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郡接官亭

 歇山书房 2014-01-13

泉郡接官亭是泉州至今保存较完好的一座古建筑。它座落在石笋文化公园的西侧,位于龟山桥畔,始建于宋代。古时泉州府的官员在这里举行迎送过往官员的仪式,“接官亭”便由此得名。

    “接官亭”又称“观音大士亭”。它的建筑结构原先为亭阁式,后来,改建成“十”字型结构的建筑物,至今还保存着宋、明、清三个朝代的建筑特点。它的建筑造型很有特色,即“五亭合十”。由前、后、左、中、右五个亭子组成“十”字形。中亭叫“过街亭”,即正亭;前亭为“前拜亭”,后亭为“后拜亭”,左亭为“观音大士亭”,右亭为“十八罗汉亭”。五亭共由十六根石柱支撑着,其中有四根还是唐、宋时期遗留的石柱呢。整个建筑物的屋盖形似覆舟,又称“覆船亭”。“前拜亭”和“后拜亭”在宋朝和明朝时用于接官、拜佛,到了清朝就只用于拜观音菩萨。

    虽然经过历代多次的修缮和扩建,但“接官亭”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遗留的构建和风格。其中,两对楹联是明朝探花、大学士书法家张瑞图亲题。观音亭左壁的《观音大士像记》是明朝进士李光缙撰写的,张允渠(浮桥人)集晋代王羲之的行书字体镌刻于石,正面还有清代画家蔡晏的四幅“竹画”,以及明清木雕等。整座建筑群装饰着木雕、石雕、灰雕……集各种雕刻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泉郡接官亭既是礼佛宝地,又是游览胜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