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的蒸汽机车2

 勒杜马 2014-01-13
 本片将紧紧围绕最后的蒸汽机车退役这一历史事件,以人为本展开叙述。本片将选择与这一历史事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们的工作和家庭,情感和命运发生的变化来表现时代的变迁。全片将以纪实的拍摄手法为主要影像风格,着重表现生活中的质感。加上主人公的口述,共同建构陪伴着最后的蒸汽机车的人们的命运和蒸汽机车走过的最后岁月。平静中的挣扎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无法舍弃的忘怀与不同时代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是本片的情绪主调。
最后的蒸汽机车
· 第五集:最后的洗炉工(下)

2005年12月1日的晚上,在多日没有洗炉后,洗炉车间又迎来了一台需要清洗锅炉的蒸汽机车。与往常不同的是老洗炉工李春生破例叫来了洗炉车间所有的工人,他似乎感觉到今天这台车可能是自己一生最后一次清洗的蒸汽机车锅炉了。
  主人公1:郭玉亮(大板机务段洗炉车间临时工 23岁)19岁时,还是农民的郭玉亮招工来到了吉通铁路机务段。

    主人公2:李春生(洗炉车间工长 56岁)人称“老李头”,祖父和父亲都是铁路工人。“老李头”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铁路工人。为人传统保守,认真负责,古板唠叨。属于身上带有典型的工业为政治服务思想的老工人。

    故事概要:

    2005年12月1日的晚上,在多日没有洗炉后,洗炉车间又迎来了一台需要清洗锅炉的蒸汽机车。与往常不同的是老洗炉工李春生破例叫来了洗炉车间所有的工人,他似乎感觉到今天这台车可能是自己一生最后一次清洗的蒸汽机车锅炉了。也许这就是洗炉车间最后一次的集体工作。老李希望给自己和即将消失的洗炉车间所有人们留个念想儿。那天夜里同时迎来了大板地区入冬的地一场雪,大雪整整地下了一夜。

    2005年12月7号,随着大板机务段最后一台蒸汽机车的正式退役,洗炉车间也宣布解散,人们的生活随之改变。

责编:红立

· 第四集:最后的洗炉工(上)

洗炉工是专门为蒸汽机车锅炉清洗和维修设立的特殊技术工种,随着内蒙古集宁至通辽铁路蒸汽机车逐渐被内燃机车取代,洗炉工种也将注定在这里消失。
主人公1:郭玉亮(大板机务段洗炉车间临时工 23岁)19岁时,还是农民的郭玉亮招工来到了吉通铁路机务段。

    主人公2:李春生(洗炉车间工长 56岁)人称“老李头”,祖父和父亲都是铁路工人。“老李头”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铁路工人。为人传统保守,认真负责,古板唠叨。属于身上带有典型的工业为政治服务思想的老工人。

    故事概要:

    洗炉工是专门为蒸汽机车锅炉清洗和维修设立的特殊技术工种,随着内蒙古集宁至通辽铁路蒸汽机车逐渐被内燃机车取代,洗炉工种也将注定在这里消失。

    吉通铁路的蒸汽机车却面临淘汰。洗炉车间是为蒸汽机车清洗锅炉的地方,郭玉亮他们工作的车间也要随着蒸汽机车的淘汰而解散。他将面临再次考核与淘汰。

    在蒸汽机即将淘汰这一历史大背景下,通过一个即将随之一同消亡的小班组的工作和生活,两代工人之间的思想差异和情感历程。他们都在等待,然而等待的东西和结果却迥然不同……

责编:红立

· 第三集:前进·7081(下)

“前进”7081号蒸汽机车,是上世纪80年代由我国山西大同机车车辆厂生产的,蒸汽机车的使用寿命为20年,现已面临淘汰。对于“前进”7081号来说,只是因为集通铁路自己才继续存活了10年……
主人公:“前进”7081号蒸汽机车 “前进”7081号蒸汽机车是大板机务段最后使用的27台蒸汽机车中的一台,在集通铁路,它的担负着从集宁南至通辽的6051次客车从大板至查布嘎155公里的运输任务。

    故事概要:

    “前进”7081号蒸汽机车,是上世纪80年代由我国山西大同机车车辆厂生产的,蒸汽机车的使用寿命为20年,现已面临淘汰。

    对于“前进”7081号蒸汽机车来说,自己的黄金的时代早在10年前就应该结束了,但是因为集通铁路自己才继续存活了10年。今天当全国各地的火车早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前进的时候,这条铁路上的“前进”7081号蒸汽机车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依旧以60公里/小时在默默前行。这十年就像是在和时间挣扎。但毕竟这就要结束了。一个时代也过去了。

    2005年12月6日,从集宁南开往通辽的6051次列车依旧按时发车。与往常不同的是以往由“前进”7081号蒸汽机车牵引的客车今天却换上了新型内燃机车,从大板到查布嘎的运行时间也减少了40分钟。

责编:红立

· 第二集:前进·7081(上)

2005年的冬天,对于已经有30多年蒸汽机车驾驶经验的老司机米忠诚来说,是自己这些年来最清闲的一个冬天。随着自己熟悉的蒸汽机车日渐被内燃机车所取代,自己的工作也越来越少……
  主人公1:米忠诚(大板机务段二线司机 53岁)老米不是名人,甚至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人物。为人低调,做事谨慎,任劳任怨,工作从来一丝不苟,走到哪里都是笑眯眯的不吭声。

    主人公2:煤水站里的闲人

    于常军(等待重新考核上岗的司炉 临时工)

    王晓辉(等待重新考核上岗的司炉 临时工)等

    于常军和其他几个哥们现在是煤水站里的闲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给一天仅仅几趟的内燃机车擦擦车身。除此之外的大多数时间,他们都聚在一起,找一个能晒到太阳的暖和地方聊天。当然最近他们谈论的主要话题当然是自己未来的去向问题,未来和现在的生活问题。同时也就少不了抱怨……

    故事概要:

    2005年的冬天,对于已经有30多年蒸汽机车驾驶经验的老司机米忠诚来说,是自己这些年来最清闲的一个冬天。随着自己熟悉的蒸汽机车日渐被内燃机车所取代,自己的工作也越来越少。

    动力换型迫在眉睫,原来的90多辆蒸汽机车陆续淘汰,现在只剩下27台蒸汽机车依旧在坚持使用,从蒸汽机车上退下来的临时司炉工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未来成为机务段最大的悬念。

    随着蒸汽机车逐渐淘汰,和蒸汽机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蒸汽机车司机米忠诚也将和蒸汽机车一起退休。

    老米的身上有老一代中国最普通的工人身上的纯朴和忍耐精神,他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压抑中悄悄地改变着,然而他们的反抗却又是那么的平和,无力……

责编:红立

· 第一集:家园

2005年春天,伴随着恩和度过了10年时光的“前进”6884号蒸汽机车被淘汰,被淘汰的蒸汽机车,被堆放在荒废了的铁路线上,等待解体。与它们仅仅一墙之隔,是新建的内燃机车燃料仓库。现在的恩和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蒸汽机车司炉下来的他成为大板机务段,内燃机车燃料柴油仓库的一名消防员。

2005年春天,伴随着恩和度过了10年时光的“前进”6884号蒸汽机车被淘汰,被淘汰的蒸汽机车,被堆放在荒废了的铁路线上,等待解体。与它们仅仅一墙之隔,是新建的内燃机车燃料仓库。现在的恩和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蒸汽机车司炉下来的他成为大板机务段,内燃机车燃料柴油仓库的一名消防员。

主人公:恩河(蒙古族)

故事提要:集通铁路穿越草原,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件好事,但是铁路修建当初却遇到了重重障碍。以草原为家的恩和的生活也在此时面临巨大的改变。

为了修建铁路,占用了当地牧民的草场。失去了草场的牧民恩和当年被招工进入集通铁路大板机务段,成为一名蒸汽机车司炉工,它的身份也从牧民成为工人,那年恩和22岁。

在草原上失去骏马的恩和却喜欢上了自己驾驶的蒸汽机车,他说自己每天依旧驾驭着草原上的黑骏马。

2005年春天,伴随着恩和度过了10年时光的“前进”6884号蒸汽机车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东风4D”型内燃机车。

被淘汰的蒸汽机车,被堆放在荒废了的铁路线上,等待解体。与它们仅仅一墙之隔,是新建的内燃机车燃料仓库。现在的恩和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蒸汽机车司炉下来的他成为大板机务段,内燃机车燃料柴油仓库的一名消防员。

责编:红立

热点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