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 方剂来源 清.<医方集解}。制丸,名香砂六君子九。 组成与用法 人参10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5克陈皮9克 半夏9克 香附(现代多用木香)6克 砂仁6克 水煎服。丸剂,每服6---9克,日服2—3次。 功效与主治 功能健脾益气,理气畅中。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脘腹胀满、疼痛,纳呆嗳气,呕吐泄泻,舌苔白腻。 现代临床 常用以治疗胃脘痛,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胃扭转,又有用以治疗慢性肾炎氮质血症,西蒙氏病,以及腹部手术后康复等病症。例如; (1)胃脘痛 本方加减,治疗125例。结呆,治愈86例。显效22 例,有效17例。其中服药时间最短30天,最长90天(《河南中医》 1986年第3期)。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本方加减,治疗15例。患者均经胃镜、 X线钡餐检查确诊,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胃溃疡2例,复合性溃疡1例。结果: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1例。其中服药时间最短14天,最长42天(《陕西中医》1983年第4期)。 (3)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肠病 治疗5例。结果全部显效 (《吉林中医药》1989年第1期)。 (4)慢性肾炎氮质血症 本方加减,治疗30例。结果。显效(血尿素氮降至正常)26例,有效(临床症状改善)4例((辽宁中医杂志} 1986年第7期)。 (5)西蒙氏病 本方加减治疗。患者闭经5年,1年来少食呕吐,消瘦乏力,下肢不能行走。结果:服药3剂后,饮食渐增;继进3剂,能迈步行走,再进3剂,诸症好转,已能上楼(《辽宁中医杂志>1976年第1 期)。 (6)胃扭转 本方加乌药、丁香,治疗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胃扭转者。结果:服药5剂后,脘腹疼痛减轻,纳增;再进10剂,诸症悉除, x线钡餐复查胃体正常;续进丸剂2周以善后。随访土年,未见复发 (《湖北中医杂志》1983年第1期). (7)腹部术后康复 用于腹部术后康复14例(包括虚弱,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咳嗽等)。结果全部有效(《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寒湿阻滞之证。方用四君子汤健脾补气,合半夏、陈皮、香附、砂仁行滞化湿,健中有消,行中有补,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脾胃气虚、脘腹胀满、疼痛、纳呆嗳气,舌苔白腻,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脘腹痛甚,可加吴茱萸、高良姜;寒湿甚,可加肉桂、干姜,泛酸,加煅瓦楞、海螵蛸等。 ’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景岳全书》香砂六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砂仁、藿香、炙甘草、生姜组成;功能健脾补气,理气和胃;主治脾胃虚寒,食少作呕,脘腹痞闷,口淡乏味,舌苔白腻。 (2)《增补万病回春》香砂六君子汤,由香附、白术、茯苓、姜半夏、陈皮、白豆蔻、厚朴、砂仁、益智仁、炙甘草组成;功能益气健脾,温中散寒;主治脾胃虚寒,脘腹疼痛,不思饮食。 (3)《张氏医通》香砂六君子汤,由人参、炒白术、茯苓、半夏、橘皮、炙甘草、木香、砂仁、生姜、乌梅、大枣组成;功能健脾理气,和胃化痰;主治气虚痰食气滞,倦怠少食,咳嗽多痰,恶心。区吐,腹胀泄泻。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能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使之恢复正常;并具有纠正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比例失常,把紊乱的免疫功能调整到正常状态;还具有对抗乙酰胆碱,抗组织胺和一定的抗肾上腺素作用,使肠管运动的紧张性下降而不抑制其收缩力。 |
|