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止和运动的说课稿

 莱阳好人 2014-01-13
静止和运动的说课稿 

系统分类:教研活动 

 

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静止和运动》,,下面我从说课标、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标
科学课程主要以科学知识和探究为主要内容,本课选自“物体的运动”这一单元系列,属于观察探究方面的内容,从能力培养方面来看,本课属于培养学生科学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系列。
 
二、说教材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第18课《静止和运动》,该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整个单元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了静与动的相关知识,学会了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学生们才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完成接下来章节的学习。
从学生实际来看,静止和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在以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对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参照物,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感到陌生。因而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研究对象,形象地介绍了什么是运动、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问题,符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满足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也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程的标准和我对本课的理解,我为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的模拟试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科学知识目标: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其中教学重点、难点是:运动、静止含义及描述
三、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因而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讨论法与直观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法。
在学法方面,为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观察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准备:滑板车、模拟小人、视频资料
(二)学生准备:之前观察记录的各种物体运动情况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为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本环节我分为两小步
 1、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正驾驶飞机在2000米高空飞行,突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他认为这是一只小昆虫,就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这位飞行员惊诧的是,他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
飞行员为什么能轻松地用手就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2、引出课题
让同学们仔细观看录像(播放录像: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
师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小结:那你最关注最想探究的是哪个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揭示并板书课题“静止和运动”
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这个环节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主动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形成问题,深入体验
1、说一说,想一想,生活中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
静止和运动,大家并不陌生。平时,大家都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让学生举几个例子
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交流讨论,我再小结。
2、猜一猜,说一说,谁是运动的谁又是静止的。
1)猜一猜,播放情景录像:谁是运动的,谁又是静止的。
这个小环节让学生观察、猜想并交流后我适时总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在此引入并解释运动、参照物的概念。
2)说一说,再次播放情景录像:让学生选择研究对象和参照物,并判断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这样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理性的归纳,初步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3、模拟实验,体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可以发现问题,探讨规律。这个环节教师启发引导: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证明表象认识的科学性,那就是做模拟实验。
    让学生拿出他们的玩具汽车,以小组为单位,玩一玩,并分析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让学生先来确定参照物,以自己或以其他物品都可以。
通过师生交流,把实验材料,步骤,注意事项进行规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验,这样设计意在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得科学发现的同时,感受合作的愉悦。
三、联系生活,解释现象
出示飞机空中加油场景的图片)
我会和学生讨论交流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并让学生思考交流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进行?
我适时小结:也就是两架飞机保持相对静止。
接着引导学生现在能不能解释开始上课时那个法国飞行员的故事呢?
最后让学生思考交流还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相对静止?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加深学生对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设计了飞机的相对运动情景图,还紧扣主题、展开环环相扣的情景对话: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想办法解决如何让运输机给直升机加油的实际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轻松解释较难理解的“同步、相对静止”等问题。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几幅日常生活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描述他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并提示学生要选好参照物!
2、描述星体的运动情况。
出示课件: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让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画面,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这些星体的运动情况。
生发表看法。
师总结:由此可见,世间没有不运动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生讨论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要通过描述生活中常见的静止和运动现象,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的良好情感。]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谈收获
   2、拓展活动:地球同步卫星虽然绕地球运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认为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为什么呢?让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转化为技能,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最后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板书:
9、静止与运动
 
 
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个深刻清晰的印象,直观形象,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说课,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