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学中医书馆 2014-01-13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丹溪心法》 【组成】 南星姜制苍术泔浸 黄柏酒炒各二两(60 g) 川芎一两(30 g) 白芷半两(15g) 神曲炒一两(30 g) 桃仁半两(15 g) 威灵仙酒拌--钱(9 g) 羌活三钱(9 g) 防己半两(15 g) 桂枝--钱(9 g) 红花酒洗一钱半(4.5 g) 龙胆草半钱(I.59) 【用法】 共为末,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汤下(现代用法:药量酌减,水煎服)。 -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化痰,活血行瘀,通络止病。 【主治】 四肢百节走痛。症见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一如骨折脱位后期,或损伤日久,筋膜粘连,关节屈伸不利,或筋痹(关节炎、肌腱炎、肩周炎、骨化性肌炎),或风湿热痹。 、 [方解】本方是《丹溪心法》用于治疗上中下周身骨节疼痛(痛风证)的通用方剂。究其病因病机,无非损伤之后,瘀血未尽,风寒湿邪入侵,留滞经络,形成痰、湿、瘀三者痹阻于经脉肌肉之中,气血为之不得宣通,则周身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此《丹溪心法》谓之“四肢百节走痛”。治当祛风胜湿,活血通络之法。方中羌活、自芷、桂枝、威灵仙、苍术、南星疏散风寒湿邪于上;胆草、防己,黄柏清泄湿热于下;神曲、川芎、红花、桃仁既行气消滞于中,又活血化瘀于脏腑经络之中。诸药合用,在中的瘀滞消解,则上中下关节疼痛自除。 . 【应用】 (1)本方能祛除周身上下关节之风湿痰瘀诸邪。主治风湿痰瘀凝滞于关节经络之痛风证。 (2)加减应用,病在上肢加姜黄;下肢加牛膝、木瓜;腰部加杜仲;夹痰加白芥子;骨折脱位加骨碎补;寒甚加制川鸟、制草乌;风甚加寻骨风,防风;湿甚加独潘;湿热加薏仁;痛甚加乳香、没药。 (3)近代应用 三叉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陈旧性腰部软组织损伤、增生性膝关节炎、陈旧性跟骨骨折等。 (4)区别应用 本方与薏苡仁汤均有祛风湿、止痹痛之功,以治风湿痹阻经络之症。但前者功兼清热活血,尤能通畅三焦之经络,故以三焦风湿痹证,日久不愈者为宜;后者功专温通,故以寒湿无瘀之痹证宜之。 【附方】 (1)乌头通痹汤(漳州市中医院方)制乌头9 g(先煎)黄芪15 g 桂枝6 g 芍药129穿山龙 地龙 青风藤钻地风僵蚕 乌梢蛇各15 g 蜂房9 g、甘草6 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冲蜜适量2次分服,1个月为1疗程。为巩固疗效,在症状和 .阳性体征消失时,加重黄苠的用量。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挟正。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加减法:风胜加防风、秦艽、风不动;湿胜加薏苡、防已、蚕砂;寒胜加细辛、附子;化热加青蒿、石膏,知母,连翘;红肿加生地、丹皮.黄柏,大通筋;骨痹加龟板、鹿角霜、杜仲;体虚自汗加麻黄根、党参;..血虚加当归。熟地;头顶部加葛根、羌活;上肢加姜黄、忍冬藤;下肢加木瓜、五加皮、牛膝;背部加狗脊、威灵仙;腰部加独活、桑寄生;关节变形加全蝎、蜈蚣;麻木加鸡血藤。红花;皮下结节加穿山甲、王不留行(《福建中医药》(11):2,1988)。 (2)菊叶三七注射液(经验方) 菊叶三七根。用法:用乙醇提取法制成注射液,每支2毫升,含生药l克。每次1支,1天2次,肌肉注射。功效:散瘀止血,消肿解毒。主治:腰肌劳损(治53例,痊愈28例,好转23例,无效2例)、坐骨神经痛.(治14例,痊愈3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急性肌损伤(治18例,痊愈14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l%(《浙江中医杂志》(2):51,1988)。 
(3)马钱子丸(经验方)  马前子300 g  炙麻黄制川乌制草乌炒牛膝炒苍
术  制乳香  制没药炒僵蚕炒全蝎  炙甘草各359用法:将马钱子放砂锅或铁锅
内加水300毫升,同时放绿豆少许同煎,待到绿豆开花,取出浸泡水中,去皮切成薄片(越
薄越好),晾干,用沙土炒至黄棕色即可。然后用其他药共为细末,过80目细筛,装空胶
囊(每粒重0.25克),备用。用时,每晚睡前服1次,成人一般服4—6粒,病重者可服
至10粒。服用剂量,一般以服后半小时至1小时肢体出现轻度不自主的抽动为宜。能饮
酒者,用白酒1盅为引。不能饮酒者,用黄酒1盅为引。服药后,一般夜间不要独自下
床活动,大小便必须有人搀扶。否则,有跌伤危险。服药期间忌食猪肉、茶叶、秋南瓜.
并要注意避风。孕妇忌用。15天为1疗程,疼痛减轻,可休息5—7天再服。疼痛不减,
说明药不对症,不必再服。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主治;风寒湿邪凝滞经脉
的痹证(坐骨神经痛)。症见腰、臀部疼痛并放射至下肢疼痛,疼痛重着,时轻时重,行
走困难,受寒则痛剧,得热则痛减,不汗出,舌淡苔白,脉沉紧或弦紧。注:本方共治

33例,治愈24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江苏中医杂志》(1)l 18.’
t996)o    
     (4)蝎蛇散(安徽巢湖医院伤科研究所方)祁蛇(或乌梢蛇代)  全蝎蜈蚣各10 g
用法:上药焙干研成粉,等分8份,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继之每日上午服1包,7日
为1疗程。两个疗程间隔3~5天,一般1---24-疗程可显效而痊愈。功效:通络止痉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注:一般在服药后可有全身及患肢出汗或灼热感,有的可出现短暂
性的疼痛及麻木加剧,不久即消失(《新中医》(3):25,1987)。
    (6)玉真散(《外科正宗》)  生南星  自芷  防风羌活天麻  自附子各等量。用
法:共研为末,每服3-6克。功效:祛风镇痉。主治:破伤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