿夜啼。即以此方药 3 剂,药后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王发书,等,浙江中医杂志

大黄甘草散  
  [药物]大黄、甘草。以 4:1 配制。 [用法]上药研为末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0.6 克。并以适量蜂蜜调 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夜啼属胃肠积滞者有效。 [病例]陈×\u65292X男,  14 个月。自断奶后,常以牛奶、糕点等香甜食品 代餐。近日患儿夜睡不安,哭闹不止,精神烦躁,曾服镇惊散、宁神丸未效。 诊见患儿两目多眵,腹部胀满,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证属胃肠积滞,酿 热扰心,治宜清腑热。以此方药连服 3 天,夜啼止。 [来源]曹是褒.浙江中医杂志


镇惊汤   
[药物]酢浆草 12 克,双钩藤 6 克,蝉蜕 3 只,甘草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4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夜啼,获效颇佳。 [病例]陈××,女,1 岁。  10 天前因邻居鸣放爆竹(鞭炮)惊吓, 患儿当夜啼哭不止,精神不安,睡时惊惕,面色青灰,脉稍数,指纹色青。 眼此方 1 剂惊啼已减,再进 2 剂,惊啼告平。 [来源]赵伟强.浙江中医杂志


灯芯搽剂
[药物]灯芯草、香油适量。 [用法]将灯芯草蘸香油烧成灰,每晚睡前将灰搽于小儿两眉毛上。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夜啼 96 例,痊愈 89 例,无效 7 例。一般连搽 1 —2 晚见效,3—5 晚即愈。 [病例]王×\u65292X男,6 个月。患儿因肺炎入院治疗好转,第 5 天晚上突 然烦躁不安,夜啼不已,面红,口渴咽干,舌尖红,脉数,经检查未见异常。 即以此方治疗 3 晚,痊愈。 [来源」张化南.广西中医药

小儿梦游症
枕中丹加莲子 「
药物]龙骨 150 克,龟版 120 克,莲子 100 克,炙远志、菖蒲各 50 克。 [用法]上药研末以蜜糊丸,每天服 3 次,每次 2 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梦游症,疗效显著。 「病例]王×\u65292X男,7 岁。患儿半年前因打烂热水瓶受到惊吓,1 周后家 长多次发现其半夜起床走动。某精神病院诊为梦游症。患儿发育正常,烦躁 不安,喜凉饮,舌苔薄白,脉细弦。以此方药治疗 10 余天后,不再发生梦游 症。 [来源]王琦.湖北中医杂志


枣梅二黄汤 [药物]酸枣仁、乌梅、焦山栀各 9 克,川黄连 2 克,生大黄、石菖蒲 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夜游症颇有效。 [病例]冯××,男,  11 岁。患儿近半月来每夜 23 时后,起床翻弄 书本约 30 分钟,即安静入睡;5 天前开始每至午夜外出游走,白天问之均不 知其故。诊见舌红、苔根黄腻,且患儿平素多痰涎。投此方 4 剂,并配琥珀 抱龙丸早晚各服半粒,药后夜游消失,再进原方 3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 1 个 月未再复发。 [来源] 罗伟根.浙江中医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