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6缺铁性贫血

 学中医书馆 2014-01-13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人体内铁不足引起的贫血。其原因主要有慢性失血(如痔疮、月经过多、分娩时出血过多、多次妊娠、溃疡病等)、机体对铁需要量增加(如儿童生长过程及产妇哺乳期铁需要量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如胃酸缺乏、胃黏膜萎缩性胃炎、胃痛、胃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等引起铁吸收障碍),以及因感染、肝肾疾病等抑制机体利用储备铁的能力等。头痛、耳鸣、头晕(视野中黑点)、乏力倦怠、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面色萎黄、指甲薄脆易裂和变形、毛发干枯易脱、妇女月经量少色淡。

  中药

  1.气血两虚型:心悸气短,头晕眼花,肢体倦怠乏力,饮食减少。选方:

  (1)十全大补丸(成药),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

  (2)归脾丸(成药),每次10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

  (3)大枣10枚,粳米(或小米)100克,煮粥早晚食用。

  2.肝血虚型:头晕眼花,爪甲薄脆变形,妇女月经量少色淡。选方:

  (1)复方阿胶浆,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

  (2)当归精,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

  (3)大枣、龙眼肉各30克,黑豆15克,用水煮烂,每日分2次服用。

  (4)何首乌10克,山药、红糖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5)何首乌(或用黄芪,或两味同用)60克,煎取浓汁,去渣,加入适量粳米和大枣10枚,煮粥服用,每天1剂。

  3.民间小验方

  (1)猪蹄、花生、大枣煮汤,每日食用。

  (2)黄芪30克,当归6克,水煎服。

  (3)黑木耳15克,大枣15个,蔗糖10克,将黑木耳、大枣用温水泡发并洗净,放入小碗中,加水和冰糖。将碗放置锅中蒸约1小时。1次或分次食用。

  (4)龙眼肉(即桂圆肉)15克,当归15克,鸡半只,先炖鸡至半熟下龙眼、当归,共炖至熟,吃肉饮汤。
  (5)菠菜60克,鸡蛋2个,姜丝、盐各适量。将波菜洗净,切段,用沸水煮,再放入姜丝、盐,打入鸡蛋略煮即可。日服2次。

  (6)龙眼肉5枚,莲子、芡实各20克,水煎饮汤服药。

  (7)猪皮100~150克,黄酒半碗,红糖50克,以黄酒加等量清水煮猪皮,待猪皮烂熟调入红糖。每日2次分服。

  (8)胎盘一个,焙焦研细末,每次服10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9)大枣10枚,水煎,以汤冲阿胶3~5克,吃枣喝汤,每日2次。

  (10)何首乌、鸡血藤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固体内储存家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本病临床表现有头晕眼花、疲乏耳鸣、心悸力气短等一般贫血症状,此外还可有营养障碍  如指甲扁平不光整、脆薄而易裂、反甲;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  毛发干燥和脱落等。婴儿可发生肝。脾、淋巴结肿大和四肢浮肿。妇女常有月经不调。肠胃道反应有食欲减退、嗳气恶心、腹胀和腹泻等,严重者可有吞咽困难、舌尖及口角皱裂等。引起缺铁的原因有长期慢性失血,如痔疮出血、月经过多、肠胃道出血、钩虫病等:儿童生长发育或妇女妊娠期铁质需要量增加;日常饮食中缺乏铁质,以及早产儿的先天性铁质贮存不足等。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血象检查特征是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位改变,白细胞及血小板一般无明显变化。血清铁减少(<50微克/分升),血清总结合力增高(>400单位/分升。骨髓象提示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系统细胞增多,粗细胞系统细胞与巨核细胞等系统无异常。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去除致病原因为主。如驱虫治疗或手术根治溃疡病,口服铁剂和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血虚”、“虚黄”、“黄肿”等范畴,与脾、肾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能运化水谷精微,养心化血,脾虚失运亦可导致气血俱虚,血不能濡养头身而头晕眼花、疲乏耳鸣;血不能养心而出现心悸气短。脾与肾关系密切,如肾阳不足,命火衰微,脾则不能生化,反之,脾功能失调,亦会加重肾脏亏损,脾肾阳虚、精血不能濡养全身,而出现指甲脆裂、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毛发干燥和脱落。治宜培补脾肾,养血益气


1.[处方名称]硝矾参金煎


[功能主治](1)方功能消积滞,燥脾湿,清脾润肠。(2)方功能健脾和胃理气。主治缺铁性贫血。


[处方组成](1)硝石、绿矾、麦粉等份,另加淀粉适量,制成丸,每丸重0.3克。每日3次,每次5丸,饭后服。(2)党参12克、白术9克(或用苍术6克、淮山药12克)、茯苓12克、炙草6克、陈.皮9克、鸡内金6-9克、六神曲12-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诸虚不足者选用十全大补汤、当归补血汤;纳谷不馨、脘腹胀满者选枳壳、佛手、山楂、谷芽、麦芽;出血不止者加槐米、仙鹤草、侧柏叶、血余炭、藕节、地榆。


[疗程疗效]治疗28例,治愈7例,缓解7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82%强。


[处方来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陆平。


[处方备注](1)方既有补充铁质、促进造血的功能,又有通滞之功。加用(2)方,助消化道吸收铁质,有相辅相成之作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补肾生血汤


[功能主治]功能补肾填精,益气生血。主治缺铁性贫血。


[处方组成]人参10克、生黄芪24克、鹿角胶12克、龟版12克、阿胶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制首乌30克、紫河车12克、枸杞15克、灵磁石4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有外感表证者慎用。


[辨证加减]手脚心潮热、少寐多梦者加龙骨、牡蛎、五味子、白薇;出现鼻衄、齿衄等出血倾向者加女贞、旱莲草、白茅根,重用阿胶;口舌生疮、小溲赤灼者加栀子、水通、生地;脘闷纳呆者加查曲、谷麦芽、藿梗;心悸气短严重者加麦冬,重用人参。


[疗程疗效]治疗2例,诸征消失,血色素由5.8一6克%恢复到11克%。


[处方来源]四川省南充地区医院葛祯学。


[处方备注]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多数药物都具有促进恢复造血功能的作用,同时能加速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增长。此外,因方中多数药物都属于阴柔之品,在适用时如躁之过急,用量过大,易使气机壅滞,故应以补而不滞为度。


3.[处方名称]黄芪乌梅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脾养胃,滋阴养血。主治缺铁性贫血。


[处方组成]黄芪12克、乌梅6克、甘草3克、五味子6克、党参12克、当归9克.制首乌12克、陈皮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若脾阳虚合小建中汤;脾肾阳虚加仙茅、仙灵脾、巴戟肉、赤豆;中气虚弱合补中益气汤;肾阳虚合左归饮。


[疗程疗效]治疗7例,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血色素亦有明显的提高。


[处方来源]浙江省中医学院汤金土等。


[处方备注]湿邪中阻时,当先利气化湿,方用平胃散、温胆汤之类,待浊邪渍化后再用本方。有胃痛者(多见溃疡病),用酸味药容易引起胃痛复发,故需减轻乌梅剂量,以芍药代替五味子。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皂矾方


[功能主治]功能补血,燥脾湿。主治缺血性贫血。


[处方组成](1)皂矾干燥粉0.45克,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1丸,饭后服。(2)皂矾50克、枸橼酸2.1克、蒸馏水及防腐剂适量,体成糖浆加至1000毫升,每日3次,每次10毫升,饭后服。


[辨证加减]使血期选保元汤加侧柏叶、生地炭、藕节炭、十灰散;恢复以香砂六君加减。


[疗程疗效]治疗14例(  2例服糖浆,12例服胶囊),自觉症状短时间内均获得缓解,治疗前血红蛋白进行对数比数显著性试验,P<0.001,有都显著的差异。


[处方来源]福建省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郑亦资等。


[处方备注]本方所用皂矾的剂量,经临床使用,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皂矾,又名绿矾、青矾、绛矾,有补血燥脾湿作用。本品为含硫酸亚铁的矿石,故可治缺铁性贫血。


5.[处方名称]土丹汤


[功能主治]功能健补脾胃,凉血补血,活血祛瘀。主治缺铁性贫血。



[处方组成]土大黄30充、丹参15克、鸡内金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20例,均获良效。


[处方来源]解放军51011部队医院陈友宝。


[处方备注]方中鸡内金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土大黄有凉血止血、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利血小板生长,用量10一20克,最多用30克;丹参活血祛瘀。本方对血小板减少。再障贫血恢复期均有较好的疗效。

补肾生血汤
[药物] 潞党参、磁石、生黄芪各 30 克,阿胶 12 克,鹿角胶、龟板 胶、白术、陈皮各 10 克,当归、白芍、熟地、首乌、枸妃子、紫河车各 15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20 天为 1 疗程。[疗效]此方治 疗缺铁性贫血 54 例,痊愈 28 例,缓解 14 例,好转 8 例,无效 4 例。 [来源]何国兴,等.陕西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