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行的上海,要护好历史之根

 王兆善 2014-01-13

前行的上海,要护好历史之根

——阮仪三教授在“炎黄论坛”上的演讲

2014年1月13日   12:12-思想者     作者:阮仪三

思想者

  思想者小传

    阮仪三 苏州人,1934年生,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法国文化部 “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2003年所做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凭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再度获得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8年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 “大运河保护与研究”项目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委员会杰出贡献奖。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上海城市发展历史久远。 1843年开埠以前,依托江南地区和长江腹地,上海县城(今南市老城区)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水运、贸易城市。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于1843年正式开埠。1845年英国以《南京条约》为依据,设立租界,专门划予英国人居住。1846年后,美租界、法租界相继辟设、扩展。到1915年,在上海主要形成两个租界,其中北侧的公共租界占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南侧的法租界约10平方公里。

    20世纪初,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及杨树浦等地形成了主要工业区,南京路和外滩一带则形成了中央商务区,上海逐步成为远东工商业和金融业的中心。到1934年,上海成为拥有近400万人口的大都市,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虽进行了独立自主的建设,但一度城市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和人口发展的需要,造成了基础和公共设施滞后、居住空间拥挤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城市建设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上海的城市功能和面貌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城市CBD地区和各类商贸、商务中心迅速发展,工业逐渐向中心城区以外转移。城市快速交通环线(内环、外环)、轨道交通线(地铁、轻轨、磁悬浮)等陆续出现。至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新建设的建筑总面积达到23784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其中,如何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发展和历史街区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最为重要、迫切与敏感的议题之一。

哪里是上海文脉的核心

    从长远来看,趋同化的弊病是比较明显的:原有历史空间肌理的多样性面临被削弱的挑战,新的空间肌理则会与原有肌理和空间尺度产生一时难以协同的矛盾

    1842年以前,上海地区属吴越文化圈,皆受江南文化的影响。 1842年以后,上海是多种文化碰撞的焦点,形成了所谓的“海派文化”。

    近代上海的公共建筑主要有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交通、文化、医疗、体育、娱乐等类型。大部分建筑物从功能到形式,均为西式建筑的翻版,表现出近代上海的殖民地性质。总的来说,现存的公共建筑中建于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绝大部分属于仿西方复古主义建筑,而建于上世纪30年代以后的,则愈来愈多地受到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同时开始出现中国民族形式的探求。

    上海公共建筑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是银行与洋行的办公楼。由于它们大部分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就已建成,并竞相追求高大宏伟以烛耀实力,因此绝大部分都采用西方复古式的风格,如外滩的银行、洋行建筑群。英国总会(今东风饭店),建于1910年,英国古典主义式建筑,入口处和顶部都有巴洛克式的装饰。它曾经以拥有110.7英尺(约合34米)长的东方最长酒吧而名噪一时。国际饭店则是现代派的作品。

    为了加强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上海市政府于2002年颁布《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并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2003年11月,市政府批准了由《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划示》确定的中心城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 2003年11月至2005年10月,上海完成了保护规划的编制。这12处各具特色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历史文脉保护的核心。

    这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融合了各个时代的鲜明风格,见证了城市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外滩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人民广场反映了近代商业文化事业的高度发达,江湾则是民国时期按规划建造的市政中心。而其他风貌区以居住建筑为主体,更多体现了丰富多样、包容万象的居住文化,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社会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居民生活。

    其中,老城厢是以江南水乡的传统居住形态为特征的区域;衡山路—复兴路、新华路风貌区内风格多样、环境优美的花园住宅区,更多体现了带有西方文明特征的优雅、舒适、人性化的居住空间;虹桥路风貌区历史建筑群在其诞生的年代位于当时的“郊区”,以别具一格、密度较低、绿树成荫、环境优越的乡村别墅为风貌特征;愚园路、南京西路、山阴路等风貌区则多种类型住宅并存,体现了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在此融合、创新、发展成为海派特色的轨迹。上海历史文化悠久、优秀建筑荟萃、城市风貌独特,但在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中,部分富有特色、和谐优美的原有历史风貌被损害甚至消逝。

    具体来说,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市政道路建设带来的破坏、城市更新中产生的损坏和现行技术规范带来的问题。

    前些年,人们的认识还停留在以不断拓宽道路来解决交通问题的阶段。中心城区大量的城市道路被拓宽,不仅拆除了一些沿线的历史建筑,有些原本比较完整的历史空间格局也遭到了破坏。如原本完整的老城厢,随着上世纪90年代复兴东路、河南南路的拓宽被区隔成了4块。与此同时,中心城区近年来建设活动频繁,新、旧建筑之间协调性较差,对整体风貌的完整性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由于地价等经济因素,新建建筑大部分为现代风格的高层建筑。其高度、风格、体量与周边的历史建筑及整个风貌区的空间、肌理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历史建筑彼此交错分布,对整体风貌格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在建、已批待建项目较多,且批准的强度、高度较高,对保持风貌特色有潜在的进一步影响。

    现在绝大多数城市建设的技术规范在达到舒适、卫生、安全要求的原则下,也存在一些简单化的弊病。在保护区内,若不注意到按这些规定进行建设可能带来的结果,就可能给保护区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尺度带来破坏。除此之外,现行规范建设会否造成整个城市的趋同化,也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趋同化的弊病是比较明显的:原有历史空间肌理的多样性面临被削弱的挑战,新的空间肌理则会与原有肌理和空间尺度产生一时难以协同的矛盾。

风貌区保护有何讲究

    为保持风貌区的完整和协调,使风貌区内城市改造与开发有依据,必须对风貌区内的建设活动进行必要的控制。从城市规划管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从控制性的规划层面来编制保护规划

    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中,传统的城市空间环境、街市生活精神面貌或其他方面特殊的价值,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意象。为保持风貌区的完整和协调,使风貌区内城市改造与开发有依据,必须对风貌区内的建设活动进行必要的控制。

    从城市规划管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从控制性的规划层面来编制保护规划。规划主要包括对风貌保护要素的确定与保护、风貌区的发展定位、规划技术指标体系及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调整等,并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设计相关制度与程序,以协调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的关系。

    以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为例。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东起黄浦江,南到延安东路,西至河南中路,北至天潼路—大名路—闵行路。风貌区用地面积101公顷。外滩是旧上海作为一个繁荣的金融贸易中心的集中体现,其中建筑大多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银行办公大楼。这些建筑将以欧洲新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风格为主的多种风格融合,在建材的质感、色彩、建筑高度等方面呈现出高度的统一协调,代表了上海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文化。

    现有的保护规划规定了外滩的整体保护环境及其天际轮廓线。 1996年,上海成立了房产置换公司,进行使用产权的置换,使这些优秀近代建筑大多恢复了原来的使用功能,并由新使用单位对这些老房子按保护要求进行全面的整修。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浦西老市区陆续修建了大量的高层楼房,竞相争雄。由于缺少足够的规划和设计,从整体上还是对外滩原有的特色风貌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又如,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中心城区目前规模最小的一个风貌区。该风貌区有两个重要特色。一是位于风貌保护区北侧的上海监狱 (又名提篮桥监狱),包括一组具有特定含义和较高知名度的建筑群。建筑外观为英国式,又曾关押过许多革命烈士和名人,被列为市级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二是南侧的里弄式花园住宅及新式里弄,这里曾是二战前后大批犹太人集中生活的地区,建筑布局有特色。此外,该保护区内还有摩西会堂旧址等公共建筑记录着这段历史。位于唐山路、昆明路的下海庙已整修一新,建筑和空间布局富有中国传统特色,对诠释上海早期的发展历程具有特殊意义。就该风貌区的保护规划而言,应该以历史遗存下来的犹太文化和物质空间特色为主要线索,结合摩西会堂、提篮桥监狱和下海庙的功能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整治风貌区内部及周边环境,组织文化博览、商业、居住和适度的旅游功能,建成北外滩地区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现代商业区。

    再以思南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规划为例。思南路历史街区西起思南路西侧花园住宅边界,东至重庆南路,南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抵复兴中路,总面积约为5.8公顷。其中的思南路花园住宅区主要由1921年建成的23幢独立式花园住宅为主。该基地中,汇聚了近代上海各种居住建筑类型,同时也展现了上海各种近代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和团体在此居住和工作过,构成了该花园住宅区非常独特的风貌和人文景观。虽然23幢花园住宅已经被列入上海市优秀近代保护建筑,但是由于一直缺乏保护规划、保护措施和保护机制,一度存在着严重的用地零乱、居住使用过度、景观破败和设施破损等问题。

    面对这样的历史基础,建议对于思南路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规划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保护区保护规划”和“保护区整治规划”。 “保护规划”,主要是对历史环境要素和人文内涵等共同形成的历史环境进行深入科学分析,确定保护区的保护原则和要求。这一阶段的成果一经批准后,可作为规范性文件,成为保护区保护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并为各种开发、建设行为的详细设计提供法定依据。“整治规划”则是比较具象的,具体可以包括建筑的内外部整治方案、环境的改善设计、地区功能的完善设计等。

历史建筑的利用与更新

    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可以增强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知和归属感,增加城市的凝聚力。历史风貌的保护,是人类平衡发展的必需,也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刚才介绍了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有何讲究,下面说一下具体到一些历史建筑的利用与更新,可以采取哪些思路和办法。

    说到里弄住宅的改造,新天地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新天地,现在已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一个文化休闲好去处。这是一块国家重点保护的“一大会址”保护区旁的旧里地块,属于保护范围中的建设控制地带。按保护要求,只要限定其建筑高度及风貌与核心保护区相符。

    以新天地北里为例,在这个面积不到2公顷的地块上,原先建有15个纵横交错的里弄,密布着约3万平方米的危房旧屋。其中最早的建于1911年,最迟的建于1933年。因此,在规划上,要首先解读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密密麻麻的旧屋中“掏空”出一些公共空间。在“掏空”的同时,一切能为广场增色的、具有石库门里弄文化特征的建筑与部件都应该被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

    新天地广场在建筑的改造与修整方面曾经历了很大的困难。原来这些房子大多为危房,没有卫生设备,很多基础与地板均已腐烂。因而建筑除了外墙之外,里面的基础、上下水道到屋顶全部是后来重新建造的。而且外墙有些已经酥松,只好对之进行修补与加固,并注射了一种进口的防湿药水。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旧屋均要大兴土木与脱胎换骨才能更新使用,因而其费用每平方米高达20000元。房屋整修以后,全部出租,用作开设高档服饰和休闲餐饮店。由于它保留了上海里弄的特色,又有现代消费的功能,就吸引了许多寻找老上海风情的人,特别是吸引了许多对上海抱有新奇感的外国人,取得了很大的商业成功。

    除了里弄住宅改造,老厂房和旧仓库的再利用,也是近年来历史建筑再利用上的一个亮点。

    在上海市中心的腹地,苏州河南岸半岛地段的莫干山路50号,有一群高大的老厂房。原来是棉纺厂、毛纺厂,还有面粉厂等。按原来制定的城市规划,这些厂房要拆除,要建高层住宅楼。在这一规划一时还没有实施的时候,许多艺术家看到这里有宽敞的空间、廉价的租金,就租来作为工作室和艺术作坊。后来人越聚越多,经常在这里举行各种艺术交流活动,形成了人气很旺的艺术家天地。最初由见多识广的艺术家们发起的上海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运动,类似一场让人无法忽视的行为艺术,于方方面面都引起了一定的响应。

    这些艺术家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厚的文化气息,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一个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这里逐步形成。苏州河两岸在未来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上海的“苏荷”,成为一个世俗经济和文化艺术的中心。原来要拆迁厂房的计划,也由于艺术家的不断请愿而停滞下来。

    上海最有名的仓库,大概要算是苏州河西藏路口的四行仓库。这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楼极为坚固,最初是大陆、金城、盐业、中南四家银行的储备仓库。但它被人们所铭记的,却不是这里放过多少金条,而是1937年10月坚守在此与日军作战的800壮士。这段历史被写进了教科书。现在的四行仓库共有三栋,在苏州河北岸一字排开。当年800壮士和日军的战地就分别在两边的两栋仓库里,中间一栋是后来加造的。四行仓库中曾驻守日军的一栋,现在是刘继东的工作室。

    工作室的二楼被改造得通透、流畅,富于现代感。1300平方米的空间被划成培训室、会议室、资料室、休息室,之间全部用层叠的玻璃隔开,相互独立又互为背景。与此同时,那些能代表仓库原貌的部分也被尽力保留。如果说,十几根圆形石柱丝毫未动还是出于建筑结构上的考虑,那么保留着4道3米多高的大铁门以及地面上那些早已失去意义的仓位号码,则完全是出于对这栋仓库的尊重与喜爱。

    城市是文化汇聚之地,历史风貌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历史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宝贵的财富,上海就可能成为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城市,成为一个“死”城。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可以增强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知和归属感,增加城市的凝聚力。历史风貌的保护,是人类平衡发展的必需,也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