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便血

 学中医书馆 2014-01-14

便血


即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一般认为消化道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上即可出现黑便。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管内与硫化物相结合而生成硫化铁,故大便呈柏油样黑色。呕血者多有黑便。得了便血怎么办,了解一些便血症状好更有效的治疗便血

1.金针木耳治大便出血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治大便带血。

[处方组成]金针菜(黄花菜)50克,木耳25克,头发灰1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前两味加两碗水,煮至两碗,冲入头发灰于碗内。食菜饮汤。

2.丝瓜蔓治大便下血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治大便下血。

[处方组成]丝瓜蔓、黄酒各适量。

[处方备注][制用法] 丝瓜蔓煅成炭,研成细末。成人每服2.5克,小儿减半,每晚睡前热黄酒送服。注据《中医验汇选》介绍,此方百发百中,治愈率极高

3.活鲫鱼治肠风下血

[功能主治]涩肠,下气,止血。用治肠风便血。

[处方组成]活鲫鱼1尾(以最大者为佳),五倍子末适量。

[处方备注][制用法] 活鲫鱼去肠留鳞,将五倍子填满鱼腹,泥固煅存性,研为末。黄酒3克送服。 注肠风,中医学病名。多因风热或湿热蕴结大肠,损伤阴络所致。常见大便下血如溅.其色.鲜红,舌红脉数等症。治宜清化湿热,凉曲。

4.蒸食龙眼肉养血安神

[功能主治]止血镇痛。用治大便下血。

[处方组成]龙眼肉(桂圆肉)15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用锅蒸熟。日分2次食用。 注据《医学衷中参西录》介绍,一童子六七岁,大便下血,数日服药无效,用此方旬日而愈。

5.黑芝麻治便血

[功能主治]养阴补虚,收敛止血。用治便血。

[处方组成]黑芝麻50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黑芝麻蒸熟。每次吃50克,早晚空腹吃2次。 注据《中医效方精选》介绍,某患者大便下血,日久不愈,服此方后立见功效。

6.荸荠汁治大便下血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治大便下血。

[处方组成]荸荠汁大半盅,好酒半盅。

[处方备注][制用法] 空腹服,每日l次,连服3日见效。

7.高梁花治大便下血

[功能主治]止血,利水。治便后下血。

[处方组成]高梁花9克,黄酒9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高粱花焙干,研成细末。用黄酒送服。

8.荔枝汤治大便下血

[功能主治]补血生津。用治非痔性大便下血

[处方组成]荔枝6个,核桃仁6个,大枣肉6个,黑茶叶9克,椿根自皮9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水煎。代茶饮用。 注据《中医实用效方》介绍,此方系贾舜卿大夫家传秘方,屡试屡验,疗效可靠。

9.炒豆腐渣治长期便血

[功能主治]宽中益气,清热止血。用治长期便血,久治不愈者。

[处方组成]豆腐渣、红糖各适量。

[处方备注][制用法] 锅中放人少许食油,油热将豆腐渣倒入翻炒至焦脆,晾干,研细。每服15克,每日2次,用红糖水送下

10.干柿灰治脏毒下血

[功能主治]解热毒、止血。用治脏毒下血。

[处方组成]干柿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柿晾干烧成灰。每次饮服6克,每日2次。注据《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介绍:“刘某脏毒下血,凡半月,自分必死。 肋后得一方干柿烧灰,饮服遂愈。又,曾某之子,病下血十年,亦用此方一服而愈。”

11.用治大便下血。

[处方组成]金橘饼5个,山楂l5克,白糖9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金橘用糖腌作脯,名橘饼。将上述三味水煎15分钟。饮汁食渣。

12.绿豆芽治大便下血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用治便血。

[处方组成][制用法] 加水两碗,煮成半碗。早晚分2次服,每日1剂。

[处方备注][制用法] 加水两碗,煮成半碗。早晚分2次服,每日1剂。注据《浙江中医杂志》介绍,某患者便时滴血,多时达数十滴,少腹下坠且痛,日3~5次,久治不愈,面黄神疲,经服此方3剂血止。

13.蜂蜜木瓜粉清热止血

[功能主治]用治大便下血。

[处方组成]蜂蜜、木瓜各6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先用开水将蜂蜜溶解,再入木瓜粉调服。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有效。

14.鲜蚕豆叶治大便下血

[处方备注][制用法] 水煎后加红糖调匀。每日2次分服。

15.生吃花生米止血

[功能主治]补益,止血。治疗血友病。

[处方组成]生花生米l50~250克。

[处方备注][制用法] 将花生米淋水阴湿则嚼时省力。日分3次吃完,连服l周为一疗程

便血.血尿  
白毛夏枯草汤
[药物 ]  新鲜白毛夏枯草 30 克(于者减半)。 [用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煎成 200 毫升,每天分 4 次口服。亦可每 天用于品 5 克,泡茶饮服。长期使用未见副作用,可加适量白糖矫味。 [疗效]此方治疗泌尿系肿瘤所致血尿 2 例,均收到满意疗效,1 剂见 效,2 剂后尿中红细胞消失。 [病例] 周××,女,  67 岁。间隙无痛性血尿 4 个月,经肾逆行造 影及同位素扫描,确诊为左肾肿瘤。因拒绝手术治疗,近来血尿 4 天,经西 医多种治疗无效。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布视野,改用上方治疗,停用其他药 物。服药当晚,肉眼血尿消失,次晨尿常规检查未见红细胞,后又间断发作 5 次,均按同法获效。遂改每天取干品 5 克,泡茶饮服 2 年余,未见血尿发 生。 [ 来源]邢少平。四川中医 注:白毛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株,性寒,味苦甘,有止咳化痰、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之功。

处方1:地榆、槐花等为细末。每次3至5克,日3次。主治肠道湿热,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者。

处方2:灶心土、附子、白术、熟地、阿胶、黄芩、甘草各适量。出血较重者,加赤石脂、乌贼骨涩血;阳虚肢冷加鹿角霜、炮姜以温阳止血;下血日久,气虚下陷,肛门下坠,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

处方3:明矾10克,地肤子30克,鸦胆子10粒。以上药量可增至其3倍。水煎时可加水200至2000毫升,煎至减半,保留灌肠。每日2次。

处方4:干香椿白皮15克,冰糖160克,水4碗煎成2碗,2次服完。治大便出血。

处方5:生姜晒干炭化研末,每次3克,日3次。空腹热米汤送下。治慢性肠出血。
处方6:大萝卜皮,莲叶适量,炭化研末,温开水冲服,每日3-5次,每次4克。治疗大肠出血。
处方7:霜柿子叶,洗净晒干研末,每次服5克,每日3次。对肺结核出血、子宫出血、痔疮出血都有效。
处方8:丝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下。治便血。
处方9:熟地、当归各50克,焦地榆、焦木耳各9克,水煎服。主治大便出血。
椿白皮15克,侧柏叶、蜜炙槐角各9克,水煎服,主治大便带血。
大蓟、椿白皮各50克,地榆、槐花各15克,水煎服,主治大便前后出血。
羊血煮热,蘸醋食之治疗大肠出血。
处方10:槐角250克,黄酒500毫升,加水适量煎至200毫升,每晚睡前服100毫升。主治内外痔疮。

治便血妙方

1赤小豆当归散

【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歌诀】赤小豆配全当归,两药组合是经方,

【主治】便血多种病,利湿和血与止血。

【组成】赤小豆(浸令芽出、曝干)3升,当归4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2克,浆水调服。每日3次。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利湿和血,健脾止血。

【方解】方用赤小豆除湿排脓,消肿解毒;当归和血补血。两药合用使湿去、热清、肿消、脾健、血和,诸症自愈。

【主治】腹痛便脓血,或大便下血,而伴有肌表热不甚、微烦欲卧、汗出、目四眦黑、能进食,脉数者。可用于便血、上消化道出血、渗液性皮肤病、瘾疹、痔疮、白塞氏综合征等病症。

【加减】临床应用,宜随症【加减】。如便血,加连翘、升麻;兼便秘,加桃仁、牛膝;上消化道出血,合黄土汤应用;瘾疹,加连翘、土茯苓、忍冬藤、生地黄;白塞氏综合征,加丹皮、生地、白芍等。

 

2槐花散

【来源】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歌诀】槐花散用治肠风,侧柏黑荆枳壳充,

为未等分米饮下,宽肠凉血逐风功。

【组成】炒槐米12克,炒侧柏叶12克,炒荆芥9克,枳壳9克。或上药各等份。或枳壳亦炒黑用。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清米汤调下6克,食前空腹服,日服3次,或改用水煎服,各药用量适量。

【功效】清肠止血,疏风行气(止血)。

【方解】肠风指大便下血,血在粪前,血色鲜红者,多由外风入客肠胃,或火热之邪内淫,湿热风燥下乘,损伤血络所致。故方中以槐花清肠止血,凉血坚阴为主药;配以侧柏叶清热凉血,收敛止血;荆芥穗理血疏风,均为辅药,且皆炒黑而用,更增止血之力;枳壳行气以宣通大肠为佐使。合而用之,共奏清肠止血,疏风行气之功,且止血作用肯定。

【主治】肠风下血、血色鲜红、或粪中带血。

【加减】若大便下血不止、血虚明显者,加生地、当归、白芍、乌梅;痔疮出血,加地榆、黄芩;如用于阿米巴痢疾,则应与白头翁汤合方;如用于溃疡病出血,宜以白芍易枳壳,酌加地榆、白芨、乌贼骨、黄芩:若属病久体虚者,应加入补虚扶正之品为佳。

【附记】便血日久见有气虚或阴虚者,不宜用本方。

 

3黄土汤

【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歌诀】黄土汤中用阿胶,白术黄芩生甘草,

附子地黄灶中土,温中止血有奇功。

【组成】灶心土(烧柴草者)60克,生地黄9克,白术9克,附子(炮)9克,阿胶9克,黄芩9克,甘草9克。

【用法】先将灶心土煎水取汤,再煎余药。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方解】本方证便血为标,虚寒为本,故以温阳止血法标本兼治。方中以灶心土(又名伏龙肝,可用赤石脂50克代之)温中,收敛,止血;附子、白术温阳健脾,以复统血之权;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以充阴血之源;黄芩清肝止血;甘草和中。诸药配合巧妙,刚柔相济,用以治疗脾阳虚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主治】脾阳不足所致的便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血崩,症见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苔淡白、脉沉细无力。可用于慢性胃肠道出血及慢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

【附记】用本方治疗脾不统血之便血,气血虚弱、寒热夹杂之便血,经行便血,衄血,崩漏,上消化道出血等收到满意疗效,尤以治疗血崩,无不应验。

 

4茵陈槐花散

【来源】张奇文《幼科条辨》(赵蓬山方)

【歌诀】茵陈槐花鸡冠花,银花地榆白头翁,

槟榔再与山楂配,木香桔梗黄连须。

【组成】茵陈9克,银花15克,鸡冠花、槐花、白头翁、地榆、槟榔、木香、桔梗、黄连须各6克,山楂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利湿,理气消瘀,凉涩止血。

【方解】方用茵陈、白头翁、黄连须、银花清热解毒利湿;配以槟榔、木香、桔梗、山楂理气消瘀;槐花、地榆凉血止血;鸡冠花涩肠收敛止血。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利湿,理气消瘀,凉血止血之功。

【主治】经检查确诊直肠内有息肉而便血反复发作者。

【附记】又傅纯瑜用自拟涩肠止血汤(酸石榴皮60克,乌梅30克,仙鹤草18克,槐花15克,当归、白芍各9克,山药20克)。水煎服。验之临床,上述两方均有较好的疗效。若久治不效,应考虑转手术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