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血散

 学中医书馆 2014-01-13
活血散 (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方) 【组成】 乳香 没药 血竭各五钱(各15克) 贝母三钱(15 g) 木香二钱(6 g) 厚朴三钱 (99 g) 川乌 草乌 自芷各一钱(3 g) 麝香五分(1.5g) 紫荆皮八钱(24 g) 香附五钱(15 g) 小茴香三钱(9 g) 甲珠 自然铜 木瓜各五钱(1 5 g) 肉桂二钱 (6 g) 当归八钱(24 g) 独活羌活 续断 虎骨 川芎各五钱(15 g) 【用法】 外敷新伤者,用鲜开水调;陈伤者,可用酒调;内服,则每30克活血散泡白酒500克,1周后可用,早晚各服10毫升。 【功效l 活血逐瘀,理气止痛,祛风除湿。 【主治】 扭挫伤、.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或久伤不愈,肢体时作疼痛者。 【方解】 跌扑、扭伤,经脉损伤,气滞血瘀,加之寒凝湿阻,筋络为之不通,则肢体肿胀作痛;或是久伤不愈,亦属气血寒湿四者互结痹阻经络使然。治当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散寒除湿之怯。方中重用紫荆皮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以治跌伤;配以乳香,没药、川芎、血竭、麝香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与紫荆皮合用,以治瘀阻;厚朴、木香、香附、小茴香、贝母行气止痛,以治气滞,与活血药配伍,更能促进气行血活;川乌、草乌、肉挂、川芎、羌活、独活、白芷祛风寒湿,宣痹止痛,以治寒湿凝滞;气血寒湿凝滞经脉,、痹阻不通,更用木瓜、山甲、虎骨、续断、自然铜舒筋活络,强壮筋骨,与上药合用,可使气行瘀去,寒散湿除,经络宣通,则肿痛自愈。 【应用】 (1)本方为舒筋活络,行瘀止痛之强剂,常用于扭挫伤肿胀疼痛,‘但以跌伤中后期属寒湿气血凝滞者为宜。 (2)加减应用 若寒不甚者,可去肉桂、川乌,草乌。 、 (3)近代应用 跌打损伤肿痛、骨折筋断中后期肿痛已渐退以及久伤不愈者。 (4)区别应用 本方与三色敷药均有舒筋活络止痛之功,以治跌损,或风湿瘀阻筋脉之肿痛、痹痛症。但前者理气祛寒、.强筋壮骨力胜,后者祛风除湿、宣痹活络效优;前者适用于气血寒湿凝瘀、筋骨软弱之症,后者适用于风湿瘀阻经络之症. (5)使用注意孕妇、月经期均应慎用。 。【附方】 (1)活血散(北京中医学院经验方) 三七12 g 酒当归 川芎川断骨碎补制乳香 红花各60 g 制没药 川酒军血竭 生硼砂各30 g 朱砂琥珀各15 g 冰片 6 g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酒或醋调敷患处,或每服3克,日2次。功效:活血祛瘀,镇静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及骨折初期(《中医骨伤科学》)。 、。. (2)活血散(《林如高正骨经验》) 乳香没药沉香各30g无名异赤芍血竭桂枝 自芷羌活 紫荆皮续断栀子骨碎补各60 g 三七30 g 五加皮90 g 楠香150 g 用法:共研细末,酒水各半,调拌成糊状,敷贴患处,每日敷1次,每次 5小时。功效:疏风散结,消肿定痛。主治:损伤初、中期肿痛者o (3)舒筋止痛水(《林如高正骨经验》)三七粉18g一三棱18 g 红花30 g 生草乌 12 g 生川乌12 g 归尾18 g 樟脑30 g 五加皮12 g,木瓜12 g 淮牛膝12 g 70%酒精1500毫升或高梁酒1000毫升用法:密封浸泡1个月后备用。将药水擦患处,每日 2—3次。功效:舒筋活血止痛。主治: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者。 (4)舒筋药水(《中医骨伤科学》) 生川乌 生草乌羌活独活生半夏生栀子生大黄生木瓜路路通生蒲黄樟脑苏木赤芍、红花 生南星 白酒米醋用法:原书未注明用量,可酌情调配用量,药在酒醋中浸泡7天,严密盖闭,患处热敷或熏洗后,用此药轻搽患处。功效:舒筋活络,散寒止痛。主治:筋络挛缩.筋骨痠痛,风湿麻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