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小儿呕吐

 学中医书馆 2014-01-13
小儿呕吐

小儿呕吐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临床上常因体质、年龄、病因不同,分为风寒、胃热、伤食、胃虚夹热、胃阴虚、脾胃虚寒等型。治疗上分别采用解表散寒、和胃降逆,清热泻火、降逆和胃,消食化滞、降逆止呕,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等方法治疗。病程或长或短,时轻时重,日久不愈。笔者经多年临床辨证治疗57例呕吐患儿,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患儿,50例为门诊病例,7例为住院病例;其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最小5月,最大12岁;病程最短1 h,最长1年,其中以0.5~2 d者居多。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常伴腹痛、腹胀、腹泻、不思乳食、头晕、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温、便秘、口渴、尿少等。

    2  辨证分型及治疗

    2.1  寒邪伤胃

    小儿脾胃不足、过食生冷瓜果或外感寒邪等,致寒邪犯胃,胃气上逆。症见朝食暮吐,吐出物无特殊臭味,四肢不温,腹痛喜按,脉沉细,指纹青淡。治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方选吴茱萸汤加减:吴茱萸6 g、生姜3片、大枣3枚、人参6 g。兼表证者加藿香、苏叶各6 g;胸腹痞胀去大枣,加木香、陈皮各3 g;兼有食滞、腹胀痛加炒山楂、炒神曲各6 g;四肢不温加肉桂、砂仁各6 g;呕吐较甚者加灶心土6 g。共治疗9例。

    2.2  热邪蕴胃

    感受温热之邪,蕴结肠胃,或食积不化,蕴里化热,或过食辛热、煎炒等,致胃热气逆。症见食入即吐,或频吐如射,吐物酸臭,次数多而量少,或伴身热,口渴喜饮,烦躁少寐,大便臭秽或燥结,小便黄少,舌红苔干黄,脉滑数,指纹紫滞。治以清热和胃,降逆止呕。方选萸连片加减:黄连、吴茱萸各6 g。若便秘加生大黄3 g;兼食积加炒山楂、炒神曲各6 g,虎杖3 g,麦芽6 g;顽固呕吐不食,或频吐如射者,加代赭石、竹茹各3 g。共5例。

    2.3  痰湿内阻

    多因幼儿水湿停滞,运化无力,使痰湿内聚,阻滞气机,胃气上逆而呕吐。症见呕吐痰涎,先咳后吐,伴见胸脘痞闷不舒,眼睑浮肿,纳呆,舌质胖,苔白腻或腻而滑,脉滑或缓,指纹淡。治以温化痰湿,降逆止呕。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6 g、桂枝6 g、白术6 g、甘草3 g。若呕吐较甚加砂仁6 g、白豆蔻3 g、灶心土3 g;若咳甚加藿香、法半夏各3 g;若纳呆加神曲6 g、厚朴3 g、苍术3 g;若呕吐痰涎甚者加车前草3 g。共治疗6例。

    2.4  乳食停滞

    哺乳过饱或喂养不当,过食甜腻或不易消化食物,则乳食停滞中脘,损伤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而致呕吐。症见呕吐酸腐,不思乳食,恶心,脘腹胀痛,吐后减轻,口气臭秽,矢气恶臭,便秘或泻下酸臭不消化食物,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治以消食导滞,和胃降逆。方用保和丸加减:山楂6 g、神曲6 g、半夏6 g、茯苓6 g、陈皮6 g、连翘6 g、莱菔子3 g、麦芽6 g。若呕吐频繁加生姜2片;若偏寒者加丁香3 g、灶心土6 g以温胃降逆;若偏热者加黄连、竹茹各3 g清热止呕;若便结不通加枳实6 g、大黄3 g导滞通腑;若大便泄泻者加炮姜6 g温胃导滞。共治疗10例。

    2.5  脾胃虚寒

    若乳母过食寒凉生冷,或小儿过食生冷,凝滞中脘,致中阳受损,气机凝塞,气逆而吐。症见饮食稍不慎即呕吐,亦见外感后即呕吐,口干不欲饮,喜暖恶寒,面色白,四肢不温,便溏,舌淡,脉濡弱。治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用丁萸理中汤加减:丁香6 g、吴茱萸6 g、炮姜6 g、党参6 g、白术6 g、炙甘草6 g。若腹痛者加肉桂、砂仁各3 g;若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各6 g;若兼有表证者加苏叶、藿香各6 g;若胸痞腹胀者加木香、陈皮各6 g;若呕吐频而不止者加灶心土6 g。共治疗5例。

    2.6  胃阴不足

    热病耗伤胃津,或病后气阴未复,胃失和降,致胃气上逆而呕吐。症见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咽干口燥,似饥而不欲食,便结如羊屎,舌红少津,脉细数,指纹红紫。治以温养胃阴,降逆止呕。方选麦门冬汤加减:麦冬6 g、半夏6 g、人参3 g、甘草3 g、粳米6 g、大枣3枚。若津伤甚半夏减量,并加石斛、天花粉、知母、竹茹各3 g;若便秘加火麻仁6 g、白蜜少许以润肠通便。共治疗3例。

    2.7  风寒犯胃

    小儿腠理空疏,易遭外邪、风寒入侵,扰动胃腑,浊气上逆,故发呕吐。症见突然呕吐,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胸腹满闷,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治以疏风散寒,芳香化浊。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6 g、苏叶6 g、白芷3 g、桔梗3 g、白术6 g、厚朴6 g、半夏6 g、大腹皮3 g、茯苓6 g、陈皮6 g、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3 g。若兼宿滞、胸闷腹胀去白术、大枣,加神曲、炙鸡内金各6 g;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各6 g祛风解表。共治疗6例。

    2.8  外感暑湿

    酷暑之时,湿浊犯胃,气机逆乱,浊气上冲而呕吐。症见突然呕吐,兼发热恶寒,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脘痞闷,纳呆,苔黄白腻,脉浮滑数,指纹浮青紫。治以清暑祛湿,和胃降逆。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6 g、半夏6 g、茯苓6 g、杏仁6 g、薏苡仁6 g、白豆蔻6 g、猪苓3 g、淡豆豉6 g、泽泻3 g、厚朴6 g。若热重加黄连3 g以清暑解热;湿重加苍术6 g;兼有宿食加莱菔子3 g、山楂6 g。共治疗8例。

    2.9  蛔扰胃腑

    蛔虫逆行,扰动胃腑,致胃气上逆而呕吐。症见呕吐清水或黄绿水,吐蛔虫,脐周时痛,脸有白斑或口腔黏膜有白点,舌淡红伴见蛔虫点,苔腻,脉弦,指纹青色。以酸苦安蛔、降逆止呕治之。方选乌梅丸加减:乌梅6 g、细辛2 g、干姜6 g、黄连3 g、当归3 g、附子3 g、黄柏3 g、桂枝6 g、人参3 g、花椒3 g。若呕吐清水加灶心土6 g;若蛔虫多加川楝子3 g。共治疗3例。

    2.10  惊恐气逆

    小儿神气怯弱,发育未臻完善,易受惊恐,凡目触异物,耳闻异声,或跌仆受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胆怯肝逆,失其疏泄,气机不利而胃气上逆所致呕吐。症见频吐清涎,或呕吐乳食,哭啼不安,睡卧不安或惊惕恐惧,手足蠕动,脉弦,指纹青紫。治以安神镇惊,和胃降逆。方选定吐丸加减:全蝎1条、姜半夏6 g、大枣2枚、丁香6 g。若惊惕加朱茯苓6 g、蝉蜕3 g;兼有抽动加钩藤3 g、白芍6 g、僵蚕3 g;呕吐不止加代赭石6 g。共治疗2例。

    以上各型每日服药1剂,分2~3次服用。注意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同时忌服辛辣肥腻之品,多食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宜少量多次食用,呕吐较重者应暂予禁食。给药时药液不要太热,服药宜缓,可采用少量多次服法。治疗9 d后统计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呕吐停止,食纳如常),停药后1月未见复发。好转:治疗后症状减轻(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物量也减少,食纳增加),停药后偶有复发。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痊愈28例,占49.12 %;好转25例,占43.86 %;无效4例,占7.02 %。总有效率92.98 %。

    4  典型病例

    瞿某,男,11月,2006年10月25日以呕吐1 d就诊。患儿于1 d前发病,起初呕吐少量胃内容物,伴精神差,不思饮食,流清涕,哭闹,低热(测体温37.4 ℃)。曾在某私人诊所肌注胃复安2 mg未见好转,呕吐频繁(至就诊时约8~10次),呕吐量大,多为清水,腹胀肠鸣,食入即吐,腹泻黄色蛋花汤样便2次,量多,未夹黏液及血丝。症见精神萎靡,面白肢冷,前囟、眼窝均凹陷,口渴欲饮,尿少,皮肤干,弹性尚可,体温37.9 ℃,咽部轻度充血,扁桃腺无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略膨隆,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化验:脂肪球(+++),余无异常。血常规化验未见异常。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辨证为风寒犯胃型,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服用3剂后痊愈无复发。

    5  体会

    小儿呕吐在古代医籍早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吐。”《诸病原候论·呕吐逆候》记载有小儿呕吐的原因,“儿啼未定,气息未调,乳母忽遽以乳饮之”、“乳母将息取冷,冷气入乳”、“解脱换易衣裳及洗浴露儿身体不避风冷”等。大多认为寒、热、积、滞是引起呕吐的主要病因。本病婴幼儿及儿童均可发病,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临床表现可见溢乳、普通呕吐、喷射性呕吐及周期性呕吐,由于发病的原因不同,症状也不尽相同。病因可来自咽喉、肠道、胸膜、心脏、泌尿生殖系统和肝胆系统等脏器的梗阻,或感染以及平衡器、代谢因素、氮质血症和服用可刺激呕吐中枢的药物。本病的发生常与体质和年龄有关。轻症者仅见溢乳,多为乳哺过量或过急所致,并非病态,不影响健康,宜注意改变哺乳方法。普通呕吐常见胃肠道感染,而喷射性呕吐可见婴儿吞咽大量空气、胃扭转、幽门梗阻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症状较重。而周期性呕吐又名再发性呕吐,发病多在学龄前和学龄早期(3~11岁),临床可见反复呕吐,每日吐数次至数十次,持续约1~3 d,偶可延至1周,其后自然痊愈。1年内可发作数次,发作间期无不适。严重者吐血、嗜睡、不能进食。发病原因可能与体质有关。过食、摄入脂肪过多、便秘、上呼吸道感染、饥饿、剧烈体力活动、疲劳或精神受刺激等是常见病因。尤其是青春期前女孩,常因焦虑或情绪波动而发病。如因高热抽风而频繁呕吐,或腹胀如鼓、矢气不通、腹部突然疼痛而产生呕吐,多为急性热病、肝风内动或外科急腹症之候,不属本病论述范围。中医学认为外感风寒、热邪犯胃、内伤饮食、胃虚夹热、胃阴亏虚以及脾胃虚寒等原因均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呕吐。严重者常使体液丧失过多,出现气阴亏损。长期反复呕吐,可致脾胃虚损、气血不足等后果。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给予灭吐灵等对症治疗。中医治疗上均强调调理脾胃,降逆止呕。本病的发生,正气虚是关键,其中脾胃虚是主要因素,治疗的基本原则在于根除病因。中药生姜、半夏、藿香、竹茹、灶心土、吴茱萸、公丁香、柿蒂、刀豆、连翘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止呕效果。一般治疗小儿呕吐,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上述止呕药物并与理气止呕药物合用。进药困难者,可浓煎冷服并分次服用;呕吐甚者,可用针刺治疗,再服中药加强疗效。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锻炼,饮食要定时定量,忌食过量辛辣香燥之品,注意保暖,以免感受风寒之邪,并积极预防原发病的发生。


小儿呕吐偏方大全一
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 先煎良姜,去渣取汁,后下米煮粥,空腹食。 本方适用于胃寒所致呕吐。
瘦羊肉500克,大蒜30克,葱、姜各5克,精盐、白糖各3克,料酒5毫升,酱油3毫升,面酱5克,味精2克,芝麻10克,核桃2个,香油10克,菜油500克(实耗25克),奶汤适量。将羊肉洗净,切2-3个整齐的块,葱洗净切段,姜切块,芝麻炒熟,大蒜去皮捣成泥,核桃打破取仁下锅烧开,放入姜、葱、羊肉焯透起锅晾凉,再加盐料酒腌1小时,上笼旺火蒸耙。取出焯凉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条。锅内加菜油烧沸,入羊肉条炸干水分捞出,锅内留油少许,下葱、姜煽出香味,倒入酱油、料酒、白糖、奶汤、蒜泥,并将面酱湃成汁放入,倾入羊肉,大火收汁,拣去葱、姜不用,入味精,撤上芝麻、香油、翻匀、佐餐食用。 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寒,反胃呕吐。
佛手10克,生姜2片,白砂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纱糖温服。 本方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之呕吐。
小儿呕吐偏方大全二
鲜土豆100克,生姜10克,鲜橘汁30毫升,佛手20克。将土豆、生姜、佛手榨汁,兑入鲜橘汁调匀,烫温服用,1日1次。 本方适用于肝气犯胃之呕吐
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藕粉20克,白糖适量。将天麻、钩藤、石决明布包煎水去渣,趁热冲熟藕粉,白糖调味,顿服。日1剂,连服4-5剂。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 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小儿呕吐偏方大全三
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入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伤食之呕吐。
生姜、醋、红糖各适量。 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腌24小时,同时取3片姜,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泡片刻,待茶饮。 本方适用于小儿呕吐。
橘皮3-5壳,粳米50克。 将橘皮晒干,碾炒细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锅内,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温热服食,5天为l疗程。
小儿呕吐偏方大全四
小米100克,鲜嫩黄瓜300克,生姜10克,精盐2克。将黄瓜去皮去瓤,洗净切薄片,大米洗净,姜洗净拍破,砂锅加清水1000毫升,下大米,大火烧开,小火慢煮至米烂时下瓜片。再煮至汤稠,表面浮有粥油时入盐调味,佐餐食用。本方适用于暑热吐泻。
枇杷叶10-15克(鲜者30-60克),粳米100克,鲜芦根60克,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用布包与鲜芦根(洗净切段)同煎汁。去渣,再与糯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煮片刻即可。 本方对胃热呕吐有效。
竹茹、芦根各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胃热呃逆,呕吐诸症。


[治法]:消食和胃,温中降逆
    白术10 竹茹8 莱菔子12 山楂6 神曲6 陈皮6 干姜2 春砂仁3 川连3 枳实5
    [加减]:
    (1)呕吐不止,加代赭石15 广藿香8(后下)
    (2)呕吐清水,加肉桂3 附子5
    (3)津液亏虚者,加麦冬10 玉竹12 石斛9  

止呕泥
[药物]  生姜 100 克,鲜橘皮、米饭各 50 克。 [用法]  将生姜、橘皮捣碎,加入米饭共捣成泥,外敷神阙穴上,上 盖消毒纱布,并压以热水袋加温。 [病例]  邹×\u65292X女,2 岁 6 个月。患儿1天前感寒而发呕吐,继则恶 寒发热,诊断为急性胃炎。就输液及抗感染治疗不效,反增腹泻。刻诊:呕 吐不止,兼有下泻,腹中雷鸣,发热恶寒,四肢厥冷,脸色苍白,眼眶凹陷, 舌苔白干,脉数带紧。以此法外敷神阙穴,顷刻,呕吐止,四肢转温,后与 法湿止泻中药内服,诸症消失。 [来源]  曾立崑。浙江中医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