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是什么

 萋草园 2014-01-13
以往对“语文”的理解
    一.从内含上来理解
  1.“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8页、第73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语文”是一个整体,包括“语”(语言)和“文”(文字、文学、文化)两个方面。(《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第153页)
  3.“语”者,语言,“文”者,文字,“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这里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不然,第一,“文”也可以指“文学”。……其次,“语言”有广狭两义。狭义的“语言”指人们说的话,也就是所谓的“口语”,跟“文字”也就是“书面语”相对待。广义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又其次,“文字”也有两个意思:一、书面语;二、书面语里使用的符号……。(吕叔湘语)(《语言学资料选编》第586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4.语文——①书面语言或文章;②语言和文字;③语言和文学。(《汉语大词典》)
  5.语文——①语言和文字;②语言和文学的简称。(《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社1983年1月版)
  6.尽管现在对“文”已有“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种解释,且各有道理,但我们可以取“文章”为代表将四者统一起来。因为,文章既是成篇的文字,又可包括文学作品在内,还充当主要载体。把“语文”理解为“话语和文章”是简明而概括的。(于亚中、鱼浦江主编的《中学语文教育学》第22—2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 月版)
    二、从性质上来理解语文
  7.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8.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我对语文的理解
  语文教育史告诉我们,“语文”这个词语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也在教育教学中用得最多,是一个教育名词,时时处处影响着语文的教育教学。因此,要理解“语文是什么”,就要联系具体的教育教学。
  我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言语。
  首先,看看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中外学者对语言和言语的解释:
  1.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把言语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第153页)
  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映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第153页)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有基本词汇(包括形、音、义)和语法规则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流思想的工具”。(《心理学百科全书》第910页,浙江教育出版社)
  4.什么是语言?语言就是人们说的话。(吕叔湘的《语言和语言学》)
  5.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材料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影响别人的过程”。(《心理学百科全书》第910页, 浙江教育出版社)
  6.言语——“人们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际或自己思考时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第494页)
  7.“言语活动包括两个方面,即表达过程和感知与理解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第494页)
  8.言语是对全民语言的个别体现,言语是个人的说话。(丁守和主编《中华文化大辞典》157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版)
  其次,从语文教育的实际状况和需要来看看语文应该是什么。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学,中小学的大纲规定: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就是说,语文教学要教学生学习“人们说的话”——人们的口语、书面语——语言(“广义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同时,也要教学生说话——用口头说、用书面说——教学生“个体借助语言材料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影响别人”——言语。“言语活动包括两个方面,即表达过程和感知与理解过程。发音器官将话说出来,在书写时用文字将思想表达出来,这是人的言语表达过程,这一过程使用的是外部言语。当人们在听他人谈话或阅读书面材料时,则进行着言语感知和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是内部言语。言语和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第494页)
  所以,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语言和教学生学言语——语文就是言语和语言
  最后,从语文的实际状况来看以前对语文的理解的不科学性:
  1.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是语言的两种形式。如果“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用这个理解来指导语文教学,势必导致语文教学重教学生学语言而轻教学生言语,势必导致学生的语文素质不能健全地发展。
  2.文字是记录和传送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言语的手段。教学生识记文字、运用文字来进行交流——言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如果把语文只是理解为语言和文字,也同样会导致语文教学重教学生学语言而轻教学生言语。
  3.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化,是言语的产物。文章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系统。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话语和文章”,学习既定的“话语和文章”,仍然会导致语文教学重教学生学语言而轻教学生言语;如果把语文理解为“书面语言”和“文章”,结果会更环——导致语文教学只重教学生学书面语言而轻教学生言语。
  4.文学是艺术化的语言,是言语的艺术结晶。语文教学首先是教学生学会基本的语言、会基本言语,然后才教学生学习艺术化的语言、练习艺术化言语。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和文学”,在逻辑上,表在是不够严密的;而且,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会导致语文教学舍本求末。
  5.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语言是一个文化因素。言语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文化,是语言的条件,同时是它的产物”。(美国·杜威《理论的探索》)文字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工具。文章是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文化交流的手段。文学是文化交流的艺术手段,是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文’是一个整体,包括‘语’(语言)和‘文’(文字、文学、文化)两个方面”,在逻辑上,表达同样是不够严密的。因为“广义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6.语言是工具,语文不纯粹是工具。如果“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那就完全混淆了“语言”和“语文”把语文当作了语言,在语文教学大纲这样来解释“语文”把语文当作了语言,在语文教学大纲这样来解释“语文”,怎能不使高中的语文“高耗低效”呢?如果“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同样也把“语文”和“语言”混淆了。工具有明确的作用,工具的使用有明确的目的。在语文教学大纲这样来解释“语文”,会把语文教学简单化,会让语文带上明显的功利性,这样对语文教学要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这一目的产生负面影响。
  7.“各种手势语,只不过是由一般手势发展而成的。不论哪一种复杂的或者不能直接了解的手势,都是建立在一般言语习惯的基础上的”。(美·布隆菲尔德语——丁守和主编的《中华文化大辞典》157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版)手势语是特殊群体、特种环境的语言,也是特殊个体的言语。以前对语文的理解,不能恰当地解决手势语等问题,导致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正确地处理手势语等问题,这样很明显地妨碍了学生对语言和言语的学习,妨碍了学生用语言来进行表达交流——言语。
语文学刊广州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唐远苏20002000作者单位:广东连州市教师进修高校 作者:语文学刊广州G31中学语文教与学唐远苏20002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